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賽前,聖安東尼奧馬刺5勝10負,勝率排名NBA倒數第9,西區倒數第三。
整個西部聯盟,只有金州勇士和波特蘭開拓者比他們更差。
金州勇士,克萊傷停,庫裡也傷停,王朝陣容不復存在,追夢-格林倒相對健康,但他的功能,團隊防守,反擊組織,陣地戰持球組織,在進攻溢出的時候,是極為重要的,但在進攻貧乏時,就仿佛黑木耳離開了木頭,很快就乾癟了。
進攻無以為繼,拼防守的意義何在?沒有充足的進攻天賦,誰來扣響扳機,射出格林裝上膛的炮彈?而格林自己,很顯然的是,他的個人進攻是完全崩壞了的。
波特蘭開拓者,核心還在,利拉德和麥科勒姆雙槍火力依舊不可小覷。
但前場,原來是邁耶斯-倫納德、法努克-阿米奴、莫裡斯-哈克裡斯、埃文-特納(他實際上近年來是個控球側翼的角色,但亦有前場球員的功用)、傑克-萊曼。
現在呢,準新幫手胡德,新幫手哈桑-懷特塞德,新新幫手卡梅隆-安東尼,馬裡奧-海佐尼亞、肯特-貝茲莫爾、安東尼-託利弗,這都是今年夏天才搞來的鋒線。
原來的前場,是不咋地。但這一番換新,就好像把家裡用過幾年的桌椅、茶几、電器全換了。
換的什麼呢?二手市場上淘了真皮的沙發、核桃木的書櫃、海爾智家的小家電,東西倒也不算差,但未必就立即趁手好用,更鬧心的是,原本熟悉的擺設,可以指哪打哪,現在你要找本《甜瓜食用指南》,都得翻箱倒櫃,舊物事兒與新容器,清的歸天,濁的歸地,都沒理順呢,整個一混沌初開。
以上,這倆隊,一個被傷病搞垮了,一個陷於大換血的混亂中。
而馬刺?一沒嚴重的傷病,而核心乃至大部分輪換陣容基本穩定,怎麼就潰不成軍了呢?
今天咱就來找找這個原因。
戰術上,不必說了,如果這世間,有三個戰術大師,波波維奇一定是其中之一,如果只有一個, 波波維奇一定是那個唯一。
戰術層面,沒必要講。那就講戰略層面上的。
第一、陣容變動還是有影響的。
主要輪換中,交易走了戴維斯-貝爾坦斯,作為補充,馬刺從貝爾坦斯的三方交易中先籤後換帶回了德馬雷-卡羅爾,又籤約了自由球員馬庫斯-莫裡斯,後來被放了鴿子,於是備選方案籤約了特雷-萊爾斯。
他們還得到了兩個新秀,一個是19順位的克羅埃西亞前鋒盧卡-薩馬尼奇,一個是29順位的攻擊型後衛凱爾登-詹森。
貝爾坦斯很重要,他上個賽季成為NBA最好的大個子射手之一,這賽季在奇才,三分命中率高達52%,場均能得到12.9分。
而卡羅爾所能提供的,尚不及上賽季的康寧漢姆,他幾乎掉出了輪換,而馬刺給他開出的合同是3年2065萬,第三年部分保障。
特雷-萊爾斯因為有空間內線的屬性,情況好一點,但也不過場均4分7籃板,投進0.7個三分而已。如果不是馬刺的空間環境實在太糟糕,我不覺得他能撈到接近20分鐘的出場時間。
至於兩個首輪新秀,至今還一場未打,這也是馬刺的傳統了,新人,先在發展聯盟練級一年再說,懷特、默裡都是這麼過來的。
總結一下,就是,貝爾坦斯的作用,這四個補充加一起也替代不了,簡單的加減法,就是明顯的戰力損失。
第二,空間黑洞太多了。
僅僅走一個貝爾坦斯,損失一個空間點,通常也不至於糟糕如斯,譬如湖人,嚴格說,也就丹尼-格林一個高水準三分手,不一樣天下第一。
聖安東尼奧馬刺,目前陣中,至少還有兩個高水準射手:拜恩-福布斯帕蒂-米爾斯場均分別能以38.7%和42.5%的命中率投進2.7個和2.1個三分。
但除此之外呢?
馬克-貝裡內利倒也是個聲名在外的射手,但目前處於回藍狀態中,三分命中率只有28.3%。
魯迪-蓋伊暫時是球隊三分第三好的,場均投進一個,命中率30%。
阿德也去投三分了,低位殺器為了遷就不會投籃的後場去投三分,恩比德就是現成的例子嘛,效果能好到哪裡去。
德裡克-懷特的空位三分極為穩健,但只是作為一個戰術終結點。
而懷特把核心首發後衛讓位給德章泰-默裡,默裡就像兩年前的懷特,三分機會沒有嘛!
博爾特爾作為護框中鋒,一個三分沒投,一個三分沒進。而馬刺的10人輪換裡,還有一個人和博爾特爾一樣,都是一個三分沒進過。
誰呢?馬刺的頭號得分手,德瑪爾-德羅贊。
德羅贊,嗨,中近距離,無可挑剔。但全聯盟,還有哪個球隊的頭號後場攻擊手,賽程過了七分之一了,一個三分也沒投中?
沒有吧!呃,本-西蒙斯。但也沒人把西蒙斯當攻擊手了,人家現在是類似於追夢-格林的組織、防守、反擊發起定位。
兩個一流射手,福布斯和米爾斯,帶不動8個空間黑洞,如此而已。
雄鹿本賽季,射手群手感也是集體下滑,印象中,沒有一個投出米爾斯這種水準的,但此時此刻,他們和凱爾特人並列東部第一勝率,人家可一個空間黑洞都沒有。
機槍是沒什麼準頭,但往外線一站,無限火力突突,好像也不必太在乎準頭。
相形之下,馬刺是兩個狙擊手的火力配置,玩堡壘守護,漫山遍野都是喪屍,狙擊點射哪忙得過來啊!
於是,各位,馬刺整體的三分命中率35.1%,排名聯盟第16,就這配置,很講究了。但場均只能投中8.9個三分,聯盟倒數第一。
他們與馬賽克隊和鵜鶘隊,場均三分命中數的差距是6。18分啊!你得多投9個中投才補得回來!
第三,防守崩盤了。
這一點,很莫名其妙。
默裡回來了,最好的外圍防守者之一回來了,馬刺卻打出了聯盟倒數第三的防守。
我琢磨了下,有兩個關鍵。
1、對球施壓不夠。
馬刺場均搶斷7次,聯盟倒數第八,場均蓋帽4.8次,聯盟倒數第13。
默裡是搶斷好手,懷特也是,但這兩位沒法同時呆在場上,尤其是德羅贊也在的時候,所以,到現在,懷特基本上是替補出場,出場時間也大不如去年。
那就沒法發揮雙後衛的強力施壓。
至於蓋帽,阿德場均1.9次,拼盡全力打出生涯最高賽季,但馬刺的禁區,場均讓對手打出了67.5%的命中率,聯盟最高。
「我家大門常打開,歡迎你進來……」
何以至此呢?防守是系統工程,當需要一個職業生涯進攻強於防守、防守水準勉強平均線以上的內線攻擊手去拼命補位的時候,就說明馬刺的外圍太能漏人了。
德羅贊偶爾能靈光一現,多數時候是漏勺級,又30歲了。帕蒂-米爾斯則31歲了,也近乎漏勺級。拜恩-福布斯?你會覺得馬克-貝裡內利或者JJ-雷迪克防守好嗎?福布斯和他們是一類人。
2、三分防守?
馬刺是漏底角三分最厲害的球隊之一,馬刺是三分防守最差的球隊之一,這簡直和雄鹿如出一轍。
兩隊的防守策略有相似之處,但效果不盡相同。
相似的,收縮護框,保護籃板,底角依賴補位,防擋拆,依靠後衛追擊,但靠快速移動形成弧頂局部2防1,則類似湖人。
但打出來,卻是阿德速度快過洛佩茲,但尺寸、臂展略不及,且沒有4號位機動怪配合,他沒法安心地蹲坑,而一旦他遠離籃下,則護框就看天吃飯。
至於底角三分補位,默裡和蓋伊去補,還好一些,米爾斯、德羅贊、福布斯去補,基本上和不補沒啥區別。
弱側補位這事兒,是要兼具鷹擊之勢與猿猱之長的。米爾斯、德羅贊、福布斯,相比字母怪,有啥?
卡羅爾倒是可以一試,但這位爺,實際上一離開老鷹,就不是優質3D的水準了,這麼一生,最輝煌的也就老鷹60勝那一年。
以上,馬刺屢戰屢敗,最簡單的一條邏輯,就是,你的三分投得不咋地,你的三分防的更不咋地。
逆潮流也不是不能打,湖人這賽季就挺逆潮流的,節奏慢,三分差。但人好歹佔一頭,三分防得也好,且人家的前場優勢是傲視群雄的存在。
馬刺呢,前場除了阿德這個既當爹又當媽的強點,真正的優勢在後場,然,後場又是一群桃花源中人。
哪位問,馬刺這次徹底完了嗎?那倒未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沒準波波維奇過幾天又變出神奇的魔法來了。
但你要問我,什麼魔法,怎麼個解法?我倒也知道。你也知道。來個3D,或者來個4號位機動好的,衝擊季後賽也不難,但問題是,從哪來?
所以啊,馬刺也許終究會像過去一樣過回正常日子,但這一次,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麻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