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大貴,非富即貴,衣食無憂,是人生境遇的三重境界,能夠企及這三重境界的人生無疑是幸運的。
所謂的貴氣無非就是生活的底氣,見過吃過用過,遇事不慌,臨場不亂,不會見小利失態,也不會盲目崇拜權貴,寵辱不驚,從容淡定。他可以穿衣普通,可以龍遊淺灘,暫時窘迫,但那種天下我有,盡在掌握的心態,神情,無法假裝,難於隱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天道》,裡面有這麼一段:丁元英的那一套幾萬元的音箱被音箱發燒友馮世傑、葉曉明他們發現想去家裡一睹風採,去到家裡後便發現自己從來沒有見識過這麼棒的一套音箱,還有從來沒聽過的原版正裝碟片,如獲至寶。
後來得知音響價值40多萬,這部電視劇時間背景可是上世紀90年代。他們先前看丁元英的簡樸打扮和足不出戶,更加覺得這位高人神秘,以至於才有了後面對他的有所求。
每一個人在意的東西不同,但是對於真正有修養的高人,他們在意的細節一定不會是外在的,必定有一處愛好是他們最捨得投入的,由此便可看出他的實力與內涵。
如果說一個人喜歡吃喝嫖賭,把錢都花在了玩樂上面,你能說他是非富即貴嗎?如果一個人的興趣高雅,愛好收藏、看書或是置辦一套重金滿足的愛好,也便能體現一個人的底蘊了。富,可能一夜暴富;貴,需要的是傳承一種精神。修養,修為都是內心沉澱的結果,由內而外的散發。
窮漢富了不像樣,富漢窮了不走樣,一代富二代貴三代雅,每一代延續下來都是錢堆積而成的。從前土匪綁票,對判斷肉票是否有油水,除看穿戴是否細皮嫩肉外,都會加以試探。餓上一天端上兩個紅薯或摻沙的粗飯來,若狼吞虎咽地吃下就少開點贖價,若撕皮吃薯,沙飯難咽的,定是富家子弟,開出獅子大口的天價來。
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邵康節先生曾講述了,越是有修養的人,身上越有這四個表現,遇到一定要深交。
一、聞人之謗未嘗怒 釋義: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誹謗時,並不發怒。
二、聞人之譽未嘗喜 釋義: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揚時,並不會欣喜若狂。
三、聞人言人之惡未嘗和 釋義:聽到別人說他人的壞話時,並不會出言附和。
四、聞人言人之善則就而和之,又從而喜之 釋義:聽到別人稱讚他人的善行時,要學會共同傳揚並嚮往之。
具有這種品質的人非富即貴,向其學習,則自己也能從中受益,把自己修煉得更優秀。一個看起來很有氣質風度的人,是否真的是你看到的那樣,內外兼修,還是需要接觸言行舉止去感覺。
「面由心生」看起來和善的人未必真和善,「笑裡藏刀」的人不少。
看起來「溫柔嫻靜」未必就真的脾氣好,性格溫順。
資源無虞即為富。權力在手即為貴。常常是:富有的人可以獲取權力而達貴。有權力的人也能輕鬆變現而富有,所以即使衣著光鮮,香車寶馬,頤指氣使,前呼後擁,也不見得是富貴的氣象!頂多是「沐猴而冠、豎子成名」。
職場上那些一個月幾千元的小姑娘,出門都是名牌,開的是沃爾沃,穿的是加拿大鵝,一身名牌,結果卻是個百萬負翁,連房子都是租的。身邊的億萬富豪朋友,穿的就是幾百元的衣服,開的是幾十萬的車,不了解的人誰能知道他真正的實力。
用真正的眼光看穿表象,看到一個人具有富貴本質,殊為重要,輕浮怠慢,懶散無神,治事無能,即使擁有財富,握有權力,也頂多是揮金如土敗家子,平庸不堪之昏官,富貴早晚會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