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達沙宣,剪過頭髮的人都需要紀念他,美發界的傳奇。
1928年,維達·沙宣出生在英國倫敦東區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父親在他很小時就拋棄了他們母子,後來沙宣甚至在孤兒院過了很多年。他投身美發行業源於母親的一個夢,夢見他拿著剪刀給別人剪頭髮。於是沙宣就這樣開始了學習美發。
剪過頭髮的就應該知道他,人生傳奇勵志,感情曲折坎坷。
沙宣的傳奇不僅來自於美發時尚界的成績,也來自他的感情經歷。沙宣一生有四次婚姻,雖然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下了4個孩子,最後一任一直陪她到生命終點。但沙宣最難忘的還是與初戀情人普蘭達的傳奇戀情。
14歲沙宣在教堂裡和普蘭達相遇並且一見傾心。普蘭達的父親支持納粹組織,而沙宣當時已經參加了反納粹的43集團,後來在一次會議中沙宣他們被普蘭達支持的納粹組織包圍。沙宣認為是知道他們情況的普蘭達告的秘。
直到若干年後他參加沙宣在德國的美髮沙龍開業時遇到了普蘭達的妹妹,才知道當初的一切都是普蘭達的父親一手導演的。普蘭達被父親逼著嫁給了一個德國貴族,那個人知道了普蘭達和沙宣有過一段戀情後就不斷折磨她,還讓她患上了毒癮。
沙宣知道真相後沒有猶豫就和普蘭達生活在一起,每天推著她散步,兩人一起回憶過去美好的時光。一個月後普蘭達因為肺癌晚期離開了人世。
沙宣的經歷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許只有在電影中才能看到。從沙宣的經歷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堅強、刻苦與重感情。雖然說他一生經歷了四段婚姻,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內心對感情的專注執著。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與真愛擦家而過的痛楚。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接受現實,不得不承認要活下去,就要假裝忘記一些本來忘不掉的感情。婚姻可能是生活中的一種需要,其實天生濫情的人很少,大多數人是被生活推著走了一步又一步。在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一顆從一而終的心,只不過現實的牽引真的不是個人所能左右的。
肯定有的人會說沙宣很濫情,不同意把注重感情的標籤給他貼上。然而好多事就怕設身處地去想,假如我們是沙宣,我們能做得比他好嗎?這樣一想恐怕好多人就能認可沙宣的做法,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還做不到他做的。
還有就是人需要活下去,活下去就需要好多物質的外在,但這些物質的外在和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還是有很多相背離的地方。可是沒辦法,在大多數的時光裡我們只能隱藏自己內心的那份最真的情感,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的夾縫裡沒有時間、精力和能力去把內心真正釋放。
就像沙宣這樣的傳奇勵志者,就像沙宣這樣的成功者也依然不能完全按照內心的想法去行動,去生活。
但是雖然是這樣殘酷,也並不是說沒有一點溫暖。一切都是個過程,有太多事沒辦法天長地久,無論多弄偉大的人也逃不過自然規律。不過曾經的溫暖肯定會永遠溫暖我們內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和淡化。
這些溫暖會在我們人生遇到問題和挫折時跳出來給我們溫度和力量,告訴我們一切都會好起來,告訴我們美好一直與我們同在,只不過是現在和美好暫時在路上失散而已。只要內心的感動還在,與美好和幸福的導航就會正確開啟,沿著它的指引就會和美好重逢。
沙宣是個傳奇的勵志人物,他的成就不僅在於在美發和時尚界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更在於向我們展示了一種不屈不饒,勇往向前的人生。
當我們去美髮店剪出一個滿意的髮型的時候,別忘了一位拿著剪子剪自己極致人生的傳奇人物。
他就是維達沙宣。
歡迎關注江丞情感傾聽。我願傾聽每個人內心情感發出的聲音,然後再表達給更多的人,也許您能從中獲得人生的借鑑。今日話題:您覺得摯愛離開人世後還能不能再接受新的感情?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傾聽,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