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影片《寄生蟲》,相信大家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觀看過了,影片寫實的描述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在繁華都市的背後,還有一個叫貧民窟的地方,但是你知道那裡還生活著多少人嗎?
韓國在很多外國人的心中,絕對算是一個相當發達的國家了,而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其人均GDP已經超過3萬美金,國內最大的三星公司,在世界範圍內的很多行業都佔有不少的份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韓國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數據:韓國老年人的自殺率是世界最高的。
在韓國,老年人經常是一群會被遺忘的人,許多人變老之後,只有兩種選擇:自殺或工作。之前韓國媒體就拍過一個關於老人工作的紀錄片,片中是一個71歲的老人,背著快遞箱穿梭在公寓中,按照韓國的法律,他應該已經退休11年了,但是他依然在工作,每天需要處理100個左右的包裹,而他的同事,也大多是和他年齡不相上下的老人,最大的一個甚至已經78歲了。
而他如此努力的工作,不是因為呆在家裡閒著無聊,想要發揮餘熱,而是像老人自己所說的:「錢是我繼續工作的最大原因」。這一切源於整個韓國的退休金制度並不普及,很多人並沒有能享受到退休金,即使有的也非常微薄,據了解韓國的平均退休金約為325,000韓元(約合300美元),甚至不到最低生活水平的三分之一,因此想要繼續活下去只能去工作。
即使很多老人在退休後繼續工作,但是從事的崗位,也基本屬於「底層工作」,收入非常之低,所以很多老人經常要去領國家的儲備救濟食品,在住的方面,自然也不可能有多好,基本也就是像《寄生蟲》裡那種貧民窟,甚至還有所不如。
據了解,韓國目前65歲以上的人口為738萬人,佔總人口的14.3%,雖然遠低於日本的25.9%,但是65歲以上的韓國人口中有一半處於貧困之中,而70-74歲的韓國人中有33.1%需要工作,這些人基本都是住在我們所說的貧民窟中,他們雖然也有孩子,但是在社會的高強度壓力下,孩子們往往自顧不暇,完全沒有空餘的時間、空間和金錢來撫養老人。
很多老人也都明白這一點,所以要麼選擇了自殺來減輕壓力和痛苦,要麼就只能放下尊嚴,搬到租金低廉的貧民窟中,並繼續工作,他們當中或許很多人在退休前都從事著體面的工作、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現實就像韓國學者李浩山教授在做田野調查時,一個被採訪者對他說的:「我從小就受過教育,知道尊嚴和榮譽比什麼都重要,但是我餓了,我不需要尊嚴,也不需要榮譽,只要一天能吃飽三頓飯」。
狄更斯曾經說過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韓國繁榮的城市中,當一些白領享受著燈紅酒綠時,也有很多人處於貧民窟的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