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土豆」內特-羅賓遜,NBA球迷絕不會陌生。雖然,籃球生涯中絕非真正的球星,可他憑藉1米75的身高卻三奪扣籃大賽冠軍的經歷,被很多人所牢記。
退役後,大多數時候,媒體版面上已很少再看到他的名字。然而最近,小土豆卻再次回歸人們的視野,但這一次,他吸引眼球卻不再是靠籃球技藝了,這一次,他將以拳擊手的身份站上舞臺中央,在36歲本命年,小土豆打算給外界一個驚喜且全新的亮相。
根據報導,今年11月28號,兩位傳奇拳王邁克-泰森和小羅伊-瓊斯約定了一場復出對戰。這場比賽,吸引了全美體育界的目光。而小土豆也會以拳手的身份參與其中,他將在墊場賽中出戰,對陣的則是網紅拳手傑克-保羅。
也許,在很多人眼中,小土豆只是玩票,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他所做的事情只是為了一時的關注度,為了「掙快錢」,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在譁眾取寵。因為他的對手,本身就是一個在社交媒體上有千萬粉絲的網紅。可是,對於種種的輕視和質疑,小土豆卻並不認同。
為了準備這次比賽,小土豆向著名的拳擊教練弗朗西斯科-雷耶斯拜師,起初,對於這樣的請求,雷耶斯是拒絕的,「首堂實戰課,他被打得很慘,如果換成其他人,他們都不會再來了,但羅賓遜卻在休整之後,再次來找我,希望我指導他。」
小土豆不服輸的態度把雷耶斯說服了,於是,在之後9個月時間裡,羅賓遜開始了系統性的拳擊訓練,他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爬起來慢跑10公裡,到傍晚,還會接受雷耶斯的高強度實戰練習,一周六天,從不間斷……而這種密度和強度的訓練,甚至是小土豆整個籃球生涯裡都不曾經歷過的。
在接受採訪時,羅賓遜坦言,「對於36歲的人來說,這並不容易,過去我也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訓練。」歲月的確在小土豆身上留下了印記,他無法再像年輕時那樣迅速的恢復,迅速的進入高強度節奏中,但歲月卻沒有消磨小土豆的意志。
雖然,在NBA這個圈子裡,從來就不缺少轉型的優秀範例。比如有些球星在退役後可以投資當老闆、有些可以帶隊當教練、有些成了球隊的總經理,有些成為了電視臺和網絡上的名嘴。但其實,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說,退役之後的選擇遠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多……一些球員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逐漸迷失,甚至有的人因為理財不善,生活放蕩,混到了淪落街頭的悲慘境地。
和多數球員一樣,內特-羅賓遜起初並不打算離開自己心愛的籃球運動。2015-2016賽季,小土豆曾與鵜鶘籤下一份10天短合同,但那也是他最後一份NBA合同了。之後,他遠走海外,又回歸美國。可無論在義大利、以色列、委內瑞拉、黎巴嫩,還是NBA發展聯盟,他都再也沒能有過出彩表現。後來,小土豆在BIG3三人籃球聯賽徵戰了一段時間。此外,利用在籃球圈人脈,他在歐文的電影《德魯大叔》裡出演了一個角色。可即便不願承認,在他面前,籃球生涯的大門還是徐徐關閉了。
後來,小土豆突發奇想,準備改打橄欖球,為此,他去西雅圖海鷹隊試訓過,卻也沒了下文。他還與好友卡洛斯-布澤爾合作了服裝品牌,可直到這次拳擊賽的機會出現,他才又重新找回了對運動的熱愛,重新紮身其中,重新有了想做出點成績的動力。
一名NBA球員轉行其他運動項目,難度是可想可知的。但此前,也並非沒有成功先例。一年前,昔日火箭球員蔡斯-巴丁格就給出了不同答案,他在離開NBA後,改打沙灘排球,去年,他與隊友搭檔拿到美國沙灘排球職業聯賽(AVP)的冠軍,並將自己的目標瞄準了奧運會。
談到自己的轉行,巴丁格曾感概萬千,「當我決定終止一項一生都在做的運動,這很艱難……籃球永遠是我的初戀……但當我切換到沙灘排球時,我的目標變成了奧運會……我知道這將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可這卻是我的終極目標。」
如今,36歲的小土豆選擇了一條同樣艱難的道路,也許,在他的前方將是荊棘密布、步履難行。可是,小土豆卻懷揣著希望和勇氣,他想試一試,「很多人質疑我,也有人認為我肯定會輸,但是我想證明,我要成為職業拳手。而我確實也重新認識了自己……從小到大我一直受到質疑和輕視,但我只是想證明,我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喜愛的事情。」小土豆氣定神閒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