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連》的姊妹篇?你們也太小看它了

2021-01-17 知乎日報


長按文章底部二維碼關注知乎放映室

題圖:《太平洋戰爭》 


為什麼說 Tom Hanks 製片的《太平洋戰爭》花了更多的錢反而口碑不如《兄弟連》?



關於此劇,我寫過連續兩篇文章,其中特別對比了《太平洋戰爭》和《兄弟連》的高下異同。



《風雨太平洋》


在《兄弟連》結尾的第十集,我們曾經看到一段有關衝繩戰役的內容,溫特斯少校和 E 連曾準備過殺到亞洲戰場,繼續他們的徵戰。幸運的是,他們還沒有啟程,戰爭就結束了。當駐紮德國、奧地利的美軍士兵已經在陽光下玩著橄欖球的時候,亞洲戰場仍然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島嶼戰,那裡的美軍仍然在和拼死抵抗的日軍、火山灰、蚊子、雨水打交道。從《兄弟連》的結尾,我們就看到了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打算拍太平洋戰場的心思,只是沒想到這部劇到來得如此之晚。差不多十年之後,我們終於看到了這部二戰大劇。



《太平洋戰爭》的制播班底與《兄弟連》幾乎一樣:有線臺 HBO 播映,史匹柏的夢工廠和湯姆·漢克斯的玩石公司聯合製作。


而其路線風格也無法不讓人覺得這就是《兄弟連》的姊妹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線、劇集開始時的老兵自述甚至片頭字體都非常相似。因為給《兄弟連》的配樂麥可·卡門已經作古,史匹柏請來了老朋友漢斯·季默,他打造的片頭曲氣象宏大悲壯,極具感染力。事實上,《太平洋戰爭》的片頭製作差不多可以說是超越了《兄弟連》的:那種炭條揮灑的風格既點出了描繪歷史的紀實風格,其粉末飛濺的慢鏡又好似戰場上紛飛的子彈石塊,一幅幅素描將人物定格,仿佛抓住了歷史的瞬間……再加上每集開始時的紀錄片片段,《太平洋戰爭》從片頭已經透露出了「還原歷史」這個目標。


那麼,本劇真的就是《兄弟連》的姊妹篇了麼?幾集播出之後,很多觀眾(包括美國觀眾)都抱怨劇集的戰爭場面太少,不夠緊張刺激;情節發展也不像《兄弟連》那樣緊湊清晰。看來,一番比較總是不能避免的了。


首先,從長度來看,雖然同為十集(最初本劇的編劇撰寫了 13 集劇本,因為預算等原因還是砍到了十集),但《兄弟連》為 70 分鐘一集,《太平洋戰爭》每集只有 50 分鐘。


BOB 總長度 594 分鐘,比《太平洋戰爭》的 530 分鐘多 60 分鐘,也就是說,《兄弟連》每集都像一部電影,十部電影把整個故事串起來;而本劇則更像把一部大電影拆成了十個部分,單獨看有些集確實不夠豐滿,給人蜻蜓點水的感覺。戰鬥場面遠沒有想像中的多,也沒有想像中的宏大場景——著名的「東京特快」(日軍艦隊炮轟瓜島)僅僅給了一個小畫面,鐵底灣基本沒有涉及。一場轟轟烈烈的瓜島之戰居然僅僅用了一場戰鬥就打發了過去,重大的硫磺島戰役只給了半集的內容。


不了解背景的觀眾多半都會看得糊裡糊塗。畢竟歐洲戰場大家都比較熟悉,因此感覺到 BOB(《兄弟連》)整個線索非常清晰。前幾集《太平洋戰爭》,可能會讓人覺得仗打得亂七八糟,大半時間都是大兵在跟環境做鬥爭,然後美軍莫名其妙就勝利了。當然,客觀上也是因為海軍陸戰隊並非太平洋戰場的主角。雖然他們奪島有功,但實際這場戰爭最大的功臣還是美國海軍和空軍。而且整個太平洋戰場不像歐洲戰場那樣波譎雲詭,即便有麥克阿瑟的蛙跳戰術,總體上仍然是老老實實地一點一點啃下來。


我個人認為,打造了 BOB 的老斯和漢克斯等人在本劇中想有所改變,他們都不希望把《太平洋戰爭》僅僅變成 BOB 的複製品——太平洋戰爭本來就很零碎,從素材和 BOB 就很不同。如果說《兄弟連》是敘事性的劇集,那麼《太平洋戰爭》則是寫意性的,描繪的是一幅戰爭與士兵的剪影。如果說《兄弟連》側重的是展現歷史風雲,那麼《太平洋戰爭》則把重心放在了士兵心理的層面上。所以看上去,這個劇頗有些向《細細的紅線》靠攏的文藝片味道——有人說第四集簡直就是戰場版的《飛越瘋人院》,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這個角度貫穿全集,這和 BOB 就很不一樣,雖然 BOB 中也有一集是完全在說集中營的。


此外,《兄弟連》以一個連隊為情節核心,故事很集中很完整,圍繞溫特斯來組織結構,偶爾有穿插也都線索清楚,全劇則始終著重於戰爭中的兄弟情誼;《太平洋戰爭》則是在不同連隊的三個人物中跳躍,視角不統一,有點國畫中散點透視的味道。更比 BOB 多了些感情戲和家庭戲的成分。這種種的不同從拍攝手法上也能感覺出來:《兄弟連》更接近史匹柏的《拯救大兵瑞恩》,多用手提拍攝,用 DV 風格的晃動鏡頭來表現真實感和臨場感;《太平洋戰爭》則回歸到定鏡拍攝的傳統風格上來。


從前幾集看,《太平洋戰爭》帶來的感受顯然不如 BOB 強烈、過癮,總體水平上與這種神作有些差距,但這絕對不意味著本劇水準不高。後面描寫佩裡琉島戰役的幾集將有非常精彩的戰鬥場面,而更重要的是,因為太平洋戰爭始終是在環境惡劣的熱帶雨林中進行,其對人的精神影響比歐洲戰場要可怕得多,劇集正是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嘗試。如果把它看作是電視劇版的《細細的紅線》,我覺得還是很出色值得品味的。



《再望太平洋》


《太平洋戰爭》這部 HBO 年度大劇落下了帷幕。總體看來,它確實比不上曾讓我們心潮澎湃的《兄弟連》,然而當劇集結尾時,一張張演員與原型人物的照片依次出現,我們看到每個人的命運都因為這場戰爭而改變。他們有的成了大學教授,有的當了普通工人,有的在丈夫死後終身未嫁,有的永遠留下了戰爭的陰影,會經常在夜晚驚醒、哭泣……「誰有過他這樣的經歷?隨他去吧。」這是《太平洋戰爭》結尾,尤金的父親對他母親說的話,也是全劇最後一句臺詞。


當音樂聲響起的時候,尤金就一直坐在樹下,神情落寞、茫然,若有所思。這讓我想起了《兄弟連》的結尾,劇集的最後一段臺詞是這樣的「戰爭結束了,不管點數,勳章或是傷痕,每個 101 空降師兄弟都要回家了。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共同經歷而永遠相系。每個人也必須盡力重新加入世界。」那些真實的原型人物則在劇集最後說:「有天我孫子問我一個問題,他問我:『爺爺,你是大戰中的英雄嗎?』我回答:不是,可是我與英雄們一起服役過。」一個是無限悵然,一個是滿懷希望;一個是極力想忘卻,一個是自豪地告之子孫。所以說,《太平洋戰爭》並不是《兄弟連》的姊妹篇,它恰恰是一個另類版的戰爭劇,雖然不夠十分精彩,欠缺也很多,但仍然值得我們記住、回味——我每過一陣就會有種把《兄弟連》再看一遍的衝動和激情,然而《太平洋戰爭》正像它描寫的這場溽悶、殘酷、瘋狂的戰爭,縱然也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瞬間,卻再也不想重溫此劇,不想再次進入這個混亂的世界。


總評


上次我就說過了,《兄弟連》類似於十部電影組成的系列故事,而《太平洋戰爭》則更像是十個部分組成的一整部大電影。因此前者每集的水準都很平均,沒有很大的起伏。任何一集拿出來都是全須全尾,結構清晰,可以獨立成章。


《太平洋戰爭》的十集水準顯得參差不齊,前三四集展開得不夠清晰,上來沒頭沒腦就是瓜達爾塔納爾之戰,而且幾位主角的出場蜻蜓點水,讓人難有印象。到五六七三集寫到佩裡琉島,劇集的關係才開始捋順,三位主人公慢慢成形,主要配角也讓人能夠記住了。我個人認為第八集和第十集是全劇最出色的兩集,前者幾乎就是約翰·巴斯隆的一個小傳記片,文武戲搭配得當,其間穿插的愛情故事精彩、緊湊、感人,海灘一段戲是劇集中少有的舒展、輕鬆、甜蜜片段,無端讓我聯想到了《亂世忠魂》裡著名的海灘之吻——後者突出的是性感,本劇中深情款款而不香豔。這兩集都基本達到了《兄弟連》的平均水準,很值得回味。尤其第十集中回家一段,與《兄弟連》的結尾頗有不同,餘韻更加綿長:Merriell Shelton 拿起背包準備下火車,他最後看了一眼熟睡著的尤金·斯萊治,默默離開。這個場景蘊含的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巨大詩意,不知怎麼讓我無限感慨。


順便說一句,我認為這個劇翻譯成《風雨太平洋》比較好,《太平洋戰爭》顯得很死板,況且劇集其實並未全方位地展現太平洋戰場的狀況,僅僅寫了海軍陸戰隊攻佔島嶼那點事兒,對歐內斯特·金或者南雲忠一都付之闕如,也不見杜立德的身影。當然《血戰太平洋》這樣的譯法也不錯。



人物塑造


劇集塑造了羅伯特·萊基(Robert Leckie)、尤金·斯萊治(Eugene B. Sledge)和約翰·巴斯隆(John Basilone)三個人物。羅伯特·萊基很有文藝氣質和不羈的風範;尤金·斯萊治快速經歷了從單純到憤怒、茫然的過程;約翰·巴斯隆則是典型的義大利血統,充滿熱情,勇於進取,注重行動。這三個人物中,約翰·巴斯隆是比較好塑造的一個,不需要太多複雜的事件就能讓人物栩栩如生。但這個人物很沒有嚼頭,本質上還是個高大全的英雄。羅伯特·萊基本來可以更出彩,但劇集把他塑造得過於神經質,其內心發掘又不夠,顯得有些莫名其妙。萊基最精彩的一段戲在聚集結尾,回到家鄉的他又見到了心儀的姑娘維拉,兩人約會上的對話非常令人讚嘆:維拉問他為什麼沒有把信寄給她,萊基說:「我當時覺得反正活不長,寄不寄都沒什麼區別。」維拉繼續問他信裡都寫了些什麼,萊基充滿感情地說:「此生最美的詞句。」用句中國古代的評點來說,堪稱「著此一句,境界全出」。


尤金·斯萊治雖然出場較晚,倒是個性塑造最豐滿的一個。劇集的最後幾集都圍繞他展開,充滿展現了一個大好青年如何在嚴酷的戰爭中幾乎喪失理智,沉浸於殺戮之中的。最值得圈點的一幕是在硫磺島一集中,尤金跑進一個草屋裡,看到一個奄奄一息說不出話的女人。經歷了多次平民人肉炸彈事件,尤金警惕十足地用槍對著她,她卻努力把槍口頂住自己的額頭。尤金在憤怒與憐憫兩種情緒中掙扎著,最終放下槍,把女人抱出了草屋,一個緊握在女人手中的布偶掉在地下——不久之前,他曾呼喚迫擊炮摧毀過這樣的屋子。


你不覺得這個場景如此眼熟麼?在庫布裡克的名片《全金屬外殼》中,一個瘦弱的越南小姑娘用一支狙擊步槍把一班人壓得抬不起頭來,當美國大兵們最終衝進廢墟,找到重傷倒地的她時,她只能可憐地看著這些敵人,微弱地喊著「打死我,打死我……」失去戰友的美軍憤怒地說「不要管她,讓她痛苦地死去。」但最終善良尚存的「小丑」還是給了她一顆子彈。戰爭終究不是屠殺,尤金的父親在他參戰之前就擔心戰爭會毀掉他的精神,荼毒他純淨的心靈,令他永遠無法回復正常。這確實是可能的,劇集中的配角 Snafu,其原型就變成了這樣的人:這位老兄不像電視劇中那麼濃眉大眼,是個五短身材的矮個子,他戰後住在露易斯安娜州,退伍後成為了一名空調維修師,育有兩個子女,有一個後來夭折了。Snafu 一生痛恨日本人,據說在一次老兵聚會上,一輛日本豐田車從老兵們面前開過,老邁的 Snafu 突然跳起來,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向豐田車砸去,邊砸還邊罵:怎麼到處都是小日本的車!這些倖存者往往像凝固的火山一樣被戰爭定型了。


遺憾的是,全劇總體看來人物塑造並不成功,不像《兄弟連》那樣,連配角都能讓人記得清清楚楚。三位主角也沒有溫特斯少校那樣輪廓清晰,總是有些單薄和片面。



主題


在主題的表達上,《太平洋戰爭》和《兄弟連》也相當不同。《兄弟連》以展現戰爭中的兄弟情誼為主線,雖然也涉及反戰、反思戰爭中的人性等內容,但更多的是擊敗納粹,捍衛正義與人性的信念,整個劇的基調是明朗向上的。在歐洲戰場上,美軍對抗德軍,但兩者都是基督教文化圈中的國家,其文化同源,發展程度接近,因此整個戰爭總體上仍然是在很多文明的共識下進行的(例如遵守日內瓦公約中的戰俘條例,區分開軍人與平民等等)。最震撼的場景也不過是集中營一集——這是因為希特勒早就不把猶太人當人看了。《兄弟連》裡還特別對殺害德國戰俘的行為進行了描寫,其譴責的意義也算很明顯了。


這一切在太平洋戰爭中則完全不同。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曾說過:「日本人是有史以來我見過的最卑鄙、最無恥的民族。」電影《虎!虎!虎!》裡對日本人如何無視國際法,毫無信義地玩弄陰謀有非常明確的表現。所以戰爭的殘酷性、無意義性在《太平洋戰爭》中表現得格外強烈和深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自殺式攻擊、利用平民襲擊美軍、頑抗到底絕不投降等等做法是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培養出來的戰士很難理解的。如果說一戰中,歐洲騎士精神尚有一息存在的話,那麼二戰則打破了歐美世界對文明發展的所有幻想。所以本劇的編導甚至會專門拿出一集來描寫戰士精神崩潰的問題。


美軍的精華,也就是海軍陸戰隊幾乎都是志願兵。在最後幾集中,幾位老兵對一個義務兵菜鳥大加諷刺挖苦。他們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原則和理想而戰的。但戰爭的殘酷以及日軍的無理性、無人性讓這些士兵的精神受到極大打擊。曾經那樣理想化,那樣青澀的尤金,都會在戰爭中掏出手槍,冷靜甚至殘忍地把日軍撂倒。當他的長官對他說,作為迫擊炮班的戰士,你應該只負責觀察,而不是主動端槍殺敵時,尤金第一次激動甚至瘋狂地說:反正就是殺鬼子,怎麼殺有什麼區別麼?必要的時候,我會用雙手把他們扼死!在太平洋戰場上,你無法在把日軍視作是對等的對手,文明程度相當的人類。美軍士兵要生存下來,只能把對方當成魔鬼和野獸。這也是《太平洋戰爭》過於陰暗、瑣碎、神經質的根源,它不可能像《兄弟連》那樣宏大和壯美,尤其是在原傳記作者都那麼久地陷入泥水、瘟疫和恐懼之後。



戰爭結束後,尤金有一種空虛疲憊的感覺。每個回家的士兵都在問自己:為什麼是我最後活了下來?為什麼那些戰友卻不那麼幸運?不知道《太平洋戰爭》全劇的這種沉鬱氣息與後 911 或者經濟蕭條的時代背景有無關係。只是我們雖然在解析劇集的主題深度,


但有深度並不意味著劇集的水準就高超了。過於意境化、敘事散亂、人物塑造單薄都是本劇的死穴。說到底,這是一出優秀的歷史戰爭劇,然而也僅此而已。看完《太平洋戰爭》,我仍然期待一部更能宏觀展現太平洋戰爭中的風風雨雨的電影或電視劇!


 知乎放映室 

 精選知乎影視內容每日推送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兄弟連》:重溫美劇兄弟連,連做夢都是在戰場
    《兄弟連》在2001年推出,共10集,由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等八位頂尖導演合作,造價1.2億美元,素材來自史蒂芬·安布羅斯根據深入訪談、老兵家書及研究寫成的回憶錄,被普遍認為是描寫二戰電視劇中的最優秀作品。重溫美劇兄弟連,突然發現裡面有billions的兩個男主角,戰爭太殘酷啦,對戰士的心理摧殘太大啦。
  • 翼年代的姊妹篇你看過了嗎?原來侑子小姐才是大佬的官配
    不過你們應該也知道,有一部叫做《翼年代》的動漫,這裡的主角和《魔卡少女櫻》有著很大的聯繫,而且兩部動漫的主角還曾經相互穿插過的劇情。於是很多人都說,這裡的小櫻和百變小櫻應該有著很大的聯繫,但是這其中的故事比想像中的更加複雜,因為有真小櫻和假小櫻的存在,再加上木之本櫻又是一個獨立體,所以《翼年代》的整個故事比較複雜,需要看很多遍才能懂。
  • 《蜜汁》姊妹篇《密室困遊魚》預計開拍,李現楊紫友情客串?
    扮演吳白的胡一天而在近日,有網友爆料《蜜汁燉魷魚》的姐妹篇《密室困遊魚》預計在4月份開拍,網曝的電視劇備案顯示,《密室困遊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叫《親愛的,摯愛的》,名稱延續了姊妹篇《親愛的,摯愛的》備案兩部姊妹篇劇情相互穿插,前者講述的是魷小魚和韓商言的故事,而後者講述的是吳白和艾情的故事。
  • 小敏姊妹創作新歌:寫給傳道人的歌《你們是世上的光》
    小敏姊妹今年訪問臺灣教會的資料圖片。
  • 3d姊妹篇:排列三近期數字解析
    所以可以把排列三叫做3d的姊妹篇或者把3d叫做排列三的姊妹篇。熟悉這兩種彩種的購彩者經常把兩者混淆。其實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開獎機:排三沒有單獨的3位數開獎機,而是5位數的排列五開獎機,只是把開獎結果的前3位單獨作為排列三來計算罷了。拋開這些不一樣的細微之處,就剩下完全相同的數字。
  • 《親愛的熱愛的》姊妹篇來襲,胡一天再演吳白,女主是熟悉的她?
    《親愛的熱愛的》姊妹篇來襲,胡一天再演吳白,女主是熟悉的她?相信大家都是非常喜歡看電視劇的,而且對於喜歡的劇,更是刷好幾遍都不煩。而《親愛的熱愛的》這部劇,就是一部看幾遍都不煩的劇。據悉,大家期盼已久的第二部,也就是姊妹篇終於有了開拍的消息。姊妹篇將於4月開機,主演也隨之曝光。據網上曝光的消息稱,胡一天這一次是劇中的男主,依然飾演吳白一角。那麼吳白的對手戲是艾情,那麼艾情的飾演者是誰呢?這也讓大家十分的好奇期待。畢竟,這部姊妹篇拍的就是艾情和吳白的故事。據悉,女主艾情這個橘色,被李一桐拿下了。
  • 馬化騰的兄弟連
    騰訊全力扶植京東,希望它能在電商領域與阿里一決高下。馬化騰也將京東視作最重要的投資夥伴。2014年中國IT領袖峰會上,馬化騰直言,「騰訊將不再去搶奪風口,自己只投入半條命,剩下的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
  • 《人民的名義》姊妹篇開播,這個男人又當公安廳廳長了
    《人民的名義》姊妹篇開播,這個男人又當公安廳廳長了 2020-12-15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知否》姊妹篇《庶女錦蘭》,胡歌、劉詩詩聯手,這次是戀人關係
    不過,《知不知道》第二部雖然沒有消息,但它的「姊妹篇」已經來了,這部戲被稱為「平民女錦蘭」。從故事大綱上看,它與吳奇隆和劉詩詩的《步步驚心》非常相似,細節也略有不同。劇中有兩個主角,慕容策和金蘭,一個普通的女孩。慕容策是個王子,但他不想當皇帝。他只想成為一個自由王子。然而,遇見金蘭後,一切都變了。
  • 國內最大PHP培訓學校「兄弟連」宣布停止運營,員工全部遣散
    高效延遲開學,線下培訓業務暫停等措施使得兄弟連壓力爆增。公司資金儲備少並且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李超在信中透露,兄弟連在年前曾壓縮成本,緩發工資,但疫情將公司計劃全部打亂。李超還在信中回顧了兄弟連發展過程,並且對投資人、員工和家人表達感謝。他承諾自己會盡最大努力幫助學員在疫情期間進行線上學習,幫助員工尋找合適工作機會。
  • 頂級神作姊妹篇,第一集就糊了
    畢竟說它是《無證之罪》的姊妹篇,就強忍著爆肝的衝動一口氣刷完了十集,然後氣沉丹田,平地一聲吼,偽爆款!《原生之罪》因與《無證之罪》源自同一「廠家」,單看這製作是精良的,而且這屍體是真開胃。也能看出來,導演與編劇試圖在打破網劇內容邊界的壁壘,嘗試將「人性」加入在創作中。劇集六個單元,六個案件,六種不同人性的表達,只可惜跑偏了。
  • 《親愛的,熱愛的》姊妹篇來襲,胡一天還是吳白,艾情換成了她
    9日有消息稱墨寶非寶的《密室困遊魚》,也就是《親愛的,熱愛的》姊妹篇將影視化,男主將由胡一天來出演,女主由資源好到爆的李一桐來扮演,預計3月份正式開機拍攝。眾所周知,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是根據《蜜汁燉魷魚》改編而成的,而《密室困遊魚》是《神之右手》的第二部,但同時它也是《蜜汁燉魷魚》的姊妹篇。它還是圍繞著電競選手吳白、韓商言、艾情、王浩、沈哲等人而展開一些列的故事。
  • 「兄弟連」總部人去樓空 一家在「疫情期」倒下的教育公司
    來源:商學院原標題:「兄弟連」總部人去樓空 一家在「疫情期」倒下的教育公司 線下教育機構兄弟連倒下了。  《商學院》雜誌記者多方聯繫兄弟連和其創始人李超,400電話和公司電話都無人接聽,官網留言也沒有回覆。 辦公室人去樓空  為了更多的獲得兄弟連倒閉的相關信息,《商學院》記者到兄弟連總部辦公室一探究竟。
  • 《斷刀》姊妹篇《刀鋒》:深度講述長津湖上那個令美軍最寒冷的冬天
    《斷刀》姊妹篇《刀鋒》:深度講述長津湖上最寒冷的冬天「打長津湖的時候沒犧牲,但一發炮彈把這兩個耳朵震聾了……在家裡面就跟無聲世界一樣……你們現在就開始談嗎?」抗美援朝老戰士王智民的這段話拉開了紀錄片《刀鋒》的帷幕。
  • 《兄弟連》百度雲在線全集
    《兄弟連》是2001年播出的美國10集電視連續劇,改編自Stephen Ambrose的暢銷書《Band of Brothers》,史蒂文·史匹柏執導
  • 《戀戀江湖》姊妹篇開機!男一男二原班人馬,女主姜貞羽卻換了人
    然而續集沒等到,卻等來了《戀戀江湖》的姊妹篇官宣!近日,都市總裁劇《戀戀小酒窩》正式官宣來襲,發布了新劇照告訴大家已經開拍啦,作為《戀戀江湖》的姊妹篇,大家對這部新劇都充滿期待呢。
  • 疫情壓垮的首家線下教培,IT培訓機構兄弟連謝幕
    李超表示,疫情期間,兄弟連將為學員提供線上教學,並努力幫助員工找到新工作。在芥末堆的專訪中,李超復盤了兄弟連近年的發展。兄弟連曾是PHP編程教育的一匹黑馬,這個以「變態嚴管,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為口號的機構,曾拿下華圖教育上億元投資。母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後,兄弟連更是開啟了高速擴張線下校區的步伐。
  • 疫情下IT培訓機構兄弟連沒撐住提早散場
    2月6日,兄弟連的創辦人李超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表了《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兄弟連成立於2007年,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PHP培訓學校,2015年引入資本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學科品類和校區迅速擴張。2016年5月獲得華圖教育1.25億元投資,11月其母公司易弟優(839467.OC)掛牌新三板,營業額過億,完成了兄弟連的成人禮,累計培養學員數萬名。
  • 《孤兒怨》的姊妹篇?又是一部「惡童」恐怖片
    《魔童》所以,沒錯,今天小嗨要分享的又是你們想要的「惡童」恐怖片。可當丈夫開門的瞬間,本該熟睡的小蘿莉卻突然幽幽地來了句:我可以看到你們。夫婦倆似乎受到了驚嚇,慌忙關門離去。該片被影迷們稱為是《孤兒怨》的姊妹篇。因為兩部電影的設定和架構十分相似,並且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1956版《壞種》的啟發。不過相比之下,本片的口碑和評分卻遠遠不及《孤兒怨》。
  • 親愛的熱愛的有第二部嗎 姊妹篇親愛的摯愛的女主是誰
    早之前就有傳聞說《親愛的熱愛的》姊妹篇將要拍攝,對於經常看小說的朋友們,應該很熟悉墨寶非寶的《密室困遊魚》。這是《蜜汁燉魷魚》的第二部,也就是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第二部,也是電競題材的小說。《親愛的熱愛的》第二部已經命名為《親愛的摯愛的》,網傳艾情竟然是由李一桐飾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