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會「仿生」家族聚集,老鷹一飛沖天,水母遊動自如

2021-01-11 北晚新視覺網

今天,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迎來了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後的第一個清晨。不到9點,榮昌東街已經堵得水洩不通,與它相連的宏大南路聚集了大批參觀者,大家一齊湧向西門與南門,去會一會展館內的上百名「機器人朋友」。

記者上午探館發現,外形模仿生物並具備生物工作性能的仿生機器人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同時,不少服務機器人也迎來了與觀眾之間的高頻互動。2017年的機器人大會上,一款可愛的水母機器人被一名好奇的熊孩子拉拽誤傷,沒能完成最後的演出,而這次小朋友們又將有機會與可愛的智能「水母」重聚。

老鷹機器人一飛沖天

拉動拉杆,推下油門,隨著遙控器上的兩下操作,一隻翼展2米的「老鷹」在D館上空徐徐飛過。「這個機器人就像一隻真的老鷹那麼拉風!」一名五六歲的小朋友喊道。

原來,這款名為馭風者的仿生機器人是通過模仿自然界大型鳥類製作而成,機身相當於一張課桌大小,重量不到600g,飛行速度可達每秒7米。馭風者的每扇翅膀可以擁有兩個或三個自由度,以增加機器人本身的靈活度。通過模仿鳥類飛行時翅膀的拍打姿態,機器人可以在飛行中利用上升氣流作為助力使自身前進、盤旋和滑翔,貼近大型鳥類尾巴的轉彎功能,還可以通過尾翼控制轉向。

「自然界有些鳥類可以不吃不喝8天8夜連續飛行一萬多公裡不停歇,有些鳥類可以停留在空中3個月不落地,而馭風者可以根據氣流情況選擇動力飛行或無動力滑翔。」蜂虎科技創始人蔡毓一邊操作遙控器一邊告訴記者,這款機器人可以用於航拍、隱蔽偵查、影視道具、教育娛樂等領域。

水母機器人遊動自如

上午10點整,費斯託公司展臺前聚集了不少觀眾,大伙兒都是衝著仿生機器人表演而來。展區一角的水箱裡,幾可亂真的仿生水母機器人正上下遊動,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拍照。「這款機器人最大的難點是模仿水母柔性的律動,而通過成功模仿這種柔性動作,可以將其運用到其他機器人的抓取作業中。」費斯託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費斯託公司是自動化、氣動等產品供應商,公司研發仿生機器人,主要通過模仿各類生物的活動特點,提取其中要素,為多種機械、機器人等提供零部件和相關技術。目前,公司已經模仿蝴蝶、海鷗、水母、獅子等200餘種生物研發機器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我們都研發了仿生機器人。」相關負責人笑著說。

參展4年,由於每次都會帶來仿生機器人,費斯託展臺一直是機器人大會人氣最高的展區之一,深受小朋友觀眾的喜愛。今年,費斯託公司特地帶來了水母機器人的升級版,另外還帶來了仿生機器人教育學習包,並提供現場購買服務。學習包內的材料可以組裝仿生魚、仿生象鼻、仿生變色龍舌頭三種仿生機器人,組裝後通過網頁進行操控,仿生魚可以在水中遊動,變色龍舌頭可以伸縮模仿捕食昆蟲狀態等。

服務機器人高頻互動

作為歷次機器人大會的主角之一,服務類機器人大多在B展館匯聚。

「嗨,P-care!」一句簡單的喚醒,這款叫P-care的機器人就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盛飯、端託盤、拿刀叉勺筷,還能識別路障,走到準確的位置。中瑞福寧的項目總監蘇培立向記者介紹到,P-care高1.5米,兩隻胳膊就像人一樣靈活,可以做許多服務類工作,同時還能在非接觸狀態下定時採集傳感器信息,診斷人體狀況,與人進行語義交互,擁有多項國內外專利技術,主要應用於養老服務。

在優必選企業展區,一排身著56個民族服飾的小機器人「悟空」格外引人關注。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款「悟空」機器人是企業新研發的教育陪伴類機器人,小巧的外形格外適合小朋友。這個小玩伴有多聰明?它可以朗讀繪本、識別萬物、播放音樂、回答百科問題、中英實時互譯等。通過專屬APP,「悟空」還可實現遠程看護、遠程通話、AI圖形編程等功能。

北京機器人企業突破400家

2015年,機器人大會首度造訪京城。此後,每年大會如約而至,帶給北京市民科技感十足的機器人盛宴。而在這場熱鬧炫酷的大會背後,是北京機器人產業的加速誕生和聚集。

近年來,本市相繼出臺《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智能裝備產業的指導意見》《北京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圖》等政策,為機器人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機器人產業發展成效顯著。2018年,全市機器人企業數量400餘家,其中生產製造企業50餘家,全產業收入達到100億元左右。

比經濟數字更加亮眼的是北京在機器人產業上的創新能力。坐擁清華、北理工、北航、中科院自動化所等國內知名的機器人重點科研院所,北京還同時聚集了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機器感知與智能等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開發的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智能倉儲機器人等已開始在行業內落地應用。

「目前,北京在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以及關鍵零部件領域形成了獨特的領先優勢。」市經信局局長王剛表示,天智航、柏恵維康、華科精準成為全國僅有的三家獲得國家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許可證的機器人企業;遨博已研製出國內首款具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輕型協作機器人。

王剛介紹,當前市經信局正制定《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構建醫療健康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4+1」產業發展格局,激活工業、民生、公共安全3大應用市場,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創新和應用示範高地。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殷呈悅 趙語涵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圓滿收官
    京東數科可穿戴仿生手在會上,京東數科展示的自主研發的可穿戴仿生手,是京東機器人家族的最新成員,其實屬於外骨骼機器人。它綜合運用了仿生學、機械電子、材料學、生物醫學和信息技術,在機器人家族中外形最為靈巧,其擁有 15個靈活的關節,可快速實現多關節協同控制,輕鬆實現精細操作。
  • 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漢王仿生撲翼鳥新品亮相,「這是什麼新物種?」
    10月13日是萬眾期待的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第一天,作為機器人界的「奧林匹克」,新銳產品集中亮相,業界大咖齊聚一堂。從技術突破到應用探索,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全面加速發展,先進的人工智慧應用正在走向全球消費者。
  • 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漢王仿生撲翼鳥新品亮相,"這是什麼新物種?"
    10月13日是萬眾期待的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第一天,作為機器人界的"奧林匹克",新銳產品集中亮相,業界大咖齊聚一堂。從技術突破到應用探索,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全面加速發展,先進的人工智慧應用正在走向全球消費者。
  • 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漢王仿生撲翼鳥新品亮相 「這是什麼新物種?」
    10月13日是萬眾期待的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第一天,作為機器人界的「奧林匹克」,新銳產品集中亮相,業界大咖齊聚一堂。從技術突破到應用探索,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全面加速發展,先進的人工智慧應用正在走向全球消費者。
  • 水母的創新啟示與應用
    2015年,法國科學家研究出利用水母中提取的水母粘液捕獲納米粒子的技術[1],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研究人員則利用這一技術,研製出一種水母粘液過濾器,可以將塑料微粒從水中去除,實現海水和微塑料的分離[2],也許不久的將來水母會成為人類消除白色汙染的功臣。燕子低飛要下雨,蟬鳴雨中天將晴;青蛙叫、大雨到,泥鰍靜、天氣晴,……。
  • 「熊孩子」拽壞機器人大會展品!沒道歉就和家長走了?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於8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由論壇、博覽會、機器人大賽三大板塊組成,全球機器人行業領先企業攜上千件尖端展品亮相。TechWeb小編也來到了會展中心,看到機器人領域相關技術層面,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勢,不過在產品端,尤其是消費級產品上,整體而言進步有限。
  • 仿生機器人分為哪幾類_仿生機器人研究現狀
    ,又可以將機器人分為水下仿生機器人,空中仿生機器人和地面仿生機器人。類人機器人的研究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比如說機構學,材料學,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通訊技術等等。   仿生機器人研究現狀   仿生機器人的出現很好地體現了仿生應用的理念。
  • 【專題】中國機器人大賽&RoboCup中國賽賽項宣傳——四足仿生機器人
    一、賽項簡介中國機器人大賽四足仿生機器人項目,目的在於引導參賽隊研究、設計具有優秀硬體與軟體系統的四足仿生機器人,特別是在仿生機構設計、關節驅動設計、感知運動規劃等關鍵技術方面的研究;培養參賽隊員的硬體設計能力、編程能力、算法設計能力以及任務規劃與優化能力,考查參賽機器人的運動性能、機動性能、運動協調性、穩定性、圖像識別以及複雜地形適應能力
  • 【中國機器人峰會】仿生機器人奠基人Mark Cutkosky確認出席峰會
    一輪輪「人機大戰」將「機器人未來是否會超越人類」的討論推向高峰。很多人因此也愈發擔憂。而很早就從事於機器人觸覺研究的Mark Cutkosky則表示這份擔心是多餘的,因為人類擁有精密而完善的觸覺,短期內機器人難以趕超。
  •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竟是最早的仿生機器人,來看看多超前
    到了現代社會,伴隨著仿生機器人的出現,很多研究者都表示,原來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研究出「仿生機器人」了。仿生機器人是如何出現的?研究資料顯示:最早的仿生機器人,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初,也就是說,距今不過是30年左右的時間,當時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團隊模擬蟑螂的習性,製造出了一批昆蟲機器人。後來進入到21世紀,人類的科學技術迎來了飛速發展,仿生機器人也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動物被模仿,比方說美國科學家研究出了模擬禿鷹的仿生機器人,這種「機器鳥」竟然可以餵食幼鳥。
  • 日本女性仿生機器人誕生,外觀與真人無異,甚至還能「生孩子」?
    很多人可能會問,這個所謂的仿生機器人有什麼特點呢?與真人相比之下又有哪些差異呢?甚至有些已經體驗過女性仿生機器人的男性表示:比現實裡的女友還要好,這又是為何呢? 這一切全是因機器人腦部的智能晶片所帶來的,這種仿生機器人在日本已經被當作是「伴侶機器人」了,其目的便是為了能夠解決當前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可以為眾多的單身男性們提供「伴侶」服務。如果你以為這個仿生機器人就只有這些特點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這5個特點將是最大「亮點」。
  • 漢王仿生撲翼鳥Go Go Bird1000亮相上海玩博會,與萌娃共享仿生AI...
    (原標題:漢王仿生撲翼鳥Go Go Bird1000亮相上海玩博會,與萌娃共享仿生AI盛宴!)
  • 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十大「硬核」瞬間
    回首2019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不負韶華,砥礪前行,最終碩果纍纍。大會的每一份成就都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在這歲末年初之際,就讓我們共同重溫大會十大最「硬核」瞬間!1/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盛大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開幕式。
  • 亦莊「機」密|精彩搶先報,TA們將亮相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一)
    千龍網綜合報導 8月15日至19日,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開幕。相聚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預見機器人,感知未來!作為全球最高機器人領域盛會,這裡將群英薈萃、群賢畢至、群機鼎沸!為期3天的論壇將匯聚來自美、俄、德、日、加、韓、以等國300多位業界頂尖專家和企業領袖展開巔峰對話;來自16個國家的專業選手將在世界機器人大賽上「華山論劍」;而本次大會的絕對主角——來自15個國家的各種前沿、炫酷的機器人,也將閃耀登場。
  • 另起爐灶:超脫仿生範疇的軍事仿生技術
    木牛流馬終成真:從「大狗」機器人說起 在這樣的瘋狂背景下,用電子元件「等價替代」動物的身體結構,造出能和動物一樣行動奔跑的仿生機器人,也不再是無法實現的天方夜譚——短短十幾年時間裡,波士頓動力就已經從笨重的「大狗」軍用四足機器人發展出ATLAS人形機器人、SPOT小型四足機器人、更小的SPOT「迷你」,體積越發縮小,但功能卻越發接近智能生物。
  •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酷炫展品搶先亮相
    科技風暴來襲,一場機器人的總動員正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展開!就在8月,2017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席捲而來,送上一場迎接未來的盛宴!8月23日-27日,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將在北京盛大舉行,眾多高科技展品攜著炫酷之風,蓄勢待發!屆時,100多家國內外頂尖企業的最尖端產品將齊齊亮相展會,為你打造炎炎夏日裡的酷爽盛會!
  • 塗裝機器人!仿生馬桶塗層!這些黑科技你見過沒?
    阿克蘇諾貝爾——塗裝機器人阿克蘇諾貝爾日前與法國早期創業公司Les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開發一種能夠在室內牆壁上工作的塗裝機器人。該技術將幫助塗裝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時使工作環境更安全。目前正在建造第一臺機器人,並將其運送到在英國的deco組織中,以在實驗室控制的環境中進行測試。
  • 《底特律:變人》開啟AI之旅,仿生機器人與人類大戰一觸即發
    01《底特律:變人》開啟AI之旅,仿生機器人與人類大戰一觸即發《底特律:變人》原版名稱為《Detroit:Become這一遊戲將互動式的不同選擇發揮到極致,它完美的場景、流暢的仿生人對話,真實人物的表情與動作捕捉,細膩的原聲帶、背景音,不愧被稱為大製作,可以使玩家更能身臨其境地進行沉浸式遊戲體驗,在所有故事的發展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選項提供給玩家,玩家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遊戲中的故事發展,使AI角色不斷擁有人類的情感與性格,從而產生更加複雜的自我意識,而玩家的每個選擇,也都有極大可能會威脅到玩家所操控的仿生人物角色的生命
  • 【中國機器人峰會】仿生機器人之父Mark:從生物學中學習製造機器人
    我們峰會的主題就是要理解下一代的機器人,特別是下一代的製造機器人。其中有一點,我想說服大家的就是我們看一下下一代的機器人,機器人其實是超越工廠,進入到我們家裡,進到我們車裡。我們會發現,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教育。從生物學當中可以學到很多,動物非常擅長對這種不確定性有很好的反映,特別是對周邊確定環境,我們可以從動物當中學到很多。
  • 隆多加盟老鷹,新賽季隆指導助特雷楊,一飛沖天?
    根據美媒最新消息,湖人總冠軍控衛隆多正式加盟老鷹隊,合同為期2年1500萬美元,這標誌著新一代鷹王18屆的首輪5號籤下特雷-楊迎來了賽場導師,老鷹隊新賽季能否一飛沖天?倫多和戴維斯鵜鶘時代現在已經進入老鷹時代,隆多還是那個隆多,特雷楊比霍樂迪有更強的攻擊能力,而且球隊內線還有大前鋒約翰-科林斯和中鋒克林特-卡佩拉,他們新賽季有無限的機會殺入季後賽,隆多的賽場智慧和組織能力能夠很好的梳理進攻,盤活球隊,樣只需要進攻,可以說老鷹在新賽季有足夠的機會殺入季後賽,甚至在遇到球風不同的對手時,也有可能殺入半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