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建設的單機容量最大、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火電機組——國家能源集團國華印尼爪哇7號燃煤發電工程。滕 躍攝(人民視覺)
10月21日,在2020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上,參觀者正在觀看擁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不佔用道路資源的立體軌道交通系統。陳曉根攝(人民視覺)
10月19日,在浙江湖州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吉利動力總成長興製造基地,技術人員正在忙碌生產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新一代7DC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譚雲俸攝(人民視覺)
11月12日,山東東營高新區威飛年產300套海洋水下生產系統項目現場,工人在加緊組裝採油樹設備。該項目建成後,將具備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水下生產系統設計、製造及管理的綜合能力。劉智峰攝(人民視覺)
11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對此,網友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時代內涵和戰略意義,進一步明確了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形勢和任務,對更好地推動中國智慧財產權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網友「書勤」留言說:「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只有不斷激發創新活力,我們發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發文指出,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主題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接連用了五個「關係」來描述這項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這項工作就是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三年前,2017年1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強調,加強智慧財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要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樹立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完善智慧財產權訴訟制度,加強智慧財產權法院體系建設,加強智慧財產權審判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智慧財產權審判質量效率,優化科技創新法治環境。
三年後,在主持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黨中央在深刻洞察國內外形勢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的此次講話,更是為未來一個時期智慧財產權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科技日報》的報導中,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這樣表示。
「正如總書記強調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韓秀成說,只有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才能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激發全民創新活力。「如果創新成果得不到有效保護,就會失去創新動力和保障,也就談不上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對此深有同感,「技術創新是曠視的核心,是公司起步、成長、發展的生命線,而智慧財產權就是對技術創新的保護和激勵,對純技術創新企業來講生死攸關。」
央視網發表「央視快評」文章指出,當前,我們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同中國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交匯期。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加快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和關鍵支撐。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引領下,智慧財產權領域要勇於破解相關體制障礙,在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中發揮應有的引擎作用,不斷激發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增強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新華網發表評論指出,近年來,科技創新日新月異,智慧財產權保護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通過不斷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換來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優化,讓創新創造的源泉競相湧流。
網友「張桂蘭」留言說:「要樹立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網友「少春」感慨地說:「智慧財產權保護好,創新才能有動力。」網友「PIANOMAN」留言認為:「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就是對創作者最大的尊敬!」
智慧財產權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
什麼是智慧財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做了這樣的定義:智慧財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誌;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由此可見,智慧財產權所包含的內容,都是智力勞動成果的結晶,是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就開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部署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動、規劃,實行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堅決依法懲處侵犯合法權益特別是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總的看,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智慧財產權發展之路,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全社會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意識明顯提升。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新華網發表評論認為,由弱變強、由多向優,中國智慧財產權事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智慧財產權發展之路,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全社會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意識明顯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智慧財產權領域,中國部署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動、規劃,實行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堅決依法懲處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從制定出臺《「十三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深入實施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等系列重要文件,到推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修改完善,再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探索建立智慧財產權法院、設立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智慧財產權事業不斷發展,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水平明顯提升。當前的中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智慧財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中國已經實現了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等智慧財產權的全方位、立體化保護,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在《光明日報》刊發的報導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說,隨著中國堅定不移進一步擴大開放,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加大執法力度,保護國內外智慧財產權人合法權益,相信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將為全球經濟的復甦、繁榮注入新動力。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今年前10個月,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均實現了疫情影響下的逆勢增長。2018年,中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71萬億元,佔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1.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5.7%,有力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讚譽。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列第十四,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排名從2018年的第四十六位躍升至第三十一位。
六個方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在主持這次集體學習時,針對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這六個方面包括:要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要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強化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要深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要統籌推進智慧財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要維護智慧財產權領域國家安全。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要加強頂層設計,做到著眼未來,遵從規律,提前謀劃下一步目標、任務、舉措和實施藍圖,加強關鍵領域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造與儲備,努力實現保護智慧財產權、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的共贏。」央視網發表的「央視快評」文章認為,還要著力推進法治化這一推動智慧財產權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手段,通過立法、執法、司法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強化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制度約束,確立智慧財產權嚴保護的工作導向;要強化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深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構建起智慧財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要統籌推進智慧財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努力推動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更好地維護智慧財產權領域國家安全。
《廣州日報》發表評論認為,要聚焦新發展格局,著力構建與新經濟相適應的智慧財產權生態。當今,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正在加速演進,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衍生出諸多新業態新模式。智慧財產權制度作為保護和激勵創新的重要法律制度,與經濟發展的互動越來越緊密。要打通智慧財產權創新、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促進創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動、高效配置,充分適應新經濟對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發展創新的需求,構建智慧財產權的大保護工作格局。
大江網發表評論認為,保護智慧財產權,要做到全鏈條保護。保護智慧財產權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打出組合拳,保護全鏈條。一方面,要打通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等全鏈條,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完善保護體系,加強協同配合,構建大保護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運用數字思維,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此外,還要鼓勵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自律機制,推動誠信體系建設,通過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可以說,只有把保護智慧財產權貫穿到全過程、各環節,才能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走深走實。
《人民日報海外版》欄目「望海樓」文章指出,新發展階段,中國要加強維護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國家安全。要加強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保護,依法管理涉及國家安全的智慧財產權對外轉讓行為。要完善智慧財產權反壟斷、公平競爭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形成正當有力的制約手段。要推進中國智慧財產權有關法律規定域外適用,完善跨境司法協作安排。要形成高效的國際智慧財產權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建設智慧財產權涉外風險防控體系。
「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智慧財產權的有力支撐。」申長雨說,中國正加快制定面向2035年的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和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做好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智慧財產權向更高質量創造、更高水平保護、更高效益運用方向發展。
網友「寒野」留言說:「深化改革,保護智慧財產權,永遠在路上!」網友「金端」留言表達期待:「保護智慧財產權,共建綠色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