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格林尼治天文臺舉辦,一年一度的天文攝影大賽於上周落下帷幕,並由專業評委評選出年度最佳天文攝影作品,其中不乏由ASI相機拍攝的絕美佳作。今天我們對這些作品做了一些整理,下面一起來大飽眼福吧!
一、月亮組
冠軍作品欣賞:
Tycho Crater Region with Colours
第谷環形山的色彩(ASI178MM/MC)
作者:Alain Paillou
器材:星特朗C9.25,Orion Sirius EQ-G赤道儀
參數:多次15毫秒曝光
點評:
「這張充滿活力的圖像勾勒出月球表面微弱的顏色。這不僅在視覺上引人注目,而且還突出了月球上不同的組成成分。」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學家,天文學家Emily Drabek-Maunder
「我很驚喜能在月亮的圖像中看到這樣的顏色,我給它打11分(滿分10分)。這張圖能顯示出我們的鄰居具有極其複雜的組成成分。」
——BBC Sky at Night雜誌藝術編輯Steve Marsh
「顏色鮮豔,藝術化的表現,看來是老梵谷style了。」
——ZWO·一開始就胡言亂語·小編
同類佳作欣賞:
Crater Clavius
克拉維斯火山(ASI183MM)
作者:Chan Yat Ping
器材:星特朗C14,高橋NJP Temma赤道儀
參數:視頻600秒
Some Moons are Close, and Some are Small and Far Away
有些衛星很近,有些又小又遠(ASI290MM)
作者:Andy Casely
器材:星特朗C14,星特朗CGX-L赤道儀
參數:月球曝光60秒,土星曝光2x30秒,特提斯和狄奧尼曝光4x30秒
「宇宙裡有很多Moon,但是Our Moon永遠是獨一無二的。」
——網際網路那些流行的美美的句子合集
二、太陽組
冠軍作品欣賞:
Liquid Sunshine
液體陽光(ASI174MM)
作者:Alexandra Hart
器材:星特朗C11,Baader 窄帶濾鏡,信達EQ6 Pro赤道儀
參數:曝光8.431毫秒
點評:
「這是一副令人震驚的、最能說明『安靜』的太陽從未真正安靜過的圖像。儘管太陽的活躍度可能較低,但它表面下進行的核聚變,仍能維持我們這個小世界所有生命的生存。」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學家,天文學家Emily Drabek-Maunder
「這張令人驚嘆的照片是那麼的異想天開和抽象化,但同時還具有更深層的教育意義。這就是我喜歡天文攝影,尤其是這次比賽的原因。」
——OneRedEye視覺傳播創始人,創意總監和視覺顧問Ed Robinson
(餓了,給點爆米花吧)
同類佳作欣賞:
No Earthly Hedgerow
遠離塵世的樹籬(ASI290MM)
作者:Paul Andrew
器材:Lunt LS152THa望遠鏡,TV 2.5X,信達EQ6 Pro赤道儀
參數:275張x0.03秒
Eruption
爆發(ASI178MM Cool)
作者: ukasz Sujka
器材:Bresser 150/1200折射鏡,TV 2x,信達NEQ-6赤道儀
參數:1000張x10毫秒
(我要跳進這煉獄,重生成魔王!)
三、行星和彗星組
冠軍作品欣賞:
Space Between Us
我們之間的距離(ASI178MM Cool)
作者: ukasz Sujka
器材:信達10」F4.8牛反望遠鏡,MPCC慧差校正鏡,信達NEQ-6赤道儀
參數:LRGB各通道曝光300張x10毫秒
點評:
「在這樣一個封閉、隔離、孤立無援的時代背景下評比大賽時,這張照片就表現出一種特別的辛酸。」
——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藝術策展人Melanie Vandenbrouck
「這張驚人的照片很好地展現了宇宙中的宏觀距離。雖然圖片中月球和木星並排出現,但它們之間的距離仍超過約7億公裡。」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的天體物理學家,天文學家Emily Drabek-Maunder
「我和你之間的距離,看似在同一空間,實則在不同的世界。」
——ZWO徐志摩
同類佳作欣賞:
In the Outer Reaches
在外面(ASI290MM)
作者:Martin Lewis
器材:自製444mm F12.1牛反望遠鏡,Astronomik 610 nm濾鏡,自製赤道儀跟蹤平臺
參數:天王星曝光13500張x8.6毫秒,衛星曝光1170張x100毫秒
Comets Traffic in Constellations Perseus and Cassiopeia
英仙座和仙后座之間的彗星(ASI1600MM)
作者:Gerald Rhemann
器材:佳能200mm f/2.8鏡頭,
參數:總曝光時間16小時20分鐘
「我喜歡我飛舞的長髮」
——彗星
四、星雲組
佳作欣賞:
Rosette Nebula
玫瑰星雲(ASI1600MM Cool)
作者:Alan Pham
器材:Stellarvue SV4 F6.5望遠鏡,Astrodon濾鏡,Astro-Physics Mach1GTO赤道儀
參數:RGB + Hα + OIII + SII總計曝光26.2小時
The Misty Elephant's Trunk
霧蒙蒙的大象鼻子(ASI1600MM Pro)
作者:Min Xie
器材:高橋FSQ-85望遠鏡,Astrodon 3 nm濾鏡,Astro-Physics Mach1GTO CP3赤道儀
參數:RGB + Hα + SII + OIII總計46.6小時
Dust Clouds in Orion
獵戶座中的塵雲(ASI1600MM Pro)
作者:Tristan Campbell
器材:星特朗RASA 8」F2望遠鏡,Baadar Hα濾鏡,信達AZ-EQ6赤道儀
參數:143張x120秒
「對比前兩張圖,最後一張很有點地獄的菲林,星空真是奇妙。」
——ZWO·我負責發出WOW的聲音
五、新人組
冠軍作品欣賞:
Waves
巨浪(ASI1600MM Pro)
作者:Bence Toth
器材:信達200F4牛反望遠鏡,信達EQ6-R赤道儀,
參數:RGB + Hα + SII總計7小時50分鐘
點評:
「圖像處理非常出色,不僅細節清晰,而且還強化了結構層次,給人帶來一種巨浪即將落下的立體感。」
——皇家天文學會秘書,開放大學講師Mandy Bailey
「作為一個新手天文攝影師,處理任何深空天體,都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但要迫使自己拍攝出它的核心,使圖像達到這樣的細節層次,才能顯示出作者真正的決心和不可思議的潛力。另外,針芒狀的星星,細膩的星雲紋理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BBC Sky at Night雜誌藝術編輯Steve Marsh
「是真的有巨浪滔天,在宇宙中翻湧的感覺。」
——ZWO·我負責發出酷哎的聲音
同類佳作欣賞:
Clavius and Moretus Craters
克拉維斯環形山和莫雷圖斯火山(ASI120MC-S)
作者:Vinicius Martins
器材:信達203 F5牛反望遠鏡,TV 2x,信達EQ5赤道儀
參數:1908張x28.1毫秒
Solar System through my Telescope
我望遠鏡中的太陽系(ASI120MC-S,ASI290MC)
作者:Vinicius Martins
器材:信達203 F5牛反望遠鏡,TV 2x,TV 3x,信達EQ5赤道儀
參數:
1. 太陽:631張x17.2毫秒
2. 水星:14896張x7.615毫秒
3. 金星:26800張x4.9毫秒
4. 火星:24853張x12.42毫秒
5. 木星:12803張x10.25毫秒
6. 土星:45342張x9.885毫秒
7. 天王星:5994張x44.15毫秒
8. 海王星:2605張x151.9毫秒
「你的太陽系全家福裡怎麼沒有地球?!」
——2020年天文攝影迷惑發言001
六、青年競賽組
佳作欣賞:
Detached Prominences
奔逃的日珥(ASI174MM)
作者:Thea Hutchinson
器材:Lunt LS60T Hα望遠鏡,Hα濾鏡,星特朗CGE Pro赤道儀,TV2.5x
參數:
日珥:750張x26.7毫秒
太陽表面:750張x1.764毫秒
The Carina Region
加勒比星雲(ASI1600MM Cool)
作者:Logan Nicholson
器材:Samyang135mm f/2鏡頭,信達AZ-GTi赤道儀
參數:RGB + Hα總計曝光5小時
「再見了太陽媽媽,今晚我就要遠航,別為我擔心,我即將去加勒比乘風破浪。」
——ZWO·暴露年齡的小編
—END—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