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覺中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31歲的小紫國慶節期間入住海滄一酒店,晚上突發腹痛伴噁心、有排便感,她以為歇歇便好,但症狀越來越嚴重,於是趕往醫院就診,醫生實施腹腔鏡手術探查,確診小紫是右側卵巢黃體破裂,出血已達1000毫升。
黃體破裂這個詞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陌生,但近年來,因黃體破裂而緊急就醫的報導並不少。黃體破裂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北京婦產醫院婦科醫生唐世倩表示,黃體破裂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症之一,多發生在月經前一周,高發人群為14歲-30歲的年輕女性。黃體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壁很薄比較脆弱。月經前一周黃體生長發育達到最高峰,直徑可達2-3釐米,極個別達到8-10釐米,黃體個頭越大,表面張力越大,越容易發生破裂,如果這個時候,女性腹部受到撞擊或者劇烈運動,用力咳嗽、用力排便等因素,均可能引起黃體破裂。
哪些情況可導致黃體破裂?
1、自行破裂
正常情況下,黃體內會有少量出血,出血太多就可能自發性破裂。
2、腹壓升高
當女性腹部受到撞擊、跌扑以及劇烈跳躍、奔跑之後,腹腔內壓力會突然升高,使成熟黃體發生破裂。有些女生甚至在用力咳嗽、解大便時也可能發生黃體破裂。
黃體破裂有哪些症狀?
主要表現為腹痛、內出血,與另一個婦科急腹症宮外孕相似。假如這兩個症狀出現在月經周期後期,應考慮黃體破裂。黃體發生破裂後引發的腹痛是固定一側且有持續性。當出血量較多時,血液刺激直腸,還可能出現想拉大便的感覺。隨著出血增多,可能出現口渴乏力、頭暈頭痛,手腳發冷,甚至造成大出血導致暈厥休克,威脅生命。
發生黃體破裂怎麼辦?
患者本身情況尚可且生命體徵平穩,可以選擇保守治療,藥物止血、預防感染就可以了。如果病人凝血功能不好,出血量多,則需要手術治療。其實大多數人都可能經歷黃體破裂,只不過症狀輕微、出血較少,黃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長好了。最後唐世倩提醒,月經前一周是黃體破裂高發期,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自我保護,儘量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新京報記者 劉旭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