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受央視邀請,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前往北京星光影視園,參加「銀河之聲——2021新年童聲合唱特別節目」的錄製,演唱原創抗疫歌曲《每一個名字》。
來自甘肅臨夏黃河三峽童聲合唱團的三名小團員也與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一道「放歌央視「。她們與瀋陽的小夥伴兒相識,來源於2018年、2019年夏天,兩次參加瀋陽日報社、東北大學、瀋陽音樂學院主辦的音樂教育扶貧行動,「真的很想念大家!更開心的是,我們又一同登上了這麼大的舞臺!「
贊!瀋陽日報社扶貧教育行動有擔當
「銀河之聲——2021新年童聲合唱特別節目」是央視少兒頻道第一次採用合唱作為大型節日慶典節目的核心藝術形式。節目組導演王娣介紹,節目在設計之初就融入了抗疫元素,希望藉由一部童聲作品表達對白衣天使的敬意。在網上尋找了諸多相關主題曲後,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演唱的《每一個名字》讓他們眼前一亮!
王娣此前還專門帶隊到瀋陽觀看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排練和表演,「孩子們的狀態特別好,合唱團還配備了專業的指揮、鋼琴伴奏、舞蹈老師,我們導演組一致認可並決定:邀請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參加央視節目錄製。」
在與團長浴輝交談過程中,王娣更是深入了解到瀋陽日報社連續三年對甘肅臨夏黃河三峽童聲合唱團和花兒與少年童聲合唱團的音樂教育扶貧行動,以及成立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務工子女班的公益行動。瀋陽日報社此次還邀請了三位來自臨夏合唱團的團員代表,與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一同來北京參加「銀河之聲」的錄製。王娣盛讚瀋陽日報社的責任和擔當,「瀋陽日報社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實現音樂夢,為他們打開一扇感受美的藝術之窗,讓人敬佩。」
贊!甘肅合唱兒童代表勇敢追夢
作為甘肅臨夏黃河三峽童聲合唱團的代表,崔雲蒙、尤雁訪、梁沁玲12月14日下午才與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北京匯合。因為長時間飛行,她們都出現了耳鳴的現象,但踏入酒店,就看到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用熱烈的掌聲迎接自己,她們的疲憊瞬間一掃而空,「小夥伴兒們還是那麼熱情!一年多沒見了,但我們之間一點兒也沒有疏遠。」
從左至右:梁沁玲、尤雁訪、崔雲蒙
一個月前,崔雲蒙得知自己能和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一同演唱《每一個名字》,心情非常激動。今年3月,《每一個名字》通過在帥正客戶端進行「雲發布」,崔雲蒙聽到後自個兒在家就練起來了,這首歌裡她最喜歡的歌詞是「血脈相通枝枝相連,每個人的付出才有樹高千尺」,「沒想到我也能登臺演唱這首歌!」一聽說要來北京,尤雁訪形容自己「蹦得三尺高」,「我太高興了,又能見到浴團長、老師和團裡的小夥伴兒了!」來北京的前一晚,梁沁玲興奮得甚至一宿沒睡著。
此前,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老師利用「雲教學」的方式,指導三位甘肅小團員排練。三個甘肅小團員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只要有空就在家練習,連吃飯的時候也在回憶舞蹈動作。合排時,她們迅速進入狀態,得到了舞蹈老師易美含的連連稱讚。
贊!「希望你們多多參與央視的節目」
來到錄製演播廳,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表現出了超強的紀律性,其他合唱團隊的老師也不禁為孩子們豎起了大拇指。
此次錄製一共進行了近3個小時。團員們不僅要情緒飽滿地完成作品的演唱,更要以豐富的舞臺形象來展示歌曲。為了令舞臺的觀賞效果達到最佳,合唱團還根據導演組的要求,臨時變換隊形、動作,但他們很快適應、調整,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展現出合唱團的風採,超強的配合度、精彩的表現力,得到了導演組工作人員的點讚,「這群孩子非常棒,真的太優秀了!希望你們多多參與央視的節目!」
演出結束後,孩子們一路歡歌回到酒店。來自遼寧瀋陽和甘肅臨夏兩地的孩子們紛紛拿出了日記本,記錄起他們的「北京故事」。小團員武文遙說,「這是我第一次跟團去外地演出,這次演出鍛鍊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收穫了友誼,增強了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懂得了感恩,感恩白衣天使、感恩合唱團、感恩所有為我們的美好生活默默奉獻的人!」崔雲蒙寫道:「央視的舞臺真漂亮!希望有一天我能登上更大舞臺。」
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團長浴輝表示,今後將持續加強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和臨夏州黃河三峽合唱團、花兒與少年童聲合唱團的互動交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兩地的孩子們同臺演出,讓孩子們在歌唱中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銀河之聲——2021新年童聲合唱特別節目」
計劃於 2020年12月31日晚
在總臺少兒頻道播出
帥正新聞、瀋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秒、劉新陽/文 王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