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家住杭州九堡,他說,他們小區和隔壁小區有個由來已久的糾紛,最近矛盾升級,雙方都很想弄清楚,到底是誰對、誰錯?
1
小區之間的鐵門被業主強行拆了
小區物業經理:已經第四次了
周先生家住九堡旺楊街南側的「陽光景臺」小區。樓盤交付時間是2015年。「陽光景臺」南側一牆之隔是「圓夢園」小區,裡面分為一二三期。周先生說,為了方便行人過往,「陽光景臺」交付後一直留有一個缺口,不過之前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被禁止通行了。
周先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晚上7點左右,對方小區有五六個人,後來逐漸聚集,後來強行破門,發現的時候,門已經被推開了。」
杭州九堡「陽光景臺"小區物業 羅經理:「第四次了吧(也是門的事情)對,之前社區在協調,只走人嘛。之前交付率沒那麼高,住的業主少,社區也是為了兩邊和諧,人員過一下。」
周先生說的衝突發生在11月21號晚,當時這堵圍牆邊上有不少人。
周先生:「業主發現以後也下去,打了110,物業也派了保安過來,防止人員過於激動,他們認為,我們小區的通道,包括北門,全部都是他們小區的通道,因為之前,在我們小區沒有建成時,他們老,我們新,對方始終認為這條路是他們的。」
記者去採訪時,圍牆缺口處已經沒有大門,不過地上放置了一排隔離樁。周先生介紹,如果對方小區破門是位了方便行人出入,那他們還勉強可以理解,但對方的要求是開門通車,他們陽光景臺的許多業主都不同意。周先生提供了一份蓋有杭州市規劃局、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章印的平面圖。
周先生:「這張圖是2007年時候的規劃圖,規劃的時候這裡是沒有門的,我們小區通行,通過事發時的門出去,施工過程當中,圓夢園強行加了圍牆,把我們物理隔開,我們沒有通道,之後,申請現在北面加了兩道門,現在門開了之後,他們想從這裡通過,所以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
2
街道主任:兩小區屬於同一個管理區 通道問題等職能部門來定義
記者也向圍牆另一邊的圓夢園小區業主進行了了解。一位戚女士介紹了一些她知道的情況。
杭州「圓夢園」小區 戚女士:「不是說方便,這個南北貫通是我們圖紙上看過,他們小區還沒有開發的時候,這裡還沒有路,我們小區是這樣,他們要開發,開發商跟我們溝通過,臨時封閉了背面的路,開發商造好我們一直在行走。」
杭州「圓夢園」小區 戚女士:「我們其實土地證是一起的,同一個開發商(哪個開發商)亞細亞。」
戚女士說,上半年因為疫情防控,所以門才被臨時關了,但今年6月份就恢復了,是陽光景臺的業主把鐵門給焊死,不讓他們走了。圓夢園小區的公告欄上,有一份「關於圓夢園小區北門通道確權及重新啟用公告」,其中說到小區北門是合法存在的,2007年亞細亞房產公司規劃開發陽光景臺項目時,為了施工安全需要,暫時關閉北門,並明確項目完工後,將在原有主幹道延伸段開通通道。疫情過後,在九堡街道江濤社區的協調下,2020年6月1日小區北門再次恢復通行,但之後對方以安全問題,將北門進行封閉。記者看到,附件中也提到「南北向道路應與南側小區貫通共用」。
周先生:「規劃也好,一些批覆調整的文件,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拿不到一手資料,無法把材料收集起。到底是兩個小區,還是一個小區。」
杭州「圓夢園」小區 戚女士:「南面之江路通行不方便,因為經常會堵,如果出現火情,消防通道進出不方便,我們的車子通行不安全。這個牆本身就是我們小區,門呢,我也不是很清楚。」
雙方不少業主都表示,這個糾紛已經僵持很多年了,他們都希望有關部門能幫他們理理清楚。記者為此找到九堡街道江濤社區,社區徐主任表示,這件事社區一直積極在組織雙方溝通協商,對於圍牆、對於這個門,該不該有,他們認為,這需要相關職能部門來給出意見,並參與協調。
杭州九堡街道江濤社區 徐主任:「那個開發商,開發陽光景臺的過程中,破產了,陽光景臺存在一個遺留問題,後來市建委召開協調會,把破產的樓盤重新建了起來。它這個算相對獨立的小區嗎,物業管理上來說,同一個管理區,但看上去像是兩個(關於通道的使用問題,怎麼定義)這個還是要職能部門來定義。」
記者也把情況反映到了杭州市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了解核實後會給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