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教練們是從哪獲得他們的戰術的?

2020-11-09 虎撲籃球翻譯團

作者:Jackie MacMullan

譯者:謝伊

審稿:asjkfj

編輯:賈巴裡

字數:6689字

預計閱讀時間:30分鐘

在當今NBA有這麼一個戰術,它既能創造空切籃下的機會,也能創造高質量的三分空位。這是一個邊線球戰術,球員執行這個戰術時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同時它也能創造出多個進攻選擇。還有,當勇士隊執行這個邊線球戰術時,球員都要閉緊嘴巴。

勇士主教練史蒂夫-科爾說:「我可不想讓我的隊員當著這麼多的家庭和小孩子喊'WHAT THE F**K'這種少兒不宜的髒話,所以我告訴他們:'就像聳肩那樣抬一下你的手臂,把這個當作戰術的暗號。',那樣就不會顯得那麼突兀了。」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個戰術的名字……就叫作「What the f**k」。

這個戰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969年,並且經歷了許多歷史強隊(比如勇士、湖人、公牛、尼克斯)的鼎盛時期。名人堂教頭菲爾-傑克遜向我們講述了他在紐約尼克斯打球時期的教練裡德-霍爾茲曼在某個賽季初期畫這個戰術的場景。後來在那個賽季的晚些時候,霍爾茲曼於一場比分膠著的比賽的最後時刻叫了一個暫停,又想要布置這個戰術。然而霍爾茲曼突然失去了思路,他環視四周在擁擠的人群中沉思著,當菲爾-傑克遜擠進來的時候,教練大吼了一句:「那個戰術叫TMD啥來著?(Now what the f**k was that play again?)"

當傑克遜開始他的教練生涯後,他就將這個「WTF」戰術和公牛隊的特點結合併使用起來,麥可-喬丹多次成為了其中的受益者。但是禪師也曾在著作中指出:「我們在1997年對陣猶他爵士隊總決賽的最後時刻使用這個戰術時,結果是史蒂夫-科爾接到了喬丹的傳球並完成了投籃。」

1999年,禪師帶著這個戰術來到了湖人。在接下來的五個賽季裡,湖人贏得了三個總冠軍,這個戰術打服了原來對他持懷疑態度的科比-布萊恩特。後來禪師和科比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並於2004年離開了球隊,之後還在他所著的《最後一季》(The Last Season)」一書中稱科比是「不可執教的」——想當年,這個「WTF」戰術其實緩和了他們的關係。

湖人老闆珍妮-巴斯回憶起2004-05賽季的一個晚上,她坐在場邊,當時魯迪-湯姆賈諾維奇是湖人的主教練。科比在邊線附近準備發球,他環視球場片刻,然後不由自主地喊出了那個戰術的名字:「What the f**k!」

巴斯說:「當科比叫出這個戰術的時候,我就知道是時候把禪師請回來了。」

禪師的戰術是偷學了霍爾茲曼,科爾則是偷學的禪師。當年的湖人球員、現在的湖人助教布萊恩-肖以前在步行者教練組工作時,還把這個戰術傳給了弗蘭克-沃格爾。前湖人球員、勇士科爾教練的助教盧克-沃頓這賽季在國王隊也使用過這個戰術。

科爾說:「幾乎每個人都改出了一個自己的版本。」

從這個角度來看,「WTF」絕不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一個戰術,無論在哪——哪怕是AAU錦標賽,大學女籃或者國際比賽——都會成為NBA教練的素材。只要它出現在錄像裡,那麼這個戰術毫無疑問就可以搬用。

「這麼說來,其實我們都是'小偷'。」丹佛掘金主教練邁克-馬龍說道。

格雷格-波波維奇則說:」我更喜歡把我們稱作『模仿者』。「

菲爾傑克遜WTF戰術手稿

當今的NBA已不再是霍爾茲曼時期的NBA了。比賽的節奏更快,球員身形更高大,三分球成為了這項運動最主要的戰術元素,防守也比以往更複雜了。邁克-德安東尼創造了一種高度依賴三分球和單挑的進攻體系,他說他幾乎從不主動給球員叫戰術。但是其他教練仍然表示,「WTF」以及其他一些教練們的看家本事仍然有著生存空間。

ESPN採訪了過去四十年裡勝率最高的三位教練(執教場次大於1000場,按勝率排名)——分別是菲爾-傑克遜,前湖人、熱火主教練帕特-萊利和現在仍是馬刺主教練的波波維奇。ESPN邀請他們畫出最喜歡的戰術,禪師的答案就是剛才的「WTF」,萊利則選擇了他引以為豪的5 series系列戰術中的」5 Chest「戰術。至于波波維奇,他選擇了一個自己從德安東尼那裡學來的戰術:它脫胎於德帥執教菲尼克斯太陽時期的一個套路,目的是在比賽末創造出一個不錯的空位三分機會。

波波維奇戰術手稿

波波維奇喜歡這個戰術的原因是他覺得這個戰術有一些令人驚喜的元素。對此他解釋道:」當後衛開始跑動的時候,你會希望他的防守者猶豫一下,比如在心裡想一想『我要不要呼叫換防』之類的事情。換句話說,你希望他會犯一些錯誤。」這個戰術有一些詭計的成分——就在他猶豫的這一刻,大個子會立刻提上來給後衛做一個掩護,然後,用波波的話說,「像個傻大個一樣在那站一會兒」——如果一切順利,最終就會有一個非常乾淨、開闊的空位出現了。

事實證明,NBA教練在創新戰術方面有著無盡的潛力。以多倫多猛龍隊主教練尼克-納斯為例,納斯在觀看加拿大橄欖球聯盟(CFL)多倫多淘金人隊的訓練時意識到CFL中的球員在開球之前是可以移動的,於是他抓住了這個理念並且把它應用在自己的「side out」戰術系列中。在這個套路裡,球員在發邊線球之前也需要不斷跑動。他甚至還去找過聯盟辦公室,以確保這種打法是合規則的。

在1998年觀看FIBA女籃世錦賽時,前76人主教練布雷特-布朗從日本女籃那兒偷學過一個主意。日本女籃是一支沒什麼名氣的球隊,那屆比賽最後只排名第九位。對此布朗說:「那是一個很漂亮的反跑戰術,雖然她們水平一般,但是她們跑出了很漂亮的戰術。」

密爾沃基雄鹿隊的主教練邁克-布登霍爾澤也從一個別人的戰術中找到過靈感,當初他自童年起就摯愛的隊伍——亞利桑那大學野貓隊一度遭到這個戰術的持續性壓制。那是在2004年,由伊利諾伊大學的主教練布魯斯-韋伯給德隆-威廉士設計的一個戰術——以Iverson Cut(以76人巨星阿倫-艾弗森的名字命名,艾弗森通常利用罰球線位置的橫向雙掩護跨越場地來到另一側)起手,然後從側翼突破攻框,吸引防守後再突分外線射手。「這個戰術擊潰了野貓隊,」布登霍爾澤嘆著氣說道。

當時還是馬刺助教的布登霍爾澤對這一戰術極度迷戀,他專門把戰術畫了下來並放到了波波維奇的桌子上。布登霍爾澤說:「我們這些助教會不時地做這些事情。有時候波波會嘗試一下,也有些會被直接扔進垃圾桶。」

而當布登霍爾澤在老鷹擔任主教練時,他自創的一個戰術又吸引了蒙蒂-威廉士的注意,蒙蒂迅速將這個戰術從錄像中剪輯了出來,並把它命名為「Jam」

「它更近似於一種概念而不是一個戰術,」蒙蒂解釋道,「球員能夠跑動和停止,反過來,也就使得防守者觀察哪裡沒有協防,你就可以利用這個誤導作用來擺脫他。」

「在費城當助教的時候,我就曾嘗試把這個元素應用在球隊中,但是效果看起來很傻。因此他們並不買帳。」

蒙蒂在2014-15賽季曾擔任鵜鶘隊主教練,彼時安東尼-戴維斯和歐米爾-阿西克還是球隊的主打球員,整個賽季期間蒙蒂都在讓隊員跑這個戰術。在去年12月16日太陽對陣開拓者隊的比賽中,已經擔任太陽主教練的蒙蒂為凱利-烏布雷畫了一個「Jam」,烏布雷最終打成了一個3+1。「只要他獲得那種程度的空位,你就完蛋了。」蒙蒂說。

科爾認為新教練的湧入,尤其是一些如凱爾特人主教練布拉德-史蒂文斯和前密西根大學主教練約翰-貝萊因(在騎士短暫地擔任主教練)這樣的大學教練為聯盟提供了一些新的戰術素材。科爾說他還從弗雷德-霍伊博格那獲得過一些材料,而霍伊博格也是在離開愛荷華州立大學後於2015-2018年為公牛當了3年半的主教練。

「有一次我在夏季聯賽期間碰到了霍伊博格,我還告訴他:'我們跑的這個戰術叫Cyclone,是從你那偷學過來的,'」科爾說。霍伊博格則回答:「我知道啊,有一天早上我來工作,然後我的一個助教就跟我說'勇士隊在跑我們的戰術'。」

科爾繼續說道:「我又問他:'你從哪學來的?'霍伊博格告訴我:'我從楊百翰大學那學來的,我們把它叫作「Cougar」。'幾個月後,我觀看凱爾特人錄像的時候,發現凱爾特人也在跑這個『Cyclone』或者『Cougar』,當然凱爾特人自己也可能對這個戰術有新叫法。」

再往前推的話,楊百翰大學的這個戰術其實又是從猶他州立大學的主教練Stew Morrill那兒學來的。猶他州立大學把它叫作「Dribble」。

在萊利還是個年輕教練的時候,他曾為參加印第安納大學主教練鮑勃-奈特以及加州大學傳奇教練皮特-紐維爾的教練培訓班而週遊全國,並嘗試儘可能地利用比賽鏡頭來分析比賽。1979年,萊利被任命為湖人主帥保羅-韋斯特海德的助理教練,他沉迷在費城系教練傑克-麥金尼、傑克-拉姆齊以及韋斯特海德精心打造的「turn out」系列戰術中。萊利從每個教練那裡都收集一些方法來打造屬於自己的體系。

「三角進攻可以追溯到40到50年前,」萊利說,「我甚至都不知道三角進攻是不是由泰克斯-溫特創造的。隨著進攻的發展,你可以從每個人那偷學一點最終創造出自己的進攻體系。」

萊利自己的戰術叫做5系列(5 series),這是一種以左右兩側的側翼球員為基礎建立的進攻,誤導、空接、背掩護和擋拆在戰術體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當球隊陣容齊整時,我們有很多進攻選擇選擇。」

許多教練都更樂意讓球員自發成長,但萊利卻喜歡重複性地訓練球員的基本功,比如說腳步、掩護角度、時機把握與條件反射。「人們都認為我讓球員練得這麼苦只是為了讓他們保持良好體型,」萊利說,「其實不然。我們的想法是,如果我們習慣使用這些技巧,那麼在關鍵時刻我們就能發揮出來。」

「5 Chest」是基於德維恩-韋德和沙奎爾-奧尼爾這兩名球員而設計的戰術。萊利說這個戰術幫助熱火贏得了2006年NBA總冠軍。然而,有時所有理想的比賽計劃也無法解釋在決勝時刻出現的一些錯誤、

「你隊裡最好還是要有個德維恩-韋德,或者科比、勒布朗之類的球員,」萊利說,「如果你的戰術被識破,你就需要精英級別的天賦。況且戰術會被破解的概率足有半數以上。」

裡弗斯任凱爾特人主教練的早期,有一天他坐在佛羅裡達的一家體育館裡觀看兒子奧斯汀-裡弗斯的高中比賽。期間他注意到了Winter Park高中一個很有效的底線球戰術。「給我的感覺就是每當他們執行這個戰術時,要麼奧斯汀會獲得一個上籃機會,要麼其他人就有機會投三分。」裡弗斯說。

略一驚詫後,裡弗斯就在隨後舉行的凱爾特人隊內訓練中給大夥介紹了這一底線球戰術。裡弗斯向首發隊員們簡單地說明了這一戰術的機制,隨後就目睹了保羅-皮爾斯利用這一戰術擺脫防守人,輕鬆上籃得分。

裡弗斯把它命名為「High School」。這個戰術一度被他給忘記了,直到2008年東決凱爾特人對陣勒布朗-詹姆斯領銜的騎士時才拿了出來。「第四節比賽咬得很緊,大夥擠在一起商量戰術,我都記不清具體的戰術了,」裡弗斯說,「所有的人都在講『我們打那個「High School」吧』。其實我對這個戰術沒什麼信心,但是所有的球員都很篤定,[凱文-加內特]一直說:『教練,我知道這個戰術會奏效的!』」

拉簡-隆多站在籃下發底線球。雷-阿倫擔任2號位,肯德裡克-帕金斯則擔任5號位。裡弗斯安排皮爾斯和加內特並排(stack)站在一起,提醒他們並排站的時候要留下兩個縫隙。「我們的計劃是利用縫隙溜籃下(slip)」裡弗斯解釋道,「這麼做,防守方容易變得一團糟,他們不知道該防守哪個方向。」

果然,隆多拍球示意,雷阿倫和帕金斯往兩側散開,皮爾斯從弧頂輕鬆溜到籃下,完成了上籃。

「這招太贊了,」裡弗斯說,「皮爾斯通過High School戰術輕鬆完成了得分。比賽變得容易了,不是嗎?有時候這就是比賽的最佳方式。」

時間久了之後,各隊逐漸加強了對High School的認識,於是裡弗斯將這個戰術移植到了球隊的半場進攻戰術中。

自然,裡弗斯把這個改動後的戰術命名為「Middle School」。

在馬刺待過的教練們在談論波波維奇時經常會敬重地說道,波波常常以某位NBA傳奇球員來命名球場上的某個特殊的位置或者某個動作,這種方式能使球員與教練間的對話變得更容易和清晰。由於前爵士大前鋒卡爾-馬龍在底角和肘區之間某個區域的進攻效率很高,波波將底角和肘區之間畫了一條假想的連線,並將這條線的中點命名為「馬龍點」,而這裡也確實是馬龍最喜歡接球進攻的位置。如果馬龍在這條連線以裡的地方要位,馬刺隊員就知道要繞前防守他;如果馬龍在這條假想線的外側,防守者就會在馬龍後方防守或者是包夾他。

「史蒂夫-納什空切」指的是納什(或者其他任何一個做這個動作的後衛)直線突破到籃框附近,然後繼續突破繞過籃筐,防守者需要瘋狂防守以跟上節奏。這時候防守者就需要做決定了:是繼續跟著納什呢還是折回防守納什送給小斯的空接球呢?

當馬刺計劃對一名對方球員實施「佩頓」戰術(這個名字是對加裡-佩頓的一種敬意,佩頓很喜歡用背部和臀部對抗進攻球員,還喜歡欺負小後衛)時,這意味著一名防守球員轉變方向,跳向進攻球員的高位並迫使進攻球員前往擁有弱側補防底線。

波波的戰術代號也不只是以名人堂球員命名的。他還有一個戰術叫「貝茲摩爾空切」 ,這是以在聯盟中浪跡多年的老將肯特-貝茲摩爾命名的,後者在效力老鷹的時候非常擅長尋找空接或空切籃下的機會。另有一種掩護的名字叫作「瓦萊喬轉向掩護」,來源於效力於騎士時期的安德森-瓦萊喬。「比方說我是勒布朗,我在左側側翼持球」,布雷特-布朗說,「瓦萊喬正朝我這過來準備擋拆。一般人對勒布朗執行的防守策略都是延誤(離開掩護者逼迫持球者遠離籃筐)。因此在最後的時刻,瓦萊喬會突然轉向(改變掩護的角度),做一個不同的掩護」。

「查理-沃德空切」則是指一名球員把球餵給低位後,在同側切入籃下再切出去的空切方式。據麥可-馬龍回憶,他在克利夫蘭騎士當助教的時候曾把這招教給勒布朗。「結果他揚起了眉毛,」 馬龍說,「然後朝我問道:『哥,有沒有叫「勒布朗空切」之類的戰術啊?』」

當然也有。波波以這位四屆MVP得主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區域。「我把那裡稱為『勒布朗點』,」波波說,「這個點位於場地左側。他很喜歡在左側45度投三分。這是他的習慣,這是他最喜歡的點。」

一些善於創新的戰術大師的傑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就拿前NBA主教練裡克-阿德爾曼來說,他的底角進攻(Corner Offense)戰術,通常被稱作「Sacramento」或「Sac」——他進攻體系的特點適用於技巧豐富、擅於傳球的大個子,比如他在薩城執教過的大個子弗拉德-迪瓦茨,佩賈-斯託亞科維奇和克裡斯-韋伯——在經過其他球隊(獨行俠、熱火、馬刺、掘金、開拓者、雄鹿、勇士)等隊的改動後,至今仍存在於NBA中。

馬龍認為阿德爾曼可以憑藉他的遠見進入名人堂。他在三個賽季前就請阿德爾曼的兒子、同樣具有敏銳籃球思維的大衛-阿德爾曼加盟了他的教練團。「如果你有一個技巧豐富的大個子,比如說德馬庫斯-考辛斯或者尼古拉-約基奇,你會希望他們在肘位持球,然後你需要讓射手把場地空間拉開,然後還需要有一些移動或者交叉跑位,」馬龍說,「這就是阿德爾曼所創造的東西,這就是一種閱讀-反應式的進攻(read-and-react offense)」

「這不是那種你規定了每個人的跑位,然後你的球員必須按照你的規定跑的老派戰術。如今聯盟早就拋棄這種老式的進攻了。閱讀-反應式的進攻相比之下更難觀察研究。」

德安東尼在太陽隊的教練組成員也從阿德爾曼那學到了他的「肘位進攻系列」(elbow series),太陽隊就基於此利用鮑裡斯-迪奧的聰明才智為肖恩-馬裡昂創造出了許多得分機會。

"這源於球探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德安東尼說,「所以每當一個教練站起來喊一聲『FOUR(戰術代號)』,另一側的板凳球員們就能立刻站起來高呼『注意那邊!他們要設置一個抄後門的掩護!』所有人都知道將要發生什麼。」

即使這樣,每個球隊也都在資料庫中儲存了大量的暫停後戰術(ATO)。史蒂文斯在凱爾特人任職早期發明過一個邊線球戰術,發球者傳出的球會跨越場地、越過防守傳至對側底角。考慮到執行這個戰術的難度以及高風險傳球的賭博性,這個戰術的效果往往好得令人吃驚。

2019年NBA總決賽期間,在勇士對陣猛龍的G6的最後時刻,科爾決定嘗試這個戰術。安德烈-伊格達拉給德雷蒙德-格林送出了一個危險、高度極高、橫跨整個場地的傳球。球險些從格林的頭頂飛過,但是他及時追上並在底角拿住球,隨即輕傳給了史蒂芬-庫裡,庫裡在球場右側獲得了一個不錯的空位三分機會,可惜球擊中後筐彈了出來。

「我們每隔幾周就會訓練一次這個戰術,但是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過,」科爾說,「由於我們隊很多球員都不在場上,庫裡遭到了大量的雙人/三人包夾,因此我們決定在此時刻使用這個戰術。」

「我當時想:『讓我們嘗試一些瘋狂的事情吧』,結果幾乎就要成功了,可惜時機差一點。但是我們獲得了不錯的投籃機會。」

所有的教練都認為,沒有一個戰術是有十全把握的——當然,也包括那個傳奇的「WTF」戰術。想想1993年3月,喬丹罕見地沒有出現在公牛隊的比賽陣容中。比賽只剩幾秒了,公牛此時落後三分,菲爾-傑克遜叫停並布置了WTF戰術。但是執行效果非常感人,最終的結果也不盡如人意:身高六尺十的大前鋒斯科特-威廉士被迫投了一個三分,最後以三不沾而告終。

失利後,長時間擔任《芝加哥論壇報》撰稿人的薩姆-史密斯向禪師施壓,他對禪師將戰術布置給斯科特-威廉士的這個決定表示質疑,畢竟威廉士的生涯三分命中率僅有11.1%,十五個賽季在三分線外一共只得了45分。

「你想知道這戰術叫什麼嗎?」禪師問。

「當然,」史密斯回答道。

「這個戰術名叫——What the f**k,」禪師回答道,「至於執行的結果,剛好也能用這個名稱來評價。」

相關焦點

  • NBA教練們是從哪獲得他們的戰術的?帶你了解教練們的神秘
    前湖人球員、勇士科爾教練的助教盧克-沃頓這賽季在國王隊也使用過這個戰術。科爾說:「幾乎每個人都改出了一個自己的版本。」從這個角度來看,「WTF」絕不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一個戰術,無論在哪——哪怕是AAU錦標賽,大學女籃或者國際比賽——都會成為NBA教練的素材。只要它出現在錄像裡,那麼這個戰術毫無疑問就可以搬用。
  • NBA教練們是從哪獲得他們的戰術的?很多球迷好奇,帶你了解教練們的...
    前湖人球員、勇士科爾教練的助教盧克-沃頓這賽季在國王隊也使用過這個戰術。 科爾說:「幾乎每個人都改出了一個自己的版本。」 從這個角度來看,「WTF」絕不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一個戰術,無論在哪——哪怕是AAU錦標賽,大學女籃或者國際比賽——都會成為NBA教練的素材。只要它出現在錄像裡,那麼這個戰術毫無疑問就可以搬用。
  • NBA名人堂教練菲爾傑克遜
    菲爾,之前也是個球員,1980退役,同年開始做教練,87年來到芝加哥做助教,89年開始任主教練91-93年三連冠帶領公牛,之後喬丹退役,95年復出,96-98又一個三連冠,成功打造了三角戰術,一時風光無限,皮蓬,喬丹,羅德曼鐵三角,98年最後一冠,之前菲爾和球隊管理層已經有矛盾了,
  • NBA那些退役後從事教練工作的球員們
    1.傑裡斯隆 大部分人都知道傑裡斯隆是一位偉大的教練,是爵士隊的傳奇教練,也是nba的傳奇人物,其實傑裡斯隆曾經也是一位nba的球員,1965年參加選秀被首輪選中當時的巴爾的摩子彈隊選中,也就是現在的奇才隊,後轉戰公牛隊。
  • 讓NBA冠軍教練們教你怎樣打籃球!NBA三大經典戰術
    如果說教練是一支隊伍的元帥那戰術就是決定隊伍能否完美配合的兵法NBA三大經典戰術三角進攻戰術三角進攻是由一側的組成一個三角的三名隊員和另一側的「兩人遊戲」所組成的。三角戰術的初始創建者是堪薩斯大學一位叫做薩姆巴裡的老教練, 而菲爾傑克遜的助教溫特是他手底下的球員,菲爾傑克遜與溫特將三角進攻帶入聯盟並發揚光大。菲爾·傑克遜在1995所出版的《公牛王朝》一書裡界定的原則為:(1)持球員必須要以切入、傳球、投籃等三種威脅來突破防守。(2)攻勢必須涵蓋整個半場。(3)進攻要有空間(space)原則。
  • NBA最強戰術,只有兩位頂級教練會用,詹姆斯含淚點讚
    其實在NBA裡面,教練們立足江湖也有自己的秘術,有些人更是靠一個經典戰術就叱吒風雲多年。NBA歷史功勳教練們的經典戰術可以是說不勝枚舉了,不少教練都有他們的拿手戰術,也憑藉這些戰術獲得了成功。像禪師傑克遜就用他的一套三角進攻戰術,帶著公牛和湖人實現了三次三連冠。而德安東尼在太陽使用的7秒炮轟戰術和科爾現狀的傳切戰術,都堪稱稱霸一時的獨家戰術。
  • 各隊教練親述:波波維奇NBA最好的教練,NBA教練的楷模!
    當馬刺將在波波維奇的帶領下連續22年打入季後賽時,我們詢問了聯盟中的教練們如何才能在業務水平上戰勝這位最出色的教練。面對這個人,他們說,甚至於在球飛到空中之前,一絲不苟的準備至關重要。一支球隊可能會對馬刺進行數周的考察,試圖去預測他們的打法以及他們擅長執行的戰術。但在這點上,缺乏經驗的教練們會陷入一個陷阱,因為他們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去面對波波維奇會派誰上場或者給球隊安排什麼戰術。這是讓他讓人如此難以捉摸的原因之一。「他會讓一些一個月都沒有打比賽的人上場。」
  • NBA鬼才教練!禪師三角戰術帶出11冠,而他被稱為教練中的MVP
    在籃球場上,超級球星可以殺死比賽,但能控制比賽走勢卻是場邊的教練,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場上球員處在高強度的對抗下,很難觀察場上的局勢,而坐在場下的教練卻可以清楚地觀察場上的情況,並且及時做出調整和應對戰術。
  • NBA歷史中你都知道有哪些偉大的教練
    > 要是說誰才是nba最偉大的教練,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選擇,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這幾位偉大的教練,或許是你心中所屬。
  • 波波諸葛,馬都督,當nba教練遇上三國軍師
    風頭無量,而nba中匹敵這份履歷的還要屬勇士主教練史蒂夫科爾,從跟隨喬幫主獲得三連冠,又到馬刺又獲得兩次總冠軍,成為金州大營主教練後,組建死亡五小,妙計招阿杜,四年三冠。休賽期秒賺枸杞哥後,下賽季攜死亡五小捲土重來。
  • 如今還分得清nba場上位置嗎?——「位置模糊化」引起的戰術革新
    而奧斯卡·羅伯特森則是nba全能外線的鼻祖,1米96的身高几乎碾壓同時期所有的組織後衛。全面的攻防能力不但讓他在60年代獲得了六次「助攻王」,而且場均可以拿下29.5分,在1961-62賽季甚至拿到了30.8分12.5個籃板11.4次助攻的賽季「三雙」神跡。
  • 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空手跑位的球員獲得的關注不如那些「一手持球打天下」的球員,但教練們最明白他們的價值。對控球者而言,一名傑出的控球者往往不是運球技巧多麼出神入化,而是懂得出球。內線卡住位置了就喂,投手跑出機會了就傳,盡其所能地激活全隊的得分火力。
  • 所有足球教練都必須知道的5種著名足球戰術!
    無論您是一名職業足球教練還是一名業餘足球教練,以下五種舉世聞名的足球戰術是您必須要知曉的基礎知識,在面對不同的對手時往往使用正確戰術的一方都會獲得比賽的主動權,你必須知道如何帶領球隊走向成功,每場比賽針對不同的對手制定不同的戰術,從而克服場上的種種困難,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普及一下這些基礎知識吧
  • nba季後賽的終極奧義——對位優勢
    畢竟被媒體和球迷吹捧了一整年,對手的教練組估計連他們一場要上幾次廁所都了如指掌了,場上的對手們更是欲除之而後快,能和mvp平分秋色甚至壓過一頭,自己也是聲名鵲起啊。 本隊的教練們要確保球隊老大們儘量發揮對位優勢、摧毀對手,對手則要絞盡腦汁給他套上枷鎖、降低效率一蹶不振。其實不單是mvp們,所有球隊的核心和明星都會受到這樣的待遇。
  • NBA傳奇教練離世,留給爵士隊兩項寶貴財富,擋拆戰術和鐵血防守
    作為NBA一代傳奇教練,斯隆帶領爵士隊共獲得1221場比賽勝利(包括常規賽和季後賽),在所有NBA主教練中排名第四位。他的離世,也讓NBA陷入悲痛之中,眾多球員和名宿發文悼念。從1988年到2011年,斯隆在猶他爵士隊擔任了23個賽季的主教練,創造了當時北美四大體育聯盟同一支球隊執教時間最長的紀錄。
  • 看看波波維奇偉的職業生涯,近十年最偉大的教練之一
    而今天要說nba教練組,如今球迷最熟悉的教練如:科爾、波波維奇、傑克遜、奧爾巴赫、萊利、布朗、盧指導等等。如果從中要選出誰是最偉大的教練那就當屬于波波維奇,老頭子自從1996年執教馬刺隊以來,二十幾年如一日,已經能代表馬刺了。
  • 【乾貨NBA】NBA教練匿名調查:誰是他們心中最好的防守球員?
    所以我們直接去找了在這個行業裡擁有最敏銳眼光的人——NBA主教練和助理教練們。 The Athletic近期對聯盟33位教練進行了匿名調查,得到了他們對於聯盟中誰是最佳防守者的真實看法。教練們投票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NBA最佳防守第一陣容和第二陣容。
  • 戰術鬼才泰倫盧,會落戶哪支球隊?
    NBA明天正式複賽,在今天這個依舊沒比賽的日子,我們來聊聊最近風頭最盛的戰術鬼才泰倫盧,盧指導。之前說了,泰倫盧不是一名好的戰術教練,他是那種很特別的雞湯教練。雞湯類型教練善於和球員們溝通雞湯類型教練就是主要搞這個的。戰術不行,可以找助教彌補,但如果更衣室出了問題,多好的戰術都白瞎,這道理泰倫盧一直瞭然於心。
  • 「便士」哈達威想當名校教練 但曾經的NBA球星們在NCAA不好過
    但在競技性極強的NCAA中,教練還是要依靠成績說話。哈達威執教經驗並不豐富,而孟菲斯大學是NCAA的名校之一,因此「便士」的NCAA之旅可能並不會輕鬆。在NCAA歷史之上,前NBA球星們的教練之旅也並不順利。在NCAA中的前NBA球員中,不乏一些前名人堂級別的球員。
  • nba季後賽的終極奧義——對位優勢(Match Up)
    繁重的賽程、難測的傷病都讓nba球隊在常規賽很難做出結構性的戰術調整這時候的核心就是對位優勢——儘量抹去對手的強力點,同時製造出自己的個別位置優勢讓對方無法防範。常規賽聯盟第一、由mvp諾維斯基率領的小牛就在勇士極富針對性的戰術下不幸「黑八」所以常規賽mvp在季後賽中往往都是被研究得最深、針對得最狠的那個。畢竟被媒體和球迷吹捧了一整年,對手的教練組估計連他們一場要上幾次廁所都了如指掌了,場上的對手們更是欲除之而後快,能和mvp平分秋色甚至壓過一頭,自己也是聲名鵲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