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中,數學是拉分項,能夠拉大差距。怎麼解決高中數學的幾個關鍵問題,儘可能拿到滿意的分數呢?3 月 18 日晚 8 時,長沙市骨幹教師、長郡教育集團長沙市第六中學董文斌,做客瀟湘晨報 2020 年生涯大講堂, 帶來一場題為《學習高中數學需要直面的幾個問題 》的講座。
本次大講堂由瀟湘晨報教育工作室、雙高聯盟(HUCE 聯盟,是高中高校協同育人聯盟的簡稱)聯合開展。公益大講堂分 " 校長論壇 "" 名師會講 "" 高校指南 "" 榜樣力量 " 等 4 個系列。我們除了邀請一線的校長,語文、數學、外語、文綜、理綜以及藝術的科任老師,高校的招生負責人等做客大講堂,以線上直播的形式,指導高三學子,在戰 " 疫 " 期間建立心理防線,加強自我管理與學習以外,還邀請了 41 名重點高校的優秀大學生與高三學生在微信群點對點聯繫,以伴讀的身份,回答學生提出的包括學習、生活、心理在內的提問,提高學習效率,鑄就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涯規劃意識,陪伴高三學子衝刺高考,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董文斌,男,長沙市第六中學數學教師,任學校教研組組長和班主任,曾任 " 長沙市夏遠景數學名師工作室 " 的成員。在這次講座中,他提到了學生需要直面的四個:廣度與深度的權衡、課本與資料的博弈、積累與整理的融合、偶然與必然的思考。也著重聊到了兩個話題:靈感與經驗的較量、能力與素養的區別。" 但一切都建立在課本的基礎之上。" 他提醒同學們,不熟悉課本,就缺少理論;不選擇資料,就缺少實踐;價值無高低,因人而不同。
如何積累與整理的融合?有很多學生會把刷題當作積累,董老師說積累不是沉浸題海,不知抽身;整理不是幾個框圖,流於形式。積累和整理要相互配合,效果才顯著。
最後他提到,很多學生能夠做到加強解題能力,卻沒辦法形成數學素養。素養與能力的區別是什麼?他解釋,能力的形成靠訓練,這個靠勤奮能夠達成。素養的生成靠思想,這需要學生有悟性,能夠悟透。人生的高度在素養,年輕人一定要先明志才能逐漸實現高度。
瀟湘晨報記者沈顥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