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足黑山羊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大足府發〔2020〕2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已經2020年2月11日區第二屆人民政府2020年第3次常務會議通過,於2020年4月15日印發,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為便於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政策內容,現對《實施意見》作如下解讀: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大足黑山羊是經上百年自然封閉選育所形成,具有生長發育快、羔羊成活率高、遺傳穩定、毛色純黑、體型較大、抗病力強、肉質好的特點,特別是其高繁殖性能在國內外山羊品種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是不可多得的山羊高產品種基因庫,作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既能滿足全國山羊雜交繁育體系建設的需要,又能滿足黑山羊純種擴繁的生產需要,極具保護和開發價值。目前,已獲準註冊29類和31類地理標誌商標,評為「重慶市著名商標」;建成了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評為「無公害農產品」;審定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並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榮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制訂有系列地方標準6個;在(2016)首屆中西部品牌食材大會榮獲優質食材評比二等獎;2017年品牌價值評估為2.03億元。
為了進一步保護和合理利用大足黑山羊優勢資源,培育壯大黑山羊特色產業,將我區打造成為中國南方黑山羊供種高地,區政府於2019年1月21日印發了《關於加快大足黑山羊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發展的意見》(大足府發〔2019〕2號,以下簡稱《意見》)。根據區政府《關於2019年廢止、保留和需要重新制定的區政府行政規範性文件的決定》(大足府發〔2019〕24號),我們按照全區機構改革情況,對《意見》中大足黑山羊產業化發展領導小組的組成單位名稱進行了更改,經區司法局合法性審核並統一送區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後,由區政府予以印發實施。
二、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有目標任務、基地布局、發展體系、扶持機制、保障機制和其他共6個部分。
三、核心內容
(一)目標任務
到2021年末,年生產種羊10萬隻以上,商品肉羊20萬隻以上,力爭創建「中國馳名商標」,建成中國南方大足黑山羊供種高地和商品肉羊加工基地。
(二)基地布局
將中敖、三驅、石馬、鐵山、高升、季家6個鎮設為保種區,建成核心種羊制種基地;將智鳳、寶頂、珠溪、玉龍、拾萬、回龍、金山、龍石、高坪9個鎮街建成種羊純繁與肉山羊標準化規模養殖重點基地;在區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建設集大足黑山羊生產、交易、產品加工為一體的展示中心。
(三)區級投入。
區財政每年統籌整合資金1000萬元,對有關科技研發、技術推廣、保種繁育、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品牌宣傳打造、加工流通、社會化服務等進行補助,結合三變改革並納入財政股權化改革試點。
四、適用對象及執行標準
1﹒保種補助:對存欄20隻以上並進入區種羊管理系統生產記錄完整的經產母羊,按照20元/只·年標準予以補助,對系統中評級達到特級的種羊按200元/只·年進行補助,達到一級按100元/只·年進行補助。
2.選種補助:對保種區和純繁區每新選留飼養一隻合格種公羊財政補助500元。對選留飼養合格種母羊的規模養殖場(戶),種羊存欄規模20-49隻的,補助80元/只;50-99隻的,補助100元/只;100隻以上的,補助120元/只。
3﹒圈舍補助:對新建規範化種羊繁育場(磚木結構及以上),按新建圈舍面積200元/㎡進行補助。
4﹒標準化種羊場補助:對新建標準化種羊場按每存欄種羊100隻(原則上需配套建設規範化圈舍120㎡、且配置與繁育場相適應的設施設備),財政補貼以5萬元為基數按倍數計;存欄種羊500隻以上,可在倍數計算基礎上增加補助5萬元。本項補貼不得與二、三項補貼同時享受。
5﹒開展山羊保險和收益保險,對符合規定的投保山羊,據實給予山羊保險80%、收益保險70%的保費補貼。
6﹒對規模養殖場(戶)新建擴繁場,購買種羊、生產資料等需要貸款的,予以全額貼息。
7﹒對用於發展大足黑山羊養殖所購置器具,符合農機補貼政策的按規定補貼。
8﹒對規模養羊非強制免疫疫病防制的藥劑和種草養羊的草種進行免費提供。
9﹒大足黑山羊品牌宣傳打造。
10﹒對科研機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開展生產、選育、加工等技術研發,視研發內容,按年度財政補助資金的2%進行補助,最低不低於20萬元。
五、新舊文件差異對比
主要針對機構改革後部分單位名稱改變,做出相應的調整變更。
六、相關政策的查閱途徑
可通過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網站查詢。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