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開暴跌謎團之前,宏叔帶您一起先回顧一下比特幣最近一輪價格瘋漲的過程。
今年3月,比特幣在創下4583美元的價格新低之後,比特幣便以一路飆升的漲勢,重回公眾視野開啟了一波連續數月的瘋漲行情。
在全球資本市場一片哀鴻的2020年,比特幣的行情可謂牛氣沖天。
2020年年初至今比特幣的漲幅高達約140%,讓人不得不重拾2017年的那一輪比特幣短暫繁榮的記憶。
2017年,比特幣是首次超過19000美元。而本月25日,也就是閃崩前一天,比特幣幣值再度逼近歷史最高位,在19000美元附近震蕩。
而就在比特幣以銳不可當的漲勢重新點亮幣圈希望之時,11月26日,比特幣價格突然遭遇閃崩,一度跌近3000美元,觸及16227美元,價格跳水暴跌逾14%,創出8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本次暴跌使得其在今年的漲幅降至約140%,為今年3月來表現最差的交易日之一。目前比特幣在17000美元附近震蕩。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半年前
受比特幣閃崩影響,其他主流加密貨幣也開始跌跌不休。11月28日,主流加密貨幣幾乎全線下跌,其中,以太坊微跌1.19%,比特幣現金跌0.94%,萊特幣跌近2.05%。
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
據昨晚合約帝行情報告,過去24小時,加密貨幣合約市場全網總計爆倉3.14億美元,爆倉人數31536人。其中,比特幣爆倉金額達1.95億美元。
一時之間,幣圈風聲鶴唳,「崩盤」、「血洗」、「跑路」等均成了熱門詞。有人恐慌,打算立即割肉上岸。也有人躍躍欲試,打算趁機「攬炒」。
那麼,比特幣暴跌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來慢慢分析。
據市場消息顯示,美國當局上個月提交的降低跨境交易反洗錢(AML)門檻的提案,似乎支持了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正在迅速圍繞加密制定更多規則的假設。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和美聯儲的規則修改提案將把任何進入美國境外的加密或法幣轉帳的「反洗錢」合規門檻從3000美元降至250美元。
而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執行長布萊恩·阿姆斯特朗近日在社交媒體表示,他對美國將取締個人加密貨幣錢包的傳言感到擔憂。這則推特直接導致市場人士猜測,美國將加強對個人投資者存儲加密貨幣的監管,是暴跌加劇的催化劑。(高度懷疑這哥們是故意的)
其實,從過往的漲跌來看,在之前的牛市中,加密貨幣也出現過數次20%甚至更多的回調。導致比特幣快速上漲有一部分原因是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導致市場避險資金大舉湧入造成的。避險資金獲利了結後選擇離場實屬正常。
一些專家由此得出結論:畢竟比特幣已經是總市值過3100億美元的大牛了,隨著時間的增長,市場對其的流動性依賴也會更強,輕易崩不了盤。
前高盛高管、Real Vision創始人Raoul Pal認為,比特幣價格到2021年11月可能達到15萬美元,這是最保守的估計。由於目前有大量機構資金流入比特幣市場,比特幣甚至可能達到25萬美元。
加密貨幣貸款平臺Nexo執行長Antoni Trenchev預測,比特幣將在2020年底達到歷史新高,「數字黃金這一說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如果比特幣僅佔黃金總市值的10%,比特幣將很快達到50000美元。」
但宏叔個人以為,比特幣雖然是非主權虛擬貨幣,是去中心化的數位化資產,但它歸根結底是要受到各國監管部門政策影響的。如果比特幣受到嚴格的反洗錢(AML)監管,將不僅會降低持有比特幣的吸引力,而且其交易成本也會大大提高,必然會嚴重影響它的流動性。而流動性變弱,就將是比特幣信仰真正崩潰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