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此時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已經只有短暫的十多天,然而在「偽滿洲國」長春皇宮內,卻已經是慌亂成一片,8月19日,溥儀在瀋陽東塔機場候機,準備前往日本避難,結果在候機廳被從天而降的蘇聯空軍所逮捕,皇宮內的人們,也是各自打包行李,紛紛逃難。
而溥儀的福貴人,李玉琴,也急急忙忙跟隨著隊伍撤離,但是中途和溥儀失去了聯繫後,最終她還是選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李玉琴出自於長春一戶普通人家,到了1943年,15歲的李玉琴便被日軍引誘獻給了偽滿洲國「皇帝」溥儀「,並且冊封為「福貴人」,然而在這裡,她卻並沒有任何的自由,溥儀不高興的時候,會用笤帚打她,還強迫她遵守21條,正是這些悲慘的經歷,或許讓李玉琴對另外一位困於深宮中的女子,皇后婉容有了充足的同情。
在日本投降後,李玉琴恢復了自由,然而當她再次見到婉容的時候,已經被她當時的模樣所震驚。
婉容此時已經收容在看守所內,身上襤褸而且虛弱,甚至連牙齒也幾乎掉光,根據李玉琴回憶,當她按照宮廷的禮節,最後一次向婉容辭別的時候,瘦骨嶙峋的皇后,卻抓著她的手痛哭不止,原本李玉琴想帶著她一起走,而看守所也打算將其安置在更好的環境,遺憾的是,當時李玉琴家境艱難,自保尚且勉強,這次計劃也因此破產,而這也成為了她見到婉容的最後一面。
實際上,李玉琴對婉容的回憶,不過是這個不幸的女人一生中極小的一個縮影,1922年16歲的婉容因為容貌秀麗,加上精通才藝,成為了清宮最後一位皇后,然而婉容對於外界事物十分好奇,皇宮反而成為了她的羈絆,加上溥儀生理原因,他和婉容之間,也一直沒有誕生子嗣,夫妻之間變得淡漠。
而隨著溥儀出逃偽滿洲國後,婉容長時間處於日本人的監視之下,精神上更加痛苦,她開始和侍衛私通,生下了一個孩子,但是溥儀得知後,卻大怒不已,隨後將孩子丟進鍋爐燒死,憤而提出離婚,但是日本人卻阻止了溥儀的做法,從此夫妻二人正式分道揚鑣。
由於喪子之痛,婉容足不出戶,開始沉溺於鴉片之中,在精神上也出現了恍惚,僅僅兩年時間過去,婉容的精神就已經接近崩潰,她的牙齒因此掉光,更是感染了嚴重的目疾,看不得光亮,長期拘泥在屋子之內。
而到了1945年8月,婉容跟隨宮廷人員撤退途中,來到通化的時候,隨即被當地的遊擊隊俘虜,最後運送到了吉林省延吉的監獄。
至於婉容的去世,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根據當年8月下旬的報紙記載,婉容最終因為疾病發作而身亡,墓地也不詳細,相傳「用舊炕席捲著扔在北山上」,一位末代皇后,最終以這樣的故事結束自己的命運,多少讓人感到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