來源:樓市參考
最近,有兩起「搶人」事件非常值得關注!
別緊張,我說的是城市搶人才,不涉及刑事案件。
第一件事,是這幾天刷屏全網的全國搶「丁真」。
這個略帶粗獷但笑容純淨的藏族小夥,可以說是今年的現象級網紅,憑著不到10s的短視頻,贏得各地網友的喜歡,火的一塌糊塗。
看慣了濾鏡帥哥美女的網友們,仿佛找到了一份淨土,並且還發現,藏族人民不一定都在西藏,丁真的家鄉甘孜理塘,居然在四川。在四川與西藏在微博搶丁真的時候,各省文旅官方下場也非常快,馬上掀起一股全國搶丁真的熱潮。
第二件事,是楊超越落戶上海臨港。消息一出來,就登上兩個熱搜,網民們對楊超越到底配不配落戶上海炒的一塌糊塗,但是超越妹妹只是說我能讓更多人知道臨港
兩場輿論狂歡,熱鬧非常,但是熱鬧過後,我不得不提醒大家,有些城市發展邏輯已經發生轉變,比如搶人邏輯,比如競爭方式。
流量為王的時代,未來的城市競爭將愈發殘酷。
01
這起兩件事指向的城市不同,但背後的邏輯卻值得細究。
當下的搶人大戰,到底在搶什麼?
楊超越顯然不是傳統定義中的人才,女團出道,但是火出圈,既不是靠唱跳實力,也不是靠著演出精彩,僅僅是因為錦鯉人設。
丁真也並非傳統定義中的人才,從沒上過學的藏族小孩,就因為長相帥氣火遍全網,還有央視新聞背書為扶貧旅遊代表人物。
為什麼楊超越能夠作為特殊人才,在落戶難度數一數二的上海落戶呢?為什麼丁真作為,能夠被全國各大省份瘋搶呢?
關鍵就在於——流量!
在這個時代,只要有流量,你就已經掌握核心資源!楊超越並不是今年落戶上海的第一位名人,在她之前,李佳琦也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崇明。
李佳琦有多火,國內直播帶貨第一人,被稱為全國女生的噩夢,僅僅雙十一一天帶貨就有33.27億,按照10萬一個坑位費以及最終銷售額的20%計算,李佳琦一晚就能賺6.83億元。
同樣作為快手頭部主播,5500萬粉絲的辛巴,在廣州白雲建立1萬多平的直播基地,6月15日,首播帶貨就高達到12.5億。
流量背後,隱藏的資金與產業,你不得不服,本科學歷,還真就不值一提。
楊超越不僅有一千七百萬的微博粉絲,還是四家公司老闆,她還真就算的上特殊人才,不僅有商業價值,還能帶動區域就業,還順帶宣傳臨港新區,我是上海,我也得上趕著求她落戶。
相比之下,丁真稍稍有些遜色,也只是讓理塘在攜程上的搜索量區區猛增6倍而已。
02
其實不止 「搶人」思路變了,城市競爭的邏輯也隨之而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2017年,武漢出臺「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打響人才競爭開始,主流二線城市,甚至上海廣州這類的一線城市,人才落戶門檻都呈現出越來越低的趨勢。
但是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卻在不斷提高,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學歷是本科,這就意味著,除了上海和北京,你可以做到想去那座城市就去那座城市,根本沒有戶口的限制。
當所有的城市站在統一起跑線上,所以城市都需要思考,拿什麼留住人才?
放鬆落戶政策?給與人才補貼?給錢、給戶口、送房,過去的人才競爭中,這些套路已經被用爛了。能做到放開戶口限制,就有源源不斷人口流入的城市,恐怕只有上海等一線城市。
越來越多城市,被捲入一場關注度的競爭中。
就像本次各大城市瘋狂搶丁真一樣,各個城市想要的,無非就是熱度與關注度。為什麼央視肯定丁真的流量,因為丁真的關注度,能夠帶動理塘的關注度,才能帶動理塘的旅遊產業發展。
回到主流城市競爭中,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思考,如何去尋找自己的特色與風格,去爭奪流量,搶人們的關注度,提高城市的影響力。
以西安為例,2018年西安摔碗酒在抖音紅的發紫,單條視頻最高八千萬閱讀量,古城西安一躍城市網紅城市,被冠上年輕的標籤。根據西安旅委發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接待遊客量增幅和旅遊收入雙雙超過往年。
重慶也是如此,山城風貌隨著短視頻發展迎來風口,李子壩成為重慶旅遊網紅打卡點,重慶市政府甚至特意為李子壩加建觀景臺。長沙也是翹楚,茶顏悅色、文和友成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享受美食、懂生活成為城市印象。成都的大熊貓、春熙路等文化符號也深入人心。
根據2018年《短視頻與城市形象研究白皮書》顯示,重慶、西安、成都城市形象短視頻關注度更高,而看看排名前十的城市,這些城市宣傳好的城市,基本被一線城市與強二線城市佔領。
雖然短期來看,這些城市可能只是獲得了旅遊的成功,但從根本上,他們獲得是更多的關注度與好感度,甚至是所有城市都在搶奪的——年輕人的關注度與好感度,而這些很可能就會在未來影響人們的城市選擇。
而在未來戶口的限制越來越低的情況下,能獲得更多關注度的城市,城市形象宣傳更好的城市,將更能贏得人口流入,贏得消費的流入。
而這,對沒有突出產業的二線城市來說,是競爭的關鍵因素。
03
我們會發現城市人口搶奪出現向下擠壓趨勢。
一線城市放開戶口落戶,擠壓二線空間;二線城市尋找新的優勢,大力發展城市特色與宜居宣傳,繼續向下擠壓。
全國上下都在搶人口,這些人從哪裡來?
答案顯然就是那些三四線城市。既沒有產業、也沒有特色宣傳,人口只能被大城市虹吸。
我們常常會覺得網際網路時代,會讓產業更加沒有邊界,三四線城市也能乘風發展。但是實際上,即使是視頻直播帶貨,你印象中有網就能行的產業與博主,也大多聚集在大城市與都市圈,更不用說那些引領時代發展的新經濟。
產業集群、行業機會與關注度等各類資源,還會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丁真17歲才用上手機,在數字鴻溝下,未來像丁真這樣的偏遠山村少年,能夠被偶然發現並擁有流量與影響力的素人,會越來越少,能靠丁真火起來的理塘也會越來越少。
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缺乏人口與產業,也缺乏關注與流量,將會越來越差。
城市競爭歸根結底,還是李老師的那一句話: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而我們的買房投資,依然是選擇佔據更多資源的一線城市與強二線,無論是產業、還是人口、還是在關注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