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Kindsea
剛開始寫草泥馬的時候呢,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根本就沒有草泥馬。
小田切駝。喂!
草泥馬是羊駝,沒錯。但你造嗎?羊駝並不是指一種動物,而是「羊駝族」,旗下有4種不同的動物。
在生物學分類的「界門綱目科屬種」中,「科(Family)」的分類之下,可以有「族(Tribe)」這個更細的分類。
羊駝族Lamini屬於駱駝科,下分兩個屬,南美駝屬Lama和駱馬屬Vicugna。每屬各分2個種,共4種動物。他們分別是,請揉揉眼睛……
南美駝馬又叫大羊駝Llama(Lama glama),原駝Guanaco(Lama guanicoe),小羊駝Alpaca(Vicugna pacos),駱馬Vicuñas (Vicugna vicugna)……
括號前是俗名,括號裡是學名。暈了吧,繞口令素材不二選。
註:學名格式為Aaa Bbb。Aaa代表屬,Bbb代表種。
油叔給你整(zěng)個直觀的↓點擊放大看比較清晰
中文譯名簡直是來搗亂的。甚至中文網站上還有很多不負責任的抄襲,中英文名稱亂搭。
羊駝族也有譯成「美洲駝族」。
如果你維基一下「美洲駝」,可以感受到天旋地轉的駝駝世界。
4種的區別在哪?油叔壓力有點大……他們太像了啊。避免混淆,以下都用英文名,請先熟記上表。
分別從兩個屬來解釋。
Lama南美駝屬
此屬的兩種駝駝顯然是南美的。野生的Guanaco,以及被馴化了的喇嘛,咳……llama,當地人讀作[ˈʝama] or [ˈʒama]亞馬或殺馬……尼瑪油叔也是來搗亂的吧!
Llama南美駝馬(大羊駝)
從前寫作Lama或Glama(暈了嗎),是4種羊駝族動物中體形最大的,比駱駝略小,木有雙峰,體重在130kg~200kg。外形總結為長頸巨羊+駱駝臉,還真殺馬特。他們早在4千萬年前就出現在了北美的中央平原上,1千萬年後遷移到了南美大陸。
蓋丘亞族(南美印第安的一支)小女孩和她的Llama
Llama被人類馴作馱物工具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印加帝國時代。
歐洲殖民者侵入後,從當地秘魯人手中獲取Llama,並開始大規模馴養。Llama能馱起佔自己體重25%-30%的重物,在高原地帶連續行走8-13公裡。這是其他動物無法承受的苦力。他們與駱駝的最大差異是,從未被馴服成人類的座駕。可見他們的原則性很強。
Guanaco原駝
秀美不羈的Guanaco,源自於南美的蓋丘亞語,讀音「wanaku」,拼寫為Huanaco。如果看到chulengo這個單詞,則意為幼小的未成年的Guanaco。他們是Llama的祖先,中文譯為「原駝「還挺確切。肩高1-1.2米,體重90kg左右。他們的毛色與Llama不太一樣,從背上的深褐色漸變到兩側黃褐色,白肚皮,一張灰色小臉和直立小耳朵。
他們是南美四種大型野生哺乳動物之一,另外三種是海牛,貘和美洲虎。
Guanaco居住在一些乾旱草原和巖石地帶。由於地形險惡,要從容吃到青草,必須身懷絕技。也正是利用地形優勢,弱弱的Guanaco們除人類以外,只有一種天敵——美洲獅。一般受到驚嚇時使用傳說中的吐痰絕技。咳~吐~
有一部分狂拽酷炫的Guanaco選擇呆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世界「幹極」的地帶,1845-1936的91年間滴雨未落。雖然它西部有一條狹長的海岸線,但東部的安第斯山脈這道屏障阻止了亞馬遜流域的溼空氣,故常年不雨。
Atacama Desert 衛星拍攝照片
又因為南極寒流與炙熱的沙漠海岸直接交鋒,海中的水分蒸發為大霧和水汽。風從海岸帶著這些溼氣吹入沙漠,被仙人掌和苔蘚吸收。那裡的Guanaco們沒有駱駝的儲水駝峰,就靠吃仙人掌花和苔蘚維持身體所需的水分,艱難而自在地流浪著。
油叔眼中,他們是真正的極地武士。
阿塔卡馬沙漠中一隻Guanaco的屍骨,唯一完好無損的部位是它頸部的皮膚
Vicugna駱馬屬
同樣是野生與馴化的組合,Vicuña和Alpaca。看屬的名稱就能猜到誰是誰的祖宗了吧。
Vicuña駱馬
Vicuña與Guanaco同為南美的野生駱駝科動物。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脈中心海拔3200-4800米處。習性與棲息地和Guanaco類似,均為母系社會。
Vicuña的毛色比Guanaco淺一些,面部和身上一樣是黃褐色。
Vicuña的皮毛異常昂貴。由於非常膽小,人類很難抓住他們,而且每隔三年才夠剪一次毛。駱馬皮毛製品的質地柔軟細膩又保暖。早在印加帝國時代,只有皇室成員才有資格穿戴駱馬製衣。
印加時期駱馬雕像
於是你們懂的,1974年Vicuña只剩下約6000頭。幸好有明理的政府,目前他們的數量已經不用劃在瀕危保護動物範圍中。
一隻未成年的小駱馬
Alpaca小羊駝
有木有一種高級酒會的既視感→_→
國內走紅的草泥馬,被大多數動物園默認為是Alpaca。於是有圖有真相。
攝影/油叔 上海野生動物園
早在西班牙人徵服美洲大陸之前,Llama和Alpaca是美洲大陸唯一被馴養的有蹄類動物。他們被用作運輸貨物的工具,肉可食用。由於他們的皮毛是南美紡織業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國外科普網站對Alpaca的介紹三句不離皮毛製品,油叔不贅述了。
一位玻利維亞人和他飼養的Alpaca
關於4種駝駝的更多資料建議查閱國外網站,中文網站太誤人子弟。
推薦一個超實用的科普線上字典www.thefreedictionary.com
有不少國內網站把小羊駝Alpaca的學名寫(chao)成(xi)為Lama pacos,小羊駝以前的確是歸到Lama屬的。
不過在2001年,Alpaca被重新歸到Vicugna駱馬屬,研究DNA結果表明Alpaca是由Vicuña演變而來。同時另一份基因研究也證明,Llama是目前唯一的,遺傳了Guanaco特徵的動物。
所以Vicugna pacos才是Alpaca小羊駝,草泥馬的正確學名。
綜上所述——
Guanaco是Llama的祖先,Lama屬。
Vicuña是Alpaca的祖先,Vicugna屬。
桀驁不馴的野生派(少毛昂貴高冷),都是任人宰割的馴化派(多毛便宜地氣)的先祖。
猛然想到知乎名言: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前陣子一則關於羊駝的趣聞,旁白蛋疼出了水平~
P.S.有一個鬼畜到令人髮指的日本APP遊戲,叫做アルパカ(被國人親切的稱作「羊駝兄貴」)。可以複製到App Store去搜……千萬慎入!アルパカ是Alpaca的日文。
暫且改為兩周更一次,不能保證固定時間。油叔勢單力薄,非常歡迎熱愛動物的朋友投稿,一起來完善這個科普公眾號,讓更多的人類明白,生命如此豐富多樣,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