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端午檔失蹤,集齊天時地利,網絡電影的「端午檔」由此誕生。6月24日至6月27日,前後有多部網絡電影定檔上映。優酷有《灰燼重生》《鎮魂法師2》等影片;愛奇藝影片有《奇門相術》和《機械畫皮》;騰訊也有新片《大狂蜂:起源》上線。上述幾部影片也成「端午檔」最大贏家。
端午節網絡電影大戰
今年網絡電影迎來機遇,根據各視頻平臺和貓眼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網絡電影市場規模數據,截至2020年5月,本年度上線影片中共有34部網絡電影分帳票房突破千萬元大關。但利好消息的另一面是,從5月開始,上線新片破千萬的影片寥寥無幾,呈現較為嚴重的續航能力不足,從5月到6月網絡電影整體表現比較疲軟。
而從6月24日至6月27日,也就是端午節期間,網絡電影迎來一次小爆發。期間多部電影與觀眾見面,其中由青年演員彭禺厶主演的新片《奇門相術》,該片一登場就登頂了榜首,並且它的首日開畫還刷新了最近幾月來的新高,首日開畫分帳票房就大賣了261萬元,付費觀影高達104萬人次,這個成績是今年最賣座之一,也是史上最高開畫之一。
除了《奇門相術》表現優異之外,《機械畫皮》等影片票房也表現喜人,就拿《機械畫皮》來說,該片目前上映3天,票房累計已經突破400萬,累計觀影人次173.7萬,遠遠超過同類影片,取得較好的票房成績。此外,科幻片《大狂蜂:起源》以及奇幻電影《鎮魂法師2》等影片也在持續發力,給今年端午節網絡電影注入活力。
《灰燼重生》表現不如預期
在端午節同期上線的網絡電影中,有一部院轉網電影也引起很多人的關注。6月25日,由羅晉、聶遠主演的電影《灰燼重生》在網絡平臺播出。《灰燼重生》這部電影其實早在2017年就已經完成,原名《追·蹤》,當年平遙國際電影展上已經獲得好評無數。但由於種種原因,院線一直未上映,再加上今年電影院一直未開門,所以6月25日影片選擇網絡播放。
《灰燼重生》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由列夫託爾斯泰的小說《復活》引出了兩個筆友的故事。因為是院轉網電影,再加上有羅晉、聶遠兩位人氣演員主演,因此影片一經定檔備受期待。從當前觀眾觀影效果來看,雖然目前影片票房分帳並未公布,但是從全網熱度來看,該影片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但如果把《灰燼重生》歸為一部網絡電影的話,那這部影片的風格性明確,也算是鶴立雞群的。但是,須知,這部電影作品是報送了國內外不少電影節的。若是按著院線電影或者更為高級的電影節作品的標準去看待《灰燼重生》的話,它更像是一部無病亂呻吟的作品,目前《灰燼重生》豆瓣評分在6.1分,勉強維持在評分及格線上。
網大豆瓣評分何時能及格?
如果說去年此時的影視寒冬導致資方更傾向於選擇船小好調頭的網絡電影,橫店劇組轉變為以網絡電影為主,那麼今年「雲觀影」剛好為網絡電影帶來了難得的消化機會。近年來的政策都指向了為網絡電影去除泡沫,去蕪存菁的方向:去年2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升級的通知》,要求由視頻平臺統一備案轉變為片方自主備案。
網絡電影業內還有一種聲音是,主創者希望院線電影的進入能夠引發鯰魚效應,抬高門檻。既然大家都被稱為網絡電影了,在同一個維度競爭,那麼希望可以擠掉一些泡沫和爛片,產出更好的內容,去掉網絡電影身上『Low』的標籤。雖然今年網絡電影確實迎來一波爆發,但是在市場票房火熱的同時,網絡電影幾乎很少有豆瓣評分在及格線上的作品。
一部網絡大電影的影響力,除了播放量和票房分帳之外,還有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評判標準,那就是豆瓣評分。在端午節上映的幾部影片中,雖然《鎮魂法師2》《奇門相術》《機械畫皮》《大狂蜂:起源》等影片尚未有豆瓣評分,但是從觀眾評論,多數都是一星兩星,只有院轉網電影《灰燼重生》難能可貴地突破了6.1分。雖然網絡電影主流受眾大多數並非豆瓣用戶,審美取向不盡一致。但網絡電影仍未迎來一部類似《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網劇行業的裡程碑意義作品。
除此之外,從豆瓣標記也能反映出網絡電影未能出圈的問題,在最近的幾部影片中大多數標記想看、看過人數均為幾百人,對比《唐人街探案》系列影片幾十萬的熱度,確實不盡人意。再加上在網絡電影中一直取得佳績的青年演員彭禺厶基本只有業內知曉,這也就說明網絡電影仍然處在尷尬地位。因此,對於未來網絡電影市場來說,破圈仍是需要持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