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隱士——鬼谷子,堪稱是智慧的化身。他不僅精通謀略之術與各家之法,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戰國時期誕生的很多位著名謀士都是他的門生,比如:孫臏、張儀、龐涓、蘇秦等人。
鬼谷子所著的書中,比較著名的有《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鬼谷子天髓靈文》等,這些書裡所涵蓋的知識涉及思想、謀略、外交、經營、管理等等方面,如果細細品讀的話,將會使人受益無窮。
今天,我們就來跟著鬼谷子來學習一下如何與人交往,做一個語言上的智者。我們今天主要側重於哪些話不該說來警醒大家,在《鬼谷子·謀篇》中有提到:辭言五,曰病,曰怨,曰憂,曰怒,曰喜。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我們在和人交流時,不能帶著病懨懨的語氣說話、不抱怨、不憂慮、不易怒、不過于欣喜。
接下來我們再逐條展開細談。
曰病
鬼谷子認為:「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就是在與人交談時,經常狀似無力,總是一副病懨懨、沒精打採的樣子。
這樣會讓人覺得你狀態不佳,失去了應有的蓬勃朝氣與積極進取,不敢將重要的事委託給你完成。
與此同時,當你說話有氣無力時,還容易給對方造成一種你十分不尊重他的印象。哪怕真的身體不適,也應該儘量清楚明白地表明情況,而不是斷斷續續地緩慢輸出。這樣子既浪費時間,也不會讓對方一直遷就你的想法。
曰怨
鬼谷子有言:「怨者,腸絕而無主也。」此話的大意為:經常習慣性抱怨的人,就算是把腸子哭斷了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
那些每每一受到委屈就要與人抱怨的人,可能一開始會因為周身的人不明情況而得到耐心得安慰。但這種情況一次兩次倒還罷了,次數多了,別人也會感到厭煩。
長期的自怨自艾,抱怨吐槽,只會掃人雅興,影響他人心情。日子一長,哪還會有人願意與你交流呢?
畢竟在你這接收的都是負能量,沒有任何意義,誰都不願意充當其他人的情緒垃圾桶。而喜歡抱怨的人,自然而然就沒有擔當能力,無所作為。
曰憂
鬼谷子:「憂者,閉塞而不洩。」此話大意為:經常話語中布滿憂思的人,都會因為情緒的影響而無法發洩出來。
老說憂慮之言的人,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加以感嘆一番。這種行為好聽點是文藝青年附體,難聽一點就是沒事找事,無病呻吟。
其實一個人的嘴上也有屬於自己的風水布局。很多時候,經常所說的話都會於無形中反映到自己身上,進而促成相應的結果。和經常說憂鬱之言的人在一起交談,也會覺得很掃興晦氣。
曰怒
鬼谷子談到:「怒者,妄動而不治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經常帶著憤怒情緒說話的人,一般比較衝動難以自控。試想一下,倘若你每次跟人說話都語氣很衝,情緒不佳,好像對方對你有所虧欠一般。
那麼任何人都會覺得你不好相處,漸漸遠離你。因為沒有人有義務承擔你的壞脾氣,你越易怒,就越顯得自己處事衝動,不夠冷靜理智,沒有格局。
況且,人在憤怒之時,經常容易口出惡言。說出來的話就像無數把利劍一般直插人心,極易傷害到對方。就算說者無心,但聽者卻有意,稍不留神就破壞了自己和對方的感情。
因此,在憤怒的時候,首先要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整理整理紛亂複雜的思緒,接著再處理事務,往往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曰喜
鬼谷子云:「喜者,宣散而無要也。」此話之意是:當一個人處于欣喜狀態時所說的話,往往會在極端情緒的影響下語無倫次。
無法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涵義,會讓人覺得你舉止太輕佻。因此,哪怕是再開心也要把喜悅之情平復了然後去表達,不要讓人家覺得不耐煩。
如今的社會複雜多變,稍不留神可能便會吃虧。想要在社會上如魚得水,謀略不可缺少。作為「謀聖」,鬼谷子的謀略和智慧,同樣適用於現在各個行業。
他的千古著作《鬼谷子》,更是涵蓋各種領域,包括:軍事、政治、職場、心理學、人際交望、哲學論辯等等。為我們在各種場合,提供「適時而動」的謀略。
想要了解古人謀略,參透對方心理,達到自己的目的。除了這本被稱為「曠世奇書」的《鬼谷子》,這四本書籍,同樣可以為你行走社會,為人處世,提供各種謀略思維。
《人性的弱點》:教你把握各種人性,識破對方心理,讓對方為你所用。
《狼道》:教你如何用狼群的思維和生存方式,面對並走出困境,實現自己的目標。
《羊皮卷》:紀錄了美國近200年來,各個行業中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經歷和成功經驗。
《墨菲定律》:幫助我們理清事物發展,以及成功的規律,讓我們能夠「清晰地」前行進步。
這五本集結成功學規律、社交謀略、心理學,幫助你在交談時達到自己的目的,實現目標。各種謀略在心中,為人處世不吃虧,五本書限時特惠:88元包郵!點擊下方連結,便可以得到這套「謀略大全」。
總結:
歸根結底,這五大點其實是在要求我們說話之時,不要被各種極端情緒所左右。生病了就先休息,養好身體再去工作,這樣與人交流也能更順暢;遇到各種不好解決的難題之時,先不要出口抱怨。
有對策就先想,沒有也可以適當求助他人,切記不可怨聲載道;平時心情悲傷,鬱鬱寡歡之時,可以找找其他方法去排遣,而不是經常性顧影自憐;生活之中,大喜大怒都不算是特別良好的情緒,要學會折中一下,冷靜行事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