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島赤山景區內的可遊覽區域,有三條遊覽主路。分別為明神路、櫻花大道和逍遙神仙路。,可通往景區六大核心景觀如赤山法華院、榮成民俗館、吉祥平安谷、赤山禪院、張保皋傳記館、赤山大明神等景觀區的任一一處。
在逍遙神仙路兩側,分別坐落有「八仙亭」。其中居中最大的,面朝赤山主峰,能看到吉祥平安谷大型動感音樂噴泉表演的,就是「拐李亭」,其他七個亭子分別為「鍾離亭」、「國老亭」、「國舅亭」、「洞賓亭」、「仙姑亭」「湘子亭」、「採和亭」,分居於「拐李亭」周邊。
傳說太古時期,天地宇宙混沌一片,在這浩瀚宇宙中孕育著一位偉大英雄——開天闢地的盤古,只見他揮動與生俱來的神斧,將天地劈開,同時為防止天地再行合攏,用身體的骨骼和血液,在大地的各處分布了名山大川和江河湖海,一是給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存環境,二是以防天塌下來時,有山地接著,保護人類及諸生靈。臨近海邊的赤山山脈,以及赤山西南方的鐵槎山山脈的形成,大概如此。
有山則有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赤山遠古至今一直有大明神守護,護佑當地百姓平安、長壽、富足,年年有餘,護佑出海漁船往來魚蝦滿倉,是名副其實的山神、海上保護神。現在赤山一是有罕見天成仰面佛,即赤山大明神的仰臥神態,從赤山法華院的三佛寶殿位置平視清晰可見;二是後人據此大明神之威嚴而打造的盤膝坐立鍛銅大明神像,向景區東南方向即可看到大明神像的背影。
而八仙,指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位神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仙故事多見於唐、宋、元、明文人的記載,相比於太古時期盤古開天闢地形成名山大川並伴隨而生的赤山山神——大明神,八仙的輩分自是比大明神小了些。故,八仙雖在蓬萊成名,同是道中仙人,八仙還是要從蓬萊仙島到石島赤山拜訪大明神的。
話說由於八仙常來造訪大明神,故而受到了大明神的熱情款待,日子長了,赤山大明神便在赤山谷之洞天福地專設「福位」供八仙休憩,享受人間香火、功德。目前的八仙亭,正是由傳說而尋仙位,並由後人建立,八位仙人對應八個功德福位,依次為:拐李亭、鍾離亭、果老亭、仙姑亭、採和亭、洞賓亭、湘子亭、國舅亭。
而鐵拐李、漢鍾離兩位大仙,因道行高深常受大明神所邀,到大明神府邸紅門洞一起喝茶,切磋、對弈棋局。從赤山景區「赤山石敢當」(又稱赤山天外飛靴)大明聖境牌坊處進入景區,沿途能看到的「仙人棋盤」景點曲徑通幽,清新雅致,就是從此八仙亭故事演變而來。
遊客能在交錯分布的八仙亭休憩,也可品鑑八仙亭諸仙班的奧妙,隨個人信仰虔誠觀瞻。觀瞻完畢後由此拾級而上,在林間自由漫步,站在山上看大海,別有一番風趣。
大明神不僅是赤山山神,還是膠東海神、財神、平安神、壽神、智慧之神的綜合化身,他護佑著沿海一帶漁民的世代平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都是仙人中的高人。但他們在仙界亦師亦友,居凡間又如鄰居、親戚般常來常往,而作為我們世俗普通人,又怎能與外界隔離,獨享一個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