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就開始有一個突飛猛進的增長趨勢,時至今日,中國與「世界經濟霸主」美國的距離也在逐年縮短。美國長期以來都穩居世界經濟第一的地位,但自從中國經濟開始飛速發展之後,美國也開始擔憂被超越。
在最近幾年,還為此在明裡暗裡施以手段,就比如為了打壓中國的華為企業,單方面制裁晶片,還在中國的5G建設上大肆以「國家安全」為由來說服甚至是勒令其所謂的「盟友」終止與中國華為5G建設的合作。
美國的種種行為無不透露著心虛,國際上對中美經濟的評價和態度也是眾說紛紜。對此,近期據觀察者網報導,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最近得出的預測結論稱,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中美經濟的差距將會進一步縮短,中國經濟將會在2028年超過美國。該報告一經發布,就引來外媒的爭相報導,甚至俄媒在新聞標題上還使用了「新時代」這個詞彙來形容。
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我想強調的是,中國經濟增長是為了滿足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為世界經濟復甦發展注入動力。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隨著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將更加積極地融入全球市場,更加主動地深化對外合作,讓中國和世界共享發展機遇,更好地實現互利共贏。
英國智庫的預測是有根據的,今年由於在全球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國家都手足無措,導致許多國家經濟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打擊和影響,即使是經濟霸主美國也不例外。
據環球時報1月7日援引路透社報導,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半年度報告中,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將會增長4%,而中國在2021年經濟增長將會達到7.9%,美國在2021年的經濟增長將為5%。
德國新聞電視臺報導表示,在2020年,中國經濟的復甦為全球經濟衰退的減緩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2021年中國還將會是全世界經濟復甦的最大推動力。德國之聲還給中國冠以了全球化的模範生的稱號。
疫情雖然為2020年的經濟帶來了不小的發展阻力,但值得慶幸的是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並沒有超過此前預估,在疫情之中發達國家的經濟衰弱程度要相對較小,並且中國經濟在疫情之中的強力復甦也給減輕全球經濟下滑提供了不小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