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都會以為小編腦子瓦特了,不是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嗎? 我也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瓦特小的時候,看見爐子上壺裡的水沸騰了。蒸汽把壺蓋頂了起來,瓦特從中受到啟發,長大後發明了蒸汽機,成為著名的發明家。好像說得有點簡單了,但其實蒸汽機並不是瓦特發明的,當然他對於蒸汽機的發展是具有重大貢獻的。
要說是蒸汽頂起壺蓋的故事,還真有這麼個人,他是法國的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他也是受這個事件的啟發,製作了第一臺蒸汽機的工作模型。
第一臺利用於蒸汽機原理造出來的、有實用價值的是蒸汽提水機,由薩弗裡在1698年研製成功的,他將一個蛋形容器先充滿蒸汽,然後關閉進氣閥,在容器外噴淋冷水進行冷卻,使容器內由於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此時,打開進水閥,礦井底的水就會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經水管吸入容器中。
後來,紐科門及其助手卡利在1705年發明了大氣式蒸汽機,用來驅動獨立的提水泵,如下圖所示。
紐科門蒸汽機將蒸汽引入汽缸後閥門被關閉,然後冷水撒入汽缸,蒸汽凝結時造成真空,活塞另一面的空氣推動活塞,這樣蒸汽機的活塞就可以進行反覆運動了,但是,這種蒸汽機的熱效率很低,這主要是由於蒸汽進入氣缸時,在剛被水冷卻過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損失掉大量熱量。
1957年的時候,瓦特到拉斯格大學當實驗員,專門製作和修理教學儀器。1763年的這麼一天,有人送到大學裡的一臺蒸汽機要瓦特負責修理,然後瓦特就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瓦特一生對蒸汽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在這呢,我認為最重要的發明主要就是下面兩個。
首先是瓦特改進了紐科門蒸汽機的效率問題,即具有分離冷凝器的蒸汽機,原理如下圖所示,使得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後來,他又把直線往復運動轉換為了旋轉運動,但這個時候的蒸汽機,應該還是沒有辦法大規模應用,原因是這個時候的蒸汽機很容易出現不可控的現象。比如,煤加多,造成飛車等。
因此,後來瓦特又發明了下面的結構。
不知道大家從動圖上能不能看清楚,咱們先來看一下下面這張圖的原理。
比如,當蒸汽機速度過快時,飛錘的轉速也會增加,然後就抬高套筒,經過槓桿後,使得閥門下降,蒸汽進氣量減小後,蒸汽機的轉速就會下降。其實學過自動控制的應該都懂,這是負反饋的原理,一會兒我們舉個例子來講什麼是負反饋,經此改進後,蒸汽機可以進行速度控制了,也就是可以實現一個相對穩定的輸出速度,然後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就正式拉開序幕了。
簡單聊下負反饋,很多人可能會說,我沒學過自動控制,我不懂負反饋,其實不然,每個人每天其實都有負反饋的事兒發生,比如吃飯,你吃一口飯,從統計學上來講,一定是這一口不如上一口好吃,直到你感覺飯難吃到吃不吃均可,你就不吃了,如果是正反饋,每次都是下一口更好吃,那麼多少人可能都會撐到,健胃消食片可能也就更火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喜歡我的文章的,歡迎大家點讚、轉發和評論,並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