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成執導,蔣欣、高偉光領銜主演的《向陽而生》,根據已故青年漫畫家熊頓的真實經歷改編。這並不是熊頓的故事第一次被改編,2015年上映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亦根據熊頓以自身經歷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2011年,30歲的熊頓被檢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熊頓用漫畫記錄自己抗癌之路,畫風詼諧幽默。雖然熊頓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但她樂觀向上、笑對人生的態度影響了很多人。
《向陽而生》海報
影版《滾蛋吧!腫瘤君》的改編頗為成功,其以浪漫、喜劇化的手段處理一個沉重的絕症話題,令人印象深刻,也被視為國產小妞電影的巔峰之作。白百何貢獻了相當精彩的演出,她這一版本的熊頓深入人心。《向陽而生》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這部劇有40集,如何做到延續影版精華,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特色,並杜絕注水嫌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滾蛋吧!腫瘤君》劇照
因為都是根據熊頓經歷和熊頓漫畫改編而來,《向陽而生》與《滾蛋吧!腫瘤君》的內核是一致的:表現並傳遞一種「向陽而生」的樂觀主義精神。圍繞著熊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感人肺腑,這些是影版和劇版共同的重點。並且,因為電視劇的敘事空間更大,這些美好的感情也得到更為細膩全面的呈現。
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與影版的喜劇、浪漫風格不同,《向陽而生》更加寫實、更加生活流。
影版著重於熊頓生病後的描寫,《向陽而生》則添加了一些根據熊頓之前經歷改編的情節。譬如熊頓(蔣欣 飾)出生於小康家庭,如果待在麗水老家,生活會輕鬆得多。但為了追求夢想,熊頓成為一個「滬漂」。故事一開篇,熊頓先是被上海土著男友劈腿——男友的媽媽看不上外地人;情場失意職場也不順利,漫畫點擊率不高無法出版,大鬧媒體記者會導致被辭退;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後,開始「996」的社畜生活……
熊頓(蔣欣 飾)
熊頓的「滬漂」生活,在這幾年的都市話題劇裡實在太常見了。尤其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又是失戀又是工作不順的倒黴設定,雖起到一個類似「暖場」的功能,幫助觀眾進入劇情,但沒新意也狗血。類似片段,都有點雞肋。
類似橋段很俗套
《向陽而生》增加的劇情真正起到豐富作用的,主要有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正視絕症與死亡的可怕。電影因為篇幅有限,凸顯的是熊頓的樂觀精神。面對絕症,她仍然「沒心沒肺」,是她在開導家人、朋友、病友和主治醫生,她幾乎沒有情緒失控和崩潰的時刻,也不曾為醫療費或工作等「俗事」煩惱過。《滾蛋吧!腫瘤君》因此曾遭到一些影評人的批評,他們認為電影太著力於討好「小妞」觀眾,淡化了疾病與死亡的恐怖,也「美化」了熊頓的人生現實。
《向陽而生》沒有影版那些天馬行空的幻想,熊頓對於自己罹患絕症,有一個完整的接受過程,比較符合一般人的心理感受。她先是震驚、懷疑、不敢相信,不得不接受現實後,也有一個情緒崩潰的階段。就比如住院初期,有一晚熊頓從醫院跑回家裡來,偷偷把自己關在房內檢索各種資料,她不明白為什麼偏偏是自己患病。熬過這個崩潰的階段,她個性中的樂天開始佔上風,她將主要心思放在追求帥氣的主治醫生林知衡(高偉光 飾)上面,她告訴好友:她不想就這樣頹廢下去,她要遊戲人間。
林知衡(高偉光 飾)
熊頓的情緒還會有一個反覆,這其實也是面對絕症時一種更加符合人性的情緒波動。劇集據此傳遞出的態度是:倡導積極面對疾病,不是說不能脆弱不能害怕不能崩潰,而是面對既定事實,樂觀也是一天,悲觀也是一天,不妨多嘗試樂觀地過。
另外一部分是,劇集對醫院眾生態的呈現,這部分具有強烈的現實感。
比如熊頓的一個病友宋雪,是職場女強人,為了工作隱婚,本想晚幾年生育,但罹患卵巢癌也失去了生育能力。她住院了都還瞞著公司,時不時跑回公司上班。本以為自己這麼拼命可以晉升了,最後還是被公司辭退。
這幾年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熊頓和宋雪是都市中一些職場「拼命三郎」的縮影。我們是應該努力工作,但因為工作長期加班、高強度工作、飲食不規律,顯然是得不償失。雖然一些疾病是概率,可偶然性背後也有必然性。這是對年輕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
「社畜」縮影
醫院裡讓人唏噓的,往往是一些很現實的問題。比如劇中有老人罹患癌症,有強烈的活下去的意願,想要在醫院繼續治療,但子女都成家立業了,或無力承擔,或不想太多犧牲生活質量,選擇放棄治療;熊頓同病房的小女孩小蘑菇,罹患腦瘤,家裡給小蘑菇治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錢,小蘑菇媽媽又懷了二胎,她要求丈夫放棄對女兒的治療,不要讓全家跟著小蘑菇一起送死……有些情形也讓人相當無語,比如相信所謂的「神醫」仙丹而放棄在醫院治療的宮頸癌患者……
醫院裡的眾生相
所有這些,讓觀眾看到疾病面前的人生百態,也啟發觀眾思考。我們應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一些重大疾病的發生概率;假若不幸罹患大病,我們要「向陽而生」,也要相信醫生、相信科學;至於劇中點到為止的看不起病、老無所「醫」的現實難題,也值得更多關注。
雖然不像影版那樣風格化、個性化,但作為一部大眾化的客廳電視劇,《向陽而生》的改編總體還是及格的。蔣欣與高偉光的組合,有自己的特色,兩人的相互治癒,也是這部稍稍沉重的劇集裡的一抹亮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