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夫特這趟充滿違和感的「畢業旅行」還是自己叫停了。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2日宣布,國務院取消本周所有外訪行程,包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的訪臺計劃。
報導稱,克拉夫特原定於本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蓬佩奧12日表示,作為同拜登政府過渡交接的一部分,本周的所有外訪行程都已取消,包括他自己的歐洲之行。路透社說,克拉夫特的臺灣行似乎是川普政府在拜登就職前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的又一努力。中方曾表示堅決反對此次訪問。
克拉夫特 資料圖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2日回應相關問題時曾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建交的政治基礎和根本前提。《中美建交公報》明確指出,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不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官方往來,是美方自己作出的嚴肅承諾。美方應該言而有信,不得以任何藉口曲解和背離。
13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表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美國政府都應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這是美方作出的承諾。我們也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夠立即停止「倚美謀獨」的有關動作。
臺當局尷尬回應
據中時新聞網13日消息,臺外事部門聲稱,對美國國務院的決定表示理解與尊重。該部門還聲稱,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無法如期率團訪臺感到婉惜,但歡迎後者未來適當時機來訪。據了解,克拉夫特任期還剩一周,拜登已於去年11月任命美國黑人外交官琳達·託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擔任新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此前就有島內輿論直言,克拉夫特這趟充滿違和感的「畢業旅行」,時機與動機都讓人疑惑,令蔡英文當局相當尷尬。
中時電子報12日表示,要解決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始終不是光憑美國就有答案,大陸才是關鍵點,更何況美國大多數僅口頭聲援,不曾見過美國在世衛大會或聯合國大會帶頭提案挺臺灣參與。
此前,本號8日推文就曾引用臺灣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蔡東傑分析指出,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機率不大(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海最危機時刻真的要來?)。因為國會已宣布拜登勝選,美國大選結果沒有懸念,距離政權交接剩不到二周,駐聯大使也是交接要務的一環,要在這段政務繁忙的時間安排出訪,不是說做不到,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末日瘋狂」 撼動不了全局
川普在卸任前,瘋狂打出「臺灣牌」。島內外輿論不約而同地向民進黨當局發出警告,稱美國「口惠而實不至」再添一樁,只會給兩岸關係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民進黨當局切勿失去理智。
12日下午,馬英九出席一場公祭活動,與蔡英文先後到場,但直至蔡離場前,兩人零互動。對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宣布取消「臺美交往限制」,馬英九顯然並未被「臺美關係大躍進」的假象所忽悠。馬對此示警:「蔡當局自己要知道分寸,不要在這個事情上跟未來美國的官方產生任何嫌隙」。
國民黨籍民代李德維也指出,川普「挖洞」給拜登跳,是「離職員工挾怨報復」。臺灣不應該成為川普「末日瘋狂」的配角。世界早就準備好迎接一個沒有川普亂政的美國,民進黨是否準備好了呢?
香港《中評社》一針見血指出,蓬佩奧反正要下臺了,死豬不怕開水燙,隨便講,隨便做,臺灣去跟著起舞,難道都不考慮風險?大陸已做好各種準備,川普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末日瘋狂」,撼動不了全局。
來源:環球網、中國臺灣網、海峽新幹線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黃榮亮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臺海資訊
本文由臺海網編輯整理 轉載請註明來自「臺海網(ID:taihai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