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現在全市全區上下都在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熱潮,福田街道如何結合實際學習貫徹創新局?
【郭智勝】:全街道黨員幹部在認真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和指示精神中,結合轄區實際,對未來進行謀劃思考。從區位上看,福田街道位於深圳的核心位置上,站在特區發展時間線來看,福田街道有可能是全深圳唯一一個全過程參與了特區發展建設每一個階段的街道,東片區參與特區發展的第一個20年,以羅湖上步為中心的階段,西片區參與了深圳中心區和中央商務區建設第二個20年階段。展望未來20年,我們也還是重要的參與者,河套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有一部分也在我們街道,還有皇崗口岸的重建。未來福田發展的三大引擎,有兩大引擎和我們有直接的關係,一個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還有一個是環中心公園活力區,都有一部分在我們轄區,我們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
對於未來的發展,站在新30年再出發的歷史節點上,我們要圍繞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全力構建兩個體系,第一個體系是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服務體系;目前有個初步的框架,歸納為1+1+2。
前面1指的是中心商務區商圈黨委,做大做強,在商圈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商圈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包括調整組織架構,強化領導力量,增加工作人員,理清商圈黨委和社區黨委之間的職責分工,讓商圈黨委騰出手,有足夠的精力去做發展的事情。第二個1是以企業服務部為主的整個服務企業的行政板塊,要主動服務、靠前服務、真心服務,從成立伊始就在商圈裡辦公。
2是指兩個陣地,一個是位於中央商圈西翼的公共事務中心,還有一個是位於中央商圈東翼的公共文化中心,這兩個中心已經進入設計階段,現有的福田街道(CBD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未來也將會放在公共事務中心。將來公共事務中心會成為商圈黨委及以后街道所有與企業服務有關的行政板塊的辦公集合點,暫名"行政超市",貼近企業服務。
【記者】:請解讀下行政超市的情況。
【郭智勝】:公共事務中心面積2500平方米,我覺得要改變作風,辦公痕跡不能太重,辦公面積不能太大,儘可能把場地留給商圈企業、商圈青年、商圈員工活動。為什麼叫"行政超市",是因為街道有行政服務大廳,企業服務、勞動仲裁、就業創業等等,要將更多的行政力量糅合在一起,就像一個大超市一樣集約辦公,體現的是融合和集約,儘量減少機關化、行政化色彩。
【記者】:作為基層政府,您對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什麼體會,街道如何貫徹落實?
【郭智勝】: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構建兩個體系的第二個體系,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治理體系,按照中央的要求,是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在經濟、社會、民生、環境等方面,治理都是貫穿在所有領域、所有工作當中的主線,我們要在在治理上找出路,解決環境、交通擁堵問題等等,社會方方面面都協同起來,還是那句話"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總結過往基層治理的經驗,相對薄弱的環節就是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做的還不夠好,接下來我們要花大力氣打造社會協同、公眾參與,說白了就是在打造多元參與機制平臺上下功夫。
11月5日福田街道的物業聯盟正式成立,街道發動了中央商圈51家物業管理企業成立聯盟組織,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與聯盟是一種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治共贏的關係。基層治理最重要的就是末梢,服務好最後一公裡、最後一百米,真正做到零距離的力量是物業管理單位,他們對所管理的範圍、所有的數據以及管理範圍內發生的事情知道最早、最全面、最清楚。接下來會不斷把轄區的行業、社會組織、群眾組織等陸續吸納到我們隊伍當中,慢慢形成多元參與、多元共治的局面。
這兩個體系概括起來,就是我們未來的主要任務,一個服務,一個治理,這兩個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將成為福田街道的關鍵詞。
【記者】:作為福田區的中心街道,在後疫情時代面臨哪些挑戰?街道如何應對?
【郭智勝】:福田街道面積10.8平方公裡,管理人口47.7萬,轄區商事主體多、口岸多,最大特點是社會樣本多且齊全,學校、醫院、口岸、老舊城區、高鐵站、會展中心等等。豐富就代表複雜,加上人口眾多,相當於一平方公裡四萬多人,管理與服務任務很重、難度很大。
福田街道位於經濟發展高地,佔全區經濟總量大比例。在後疫情時代,街道肩負著很重的經濟發展任務,我們發現整個中央商務區、中央商圈通過區相關部門的努力,硬體建設已經做得很好,但是也有短板,就是活力不夠,整個氛圍偏冷偏硬,缺乏人文內涵,所以接下來要把公共事務中心、公共文化中心打造起來。還有一個熱點項目就是配合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把節日大道運行好。通過項目投放,慢慢提升整個商圈的活力,商圈有活力,才有可能留住人才,才能有高質量企業不斷進駐,有了好企業、好人才,高質量發展才會成為可能。
【記者】:怎麼打造節日大道?可以細化說一下嗎?
【郭智勝】:節日大道將來會在中心商圈的福華路,從彩田路口到新洲路口,共1.6公裡,通過科技、智慧和其他方法手段,將整個路段打造成網紅一條街,設置街道公眾藝術、街頭文化,節日大道寓意每個月都有過節的感覺,每個月都會賦予它一個節日,包括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有我們人為賦予的節日,目的就是營造氛圍、拉動活力,吸引到其他區,甚至珠三角及以外的消費者到福田區來消費。
【記者】:以前說的中心區二層空中連廊建設,現在進度怎麼樣?
【郭智勝】:二層連廊運營現在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在負責,二層連廊運營跟節日大道有點相似,把中心區所有二層連廊的公共空間委託給一家企業來運營,那麼這家企業會有適當的商業,做更多的街頭文化、街頭藝術及公益活動,讓空中連廊不僅有通勤的功能,而且活躍起來,再與地面的節日大道互相配合,空中與地面的結合打造一個立體的、充滿人文情懷的城市公共空間,接下來中央商圈紅利會更好。
【記者】:福田街道地處深圳CBD,對於中心商圈的年輕白領、大齡青年交友問題,有哪些解決方式?
【郭智勝】:之前福田街道已經有一個"愛在福田·相約七夕"的CBD精英鵲橋會活動,每年七夕舉辦一次,已經舉辦了八屆。但商圈二十幾萬白領,一年就一次機會,次數太少、頻率太低,為了讓項目可持續、長效、常態化,我們與區婦聯合作,在商圈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白領鏈加"活動,從9月份啟動,固定在每個月第四周的周六下午,希望打造一個品牌,成為商圈白領社交的平臺,減弱相親的目的性,以多種形式吸引青年,營造輕鬆、愉悅的活動氛圍,提高交友的概率,現在在中心商圈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
【記者】: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面積不大,一些功能需要在合作區外圍提供支撐,福田街道轄區有很多城中村,怎麼為合作區提供服務支撐,包括住房、交通環境的改善?
【郭智勝】:福田街道有五個城中村,是福田區城中村最多的街道之一,居住人口最多,尤其港澳及外籍人士,加起來估計有20多萬人,這幾個城中村未來也將圍繞著為整個城市發展提供居住、生活、工作的空間,這種空間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目前街道正在努力提升五個城中村環境品質,包括道路清掃保潔、外立面提升、雨汙分流、基礎設施完善等等一系列活動,效果不錯,抓環境、抓安全,讓城中村相對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