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作為一種入侵物種一度被吃到需要靠人工養殖才能得以繁衍,堪稱史上最悲催的入侵物種,國人對於小龍蝦的烹飪技術也是掌握的如火純情,十三香、蒜香、在各種香料的烹煮下,小龍蝦搖身一變,變成大排檔的當家花旦,人氣直逼烤串。但是你們在吃小龍蝦的時候有沒有這種疑問,就是手套明明沒有破,為什麼還是剝的一手的油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在吃蝦的時候我們滿心歡喜,但是吃到一半的時候發現手油膩膩的可是一看手套沒有破啊,這是為什麼呢,面對一桌美味懶得細想,直接脫了手套左右開弓繼續吃。
吃小龍蝦的樂趣大概就是在於剝蝦,不然小龍蝦這個大頭娃娃,頭那麼大,肉那麼少,殼還很堅硬,就是享受剝開那一瞬間的喜悅好嗎,曾經一個大排檔的老闆將剝好的龍蝦仁串在一串,本著照顧吃貨。服務顧客的心態虔誠的烤烤蝦仁,結果吃貨不樂意,這算什麼,人家千裡迢迢來吃小龍蝦就是享受剝殼的樂趣,你把殼都播好了,享受的樂趣呢。
但是吃貨們也很苦惱自己播小龍蝦是樂趣滿滿,可是明明戴了手套為什麼還是一手的油呢,還有平時吃早餐裝油條的袋子也格外的油。明明完好的袋子怎麼就油膩膩的呢。
原因可能是一次性手套比較薄,在吃小龍蝦的過程中刺破了沒發覺,還有一種原因是一次性手套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組成,他們以肉眼看不見的形式組合在一起,油分子比這些間隙還要小因此能錯過一次性手套。
目前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油是脂肪酸甘油酯說白了就是有機物,而聚氯乙烯也是有機物,相似的東西可以相溶,因此吃東西的時候無論帶了幾個手套手還是油油的,一次性手套能防水但是不能防油原來是這個道理。
各位吃貨們吃到了這個道理是不是就知道了吃小龍蝦戴手套是不是沒什麼用處,以後吃小龍蝦還是直接就上手更省事兒,反正戴上手套手手還是油油的。剝小龍蝦的時候手套沒有破,卻還是一手的油,原因是這樣,是不是長知識了,如果說的不對,各位學霸請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