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詩系列《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小學生必背古詩

2020-12-23 騰訊網

古詩誦讀

----------▽▽▽▽▽▽▽▽-----------

古詩解析

注釋

四時:四季。

耘田:鋤地。

績麻:把麻搓成繩,搓麻繩。

兒:男人(農夫)。

女:女人(農婦)。

各當家:每人都負有專責,獨當一面。

童孫:幼童。

供:從事參與。

傍:靠近。

譯文

白天鋤地,夜晚搓麻,

農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種田織布之事,

卻也學著大人在桑樹陰下種瓜。

----------▽▽▽▽▽▽▽▽-----------

創作背景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

古詩賞析

賞析

這首詩描寫農村初夏時節生活中的一個場景。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績」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幹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宛如鄉村生活的長幅畫卷。本篇是其中 的一首。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緻的描繪,熱情地讚頌了農民緊張繁 忙的勞動生活。首句用晝和夜對比,向我們展開一幅鄉村男女耕田、績 麻,日夜忙碌的圖景。後兩句生動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的情形,流露出詩人對兒童的喜愛。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語言通俗淺顯,沒有刻意追求的痕跡,文筆清新輕巧,流暢 自然,猶如一幅生動的農村風俗長卷,充溢著江南農村濃鬱的鄉土氣息。

----------▽▽▽▽▽▽▽▽-----------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範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遊、楊萬裡、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

----------▽▽▽▽▽▽▽▽-----------

古詩集錦

----------▽▽▽▽▽▽▽▽-----------

相關焦點

  • 古詩鑑賞與寫作:讀《四時田園雜興》學如何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
    四時田園風光,自是難忘。如何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呢?以宋代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為例。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通過題目小括號裡邊的內容,我們知道《四時田園雜興》是一組詩,描寫的是四季農村田園生活風光。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是五年級下冊第一課的選做題,細讀同學們的作品之後,發現還有個別同學改寫的不到位,決定再次就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
  • 《四時田園雜興》、《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村居》教學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1.認真聽讀古詩,解決生字問題,初步感知古詩的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情景。2.自由朗讀三首古詩:出示朗讀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斷句。(3)你指我讀,鞏固運用。三、學習《四時田園雜興》1.出示詩歌。反覆讀,將詩讀通順、讀流利,讀出一定的節奏和韻律。2.朗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說一說你感受到的風景。
  • 部編版四語文下《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及板書附作業必背古詩百首
    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教學過程:一、複習,理解詩題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範成大的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請同學們齊背。請一位同學講一講古詩詞的大意?(略)二、導入新課、初讀古詩《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過渡語)同學們學習掌握得不錯,老師想考考大家,《小池》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誰能背誦給大家聽一聽?1、學生背誦《小池》、楊萬裡。2、板書課題。
  • 圖說圖解自學成才:五年級下冊語文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五年級下冊語文四時田園雜興的圖說圖解!沒有老師也能自學哦!你發現了嗎?古詩的學習步驟也就在這張圖裡哦!情景圖。首先來了解認識一下作者!解決掉生字詞,讀準字音!多音字重點掌握!讀準字音!「晝」字識記方法。「晝」字的書寫指導。再理解記憶一下古詞今意。這樣你就能隨心應手的做個小小古詩翻譯家了。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別董大(其一)》
    各位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別董大(其一)》。這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的作品。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
  • 老師帶你玩兒古詩(三)——選自必背古詩
    背古詩狀態: 翻書:馬冬梅。 合書:馬什麼梅? 翻書:馬冬梅。 合書:什麼冬梅? 翻書:馬冬梅。 合書:馬冬什麼?家長崩潰到昏厥,學生無奈到想哭,老師只能是哭笑不得。學古詩不能逼著學生埋頭苦背,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背古詩,不止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打擊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趣味學習勢在必行,老師帶領大家一首一首玩兒古詩。1.《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 一點學詩:童真最動人——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有感
    一次讀書,從「抽絲剝繭」一詞受到啟發:若把一首詩詞當作詩人吐「思」結成的「繭」,選取一點作為切口,引我們深入汲取詩人的思想精華,不失為一種學詩妙法,於是有了這「一點學詩」系列。《四時田園雜興》其實是組詩。按時間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共五組,每組12首,共計60首。描寫了一年四季田園中的不同景象。
  •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初中三年及必備練習之一!眾所周知,古詩文默寫是語文考試中一道必考題,就連中考也不例外。初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共有128篇,而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題考試範圍也是這128篇古詩文。如果初一、初二的時候背誦默寫不到位的為,初三總複習的時候就會加重記憶量。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的難度雖不大,但是題型在變化,以前常出現的填空式默寫,如今換成了理解性默寫。雖然會偏向古詩文中的名句進行考察,但是默寫過程錯一個字,也會進行扣分。
  • 讀古詩系列《春日》小學生必背古詩
    古詩誦讀 ----------▽▽▽▽▽▽▽▽----------- 古詩解析 注釋
  • 古詩文閱讀丟分嚴重?別讓「古詩文」成為孩子成績「死穴」!
    在我以往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成績的經驗中,分析學生語文試卷時,古詩文丟分的情況確實非常嚴重。最嚴重的的莫過於課外文言文閱讀。我曾問過幾位學生,是不是因為古詩文重點字詞註解沒有掌握好?是不是不能完整理解古詩文的含義?學生回答都有,就算老師在上課時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了,課後也很容易忘,背了之後忘,忘了又背,古詩文學習堪憂!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看」字到底該怎麼讀?(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四節 古詩詞中的「看」字到底該怎麼讀?話說在去年的中華詩詞大會上,有網友問「『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而有人認為「看」如果不在句尾,那就隨便讀,這其實也是不對的,還需要通過平仄判斷。我大體比較了一下,按照古詩平仄,多數詩詞裡的「看」都讀平聲。比如下面五首詩詞中的看都讀(kān),之所以一下舉了五首例子,是為了順便糾正一下一些人錯誤的讀音,因為我敢說大多數人都是讀錯的。
  • 初中語文:古詩文中考必背知識點總結,孩子一定用得上!
    初中三年,語文要學習很多的古詩文,差不多一百多篇,佔所有選篇的52.5%,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除課程標準推薦的誦讀篇目外,增加若干經典名篇。選文多含義雋永,易於誦讀,要求學生多背誦。在考試的時候,古詩文一般考的是古詩詞默寫,有些時候也會考一些古詩文本身的寓意之類的,難度一般不會太高。因此,學生們在做古詩文類型的題是,一定要避免不出錯,畢竟這種題已經相當於是送分題了。古詩詞鑑賞不單是中考的保留題型,而且隨著傳統文化地位的提升,這類題型越來越重要,考查的形式越來越活。
  • 在古詩中一起讀懂勤儉美德
    相信很多人都通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接受過節約糧食的教育。今天跟隨教育小微,通過更多古詩,一起感受糧食生產的不易,領悟勤儉節約的道理——農忙在古詩中感受農人的忙碌1《新晴野望》【唐】王維新晴原野曠, 極目無氛垢。
  • 當古詩遇上思維導圖,開啟大腦潛能,再不怕孩子記不住古詩了
    1、為什麼要學古詩一提起為什麼要讀古詩,就總會想到網上看到的那些段子。這是一套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全書一共三本,分別是《思維導圖學古詩·四季風光》篇、《思維導圖學古詩·山水田園》篇、《思維導圖學古詩·記事抒懷》篇,把每一首古詩都化作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可以在圖畫中發現古詩的美,同時也能通過思維導圖的引導,明白古詩背後的意象組合之美、語言組織之妙。
  • 孩子不願意背古詩,試試林志穎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古詩
    教育孩子背誦古詩是近年來育兒的流行趨勢,很多家長都希望能通過背誦古詩詞鍛鍊孩子。背誦古詩詞的確能讓孩子產生許多好處的。我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的網絡視頻,有很多的家長都樂於去展示自己娃的「表演」,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5歲的孩子在背古詩的時候,被家人視頻錄下來發到網絡平臺與觀眾分享.孩子的表現真正地給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背詩難,難於上青天。」
  • 教育部發布1-12年級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208篇(完整版)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中小學階段所有需要背誦的古詩文,整理如下。其中,1~6年級(75篇) ,7~9年級(61篇),10~12年級(72篇)。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2020年一場疫情,讓無數家長和小朋友們不得不「愉快」地待在家裡,度過了半年多的時光。……應該不怎麼愉快吧,至少對於我家那個單元1樓的小朋友和她媽媽來說不怎麼愉快。不管在家裡待多久,該上的學還是要上的,所以,該背的古詩也還是要背的。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入讀清華的武亦姝就是最好的答案
    奪冠那年武亦姝才16歲,正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讀高一,最開始並不被看好,因為一同比賽的還有陳更、彭敏這種北京大學在讀或已經畢業的高手參賽。所以說,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入讀清華的武亦姝就已經是最好的答案了。因為從小背古詩,這3個「隱形的好處」完全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對於語文、歷史成績的提升教育部對中小學生語文教材改革,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 四時田園雜興宋代範成大,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楊萬裡詩文化藝術解讀
    導讀:時田園雜興宋代範成大,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楊萬裡,詩文化藝術解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宋代範成大原文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為什麼學生時代,要普及詩詞呢?就是中華傳統語言美,語言簡練,內涵深刻,所表達的是不一樣的情趣,不一樣的內涵。這是中華萬代子孫要繼承的語言文筆知識內涵。文章原創中華古典詩詞領域研究藝術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 教育部新版:初中語文64篇必背古詩文,列印貼牆背,考試1分不扣
    教育部新版:初高中語文64篇必背古詩文,列印貼牆背,考試1分不扣!隨著教育的改革,語文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而在語文的考試中,也新增了大量的古詩文和文言文考點。而且所佔的分值比例還比較大,這也就是說,以後想要在語文的考試中拿到高分,除了要牢牢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熟記和理解大量的古詩文和文言文。古詩文默寫是中小學生的必考內容,也是最經典的題型,在以往的考試中,一般都會出現10-20道古詩詞默寫題,而近幾年來,對古詩文考察力度還在加大,如果同學們平時不注重積累和總結,那麼在語文的考試中就會丟分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