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 項目背景
1.1.1 產品簡介
中國林蛙,俗稱田雞、哈什蟆,主產於黑龍江、遼寧、吉林三省,尤以吉林省居多,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區,是一種珍貴的兩棲類藥用、食用經濟動物。林蛙油為雌性林蛙輸卵管的幹製品,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及保健功能因子。
林蛙肉含有豐富的營養,尤其人體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含量高、屬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林蛙的肉質細嫩,適口性好,是長白山特產的珍貴美味食品。
1.1.2 市場前景
現代醫學、營養學和養生學等研究表明:經常食用林蛙,可增加人體優良蛋白質、胺基酸和礦物質的攝入量,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人體衰老,增強人體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尤其在人體必需胺基酸的補充上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1)國內市場現狀
人出生後必然經過生長、發育、衰老、死亡的全過程,人到45歲以後便進入中年期,到55歲以後進入老年期。絕大多數中年期人處於不完全健康又沒有疾患的狀態,這種既不健康又不是患病的中間狀態,醫學上稱為「第三狀態」。即亞健康。
「第三狀態」是健康與疾病相互轉化的「中介點」。林蛙油中的「全天然高活性肽蛋白」具有長壽、抗衰老、恢復和提高人體免役力等功能。要改善「第三狀態」預防疾病的發生,沒有比用林蛙油更有效的天然保健品了。我國處於「第三狀態」的人有幾億,世界上則有幾十億。林蛙油麵對地球上幾億甚至幾十億的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林蛙油的價格不衰。
(2)林蛙產品市場前景預測
據檢測,林蛙油主要成份是胺基酸和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質。測得數據為:水份含量為11.92%,含動物蛋白質65.93%,,無氮有機物27.21%,礦物質4.68%,高級脂肪酸4.26%,其中蛋白質中含19種胺基酸總量為43.56%,限制胺基酸,蛋氨酸1.71%,賴氨酸2.04%,色氨酸0.87%。並含有增強腦細胞作用的穀氨酸和能夠消除疲勞的天門冬氨酸。礦物質中的微量元素,含鈣5.75%、磷0.052%、鐵0.46%、鉀16.52%、鈉3.56%、鎂13.5%、鋅0.017%、銅0.0113%。此外還含有類固醇和VA、VB、VD等。
林蛙油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數量充足,相互間比例適當。不同於一般的蛋白質,是低溫水溶性的。這種低溫水溶性的蛋白質可直接吸收補充體內蛋白質,不但能維持成人健康也能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其中的穀氨酸、天門冬氨酸能夠增強腦細胞和消除疲勞的作用,是著名的滋補強壯劑。對男女老幼諸虛百損均有滋補強壯之效。據「藥典」記載:林蛙油有滋陰養胃、祛啖止咳、健脾胃、抗衰老的作用,久食長用能增強肌體的免疫力和延年益壽。
林蛙油中還含有4種蛋以上的多肽和免疫球蛋白可殺滅細菌、微生物,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據《中藥志》《飲片新參》《藥典》等記載,田雞油能治療精虧勞損、神經衰弱、心悸失眠、流汗不止、肺虛胲嗽、產後無乳、脾胃虛弱及一切消耗性疾病。對慢性肺病肝病患者恢復健康有明顯作用。將蛙油泡發後,加銀耳、冰糖煮食,可強身益精、潤肺補腎、抗衰美容、滋補強壯,還有助於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中國林蛙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如:食品、功能食品、藥品、化妝品等。通過現代化高科技手段進行深加工其功能更是大為提高。林蛙系食補、藥用、美容三位一體,鮮活林蛙是美味佳餚的原料,南方市場很少有貨,幾乎處於市場真空,未來幾年內不會出現市場飽和。林蛙及其製成品一直暢銷國內外,價格昂貴。國際市場每公斤林蛙油價格達1000美元,國內市場每公斤價格也在4000元人民幣左右,且有繼續走高趨勢。隨著人們對其價值認識的不斷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自身保健需求的強烈需求,林蛙油及其加工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產品日趨供不應求。該項目產品出口創匯是國家政策鼓勵的,內銷符合發展經濟活躍市場。
從產品所採取的技術路線,以及產品的功能、性能、質量上看,林蛙項目的產品具有其他競爭對手不可比擬的競爭能力,享有較強的技術領域。從長遠看,林蛙油及其延伸產品有著無比廣闊的國際市場,其出口前景不可估量,不僅價格高,市場容量更是巨大無比。
1.1.3技術分析
本項目的工藝流程如下:
林蛙→清洗→取油→肢解→油、皮、骨、肉
油→晾乾→加工→包裝→膠囊、飲品
皮→浸泡→提取→口服液→灌裝
皮、肉→焙乾→研粉→加工→食品
骨→烘乾→粉碎→加工→壓片→骨鈣片
皮、肉、骨→浸泡→發酵→提取→調製→酒→灌裝
1.1.4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指出,提升品牌價值。加大對品牌建設的服務和支持力度,打造並宣傳推介綠色生態農產品區域綜合形象品牌和「吉字號」品牌,推動區域公用品牌與企業產品品牌融合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繼續加強長白山林蛙油等品牌支持力度,推進品牌整合,強化宣傳保護,提升吉林農產品及加工品品牌的整體形象和發展水平。
樺甸市為招商引資對象提供大量稅收優惠政策,包括企業註冊稅收返還等。
(2)資源優勢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地理標誌產品-吉林長白山中國林蛙油》(GB/T19507-2008)號標準中,將樺甸確定為「中國林蛙原產地保護」核心區域。樺甸林蛙養殖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幾十年前,建國後就在紅石色洛河建立了林蛙養殖場,1985年率先開始了保護地放養林蛙。如今已經由一溝一塘自發養殖轉變為封溝封山大面積大規模的養殖。全市林蛙飼養封溝971條,放養量達到15億隻,年回捕雌蛙6100萬隻,年產林蛙油46.5噸,已成為林蛙產品區域集散中心。
(3)區位優勢
樺甸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處龍崗山脈北側,第二松花江上遊,東界敦化,南臨靖宇、撫松、輝南,西接磐石,北與永吉、蛟河毗鄰。幅員面積6624平方公裡,東西長119.4公裡,南北寬101.7公裡,是吉林省幅員面積較大的縣(市)之一。
樺甸地處東北亞中心區域,緊鄰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市區分別距省會長春市200公裡、吉林市100公裡、長春龍嘉國際機場180公裡、吉沈高速公路65公裡。樺甸是吉林、遼源、白山、通化、延邊五個地級市的幾何中心,與周邊主要城市同處兩小時經濟圈範圍,具備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的巨大潛力。
1.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產品規模
年加工林蛙500萬隻,產品主要包括精品林蛙油(一級品),林蛙油顆粒滋補飲品,林蛙油乳飲料,林蛙卵產品,風味蛙肉特色食品,蛙皮蛋白肽等。
1.2.2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規劃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生產車間(包括林蛙油飲品生產車間,風味蛙肉食品加工車間,蛙皮蛋白肽生產車間,質檢及研發試驗中心等)、庫房、辦公樓及附屬設施等。
1.3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30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1000萬元。
1.4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17152萬元,利潤5660萬元,投資回收期5.9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19%。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社會評價
由於林蛙養殖業的發展,使很多農戶有了可靠的致富項目,也使很多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有較大提高,林蛙及其產品走上餐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結構,為人們提供了營養保健和護膚美容佳品。
1.5合作方式
投資方合資、合作、獨資
1.6需外方投資方式
尋求投資者在樺開發建設該項目,可與吉林省農科院進行技術合作
1.7項目建設地點
醫藥食品產業園區
1.8項目進展情況
已編制項目合作計劃書
2.合作方簡介
2.1 基本情況
名稱:樺甸市人民政府
地址:吉林市樺甸市樺甸大街187號
2.2概況
樺甸地處北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年平均降水748毫米,無霜期135天左右。松花江、輝發河縱貫全境,地勢明顯分為山地、低山丘陵、溝谷平地三部分,總的地貌特徵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耕地總面積12.2萬公頃,常年糧食產量100萬噸左右。
樺甸是吉林省最早的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渤海國遺址——「蘇密古城」就坐落在市區城東。樺甸1908年(清光緒三十三年)設縣,1988年撤縣設市,2001年8月確定為建設中等城市試點市,賦予部分地級管理權限。全市共轄4鄉、5鎮、5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45萬,有朝、滿、回、蒙等19個少數民族。
樺甸地處長白山脈向松嫩平原過渡的腹地,具有長白山特色的醫藥食品資源十分豐富。山野菜、山野果、野生食用菌總儲量超過100萬噸;野生中藥材總儲量約135萬噸,家植中藥材年種植面積超過1.2萬公頃,二道甸子鎮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家野山參標準化示範區」;北寒帶甜粘玉米種植面積已達到3800公頃,產量1.8億穗。
樺甸作為中國林蛙油的主要原產地,年可生產林蛙油幹品40噸;長白山特種改良野豬年存欄量1.2萬頭,黃牛存欄量14.2萬頭,梅花鹿年存欄量1萬頭。
依託長白山特色資源優勢,樺甸已成功引入了康緣藥業、海外藥業、隆泰藥業、吉糧集團玉米飲品、奈奇生態食品、吉元土特產、寶信清真食品等重點醫藥食品加工企業;中草藥材、野山參、北五味子等種植基地初具規模;佔地7萬平方米的全國最大的長白山特色產品交易中心已投入使用,有效促進了長白山特色產業的發展,並形成產業集群效應。2007年6月,樺甸被中國市場學會命名為「中國長白山林蛙之都」和「中國市場學會林蛙產業發展示範試驗基地」。未來將圍繞人參、五味子、林蛙油等標誌性北藥,積極培育和引進現代生物製藥企業,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促進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同時加大長白山綠色健康食品的開發力度,立足特色資源,積極研發功能性、保健性系列食品和飲品,打造綠色、有機、健康的區域產業品牌。
2.3聯繫方式:
聯繫 人:宋科長
聯繫電話:18626758931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方式:
聯繫單位:吉林市合作交流辦投資促進服務中心
聯 系 人:劉 鎧
聯繫電話:1598116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