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常德市桃源縣公安局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同步發出一條題為「桃源警方鍥而不捨抓獲潛逃27年的命案逃犯」的消息,看到這條消息,已經退休多年的原桃源縣公安局副局長李嶽忠長籲了一口氣:這個追逃接力終於結束了!他的思緒不由得回到27年前的那個秋夜。
小村突發命案
1993年10月18日晚9時,桃源縣公安局刑偵隊民警們的BP機同時收到一個「歸隊」的數字代碼。大家明白是發了大案,不約而同從各處趕到刑偵隊。時任刑偵隊長的李嶽忠就一句話:陬市鎮戴家口命案。說罷,大家擠上一輛邊三輪摩託車和兩張兩輪摩託車,向陬市方向飛馳而去,在派出所民警的指引下,來到現場。
現場在一個農家屋場,有很多群眾圍觀。死者躺在一個竹涼床上,其家人呼天搶地哭得十分悽慘。先期趕到現場的派出所所長向李嶽忠簡單地通報了情況:當晚8時左右,村民熊某和戴某等人在一起打跑鬍子娛樂,兩人發生糾紛爭吵繼而扭打,熊某拿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戴某刺傷後逃走,戴某在送往醫院的路上死亡。戴某死亡後,群眾才想起報警,派出所民警已經分頭開展了工作。
案情並不複雜,作案對象很明確,眼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立即找到熊某。案發地東臨常德市區、北連漆河鎮、南接桃源縣城、西與浯溪河鄉一條白洋河阻隔。李嶽忠迅速做了部署:除技術人員、法醫現場勘查和屍檢外,其餘民警和村、組幹部、群眾分成多個小組,在熊某及其親友家可能落腳的場所分頭查找,並在陬市車站、碼頭及通往周邊鄉鎮路口設卡守候,前線指揮部設在村裡。
第二天天未亮,各小組報告沒有發現熊某的蹤跡,但是,查明熊某出逃時,身上有兩百多元錢,分析搭車出逃的可能性最大。一夜未睡的民警又擴大了搜索範圍,帶上熟悉的群眾趁早趕到漆河汽車站、常德汽車北站、桃源汽車站等地守候。白天民警各自調查守卡,晚上各組負責人回來碰頭,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沒有交通工具有的就搭乘班車或騎自行車,聯繫不便就打公共電話或給BP機發代碼。幾天後,刑警們帶回一些與熊某相關的物品,從村裡撤了回來。不久,專案組也解散了,但追逃工作並沒有結束,民警向周邊發出了協查,布下了眼線,一有線索立馬組織力量調查。
追逃成了接力
桃源刑偵的口號就是:命案必破!兇手不到案,表示案子沒有破。李嶽忠把該案作為必破命案列為刑偵隊長主抓案件,同時將熊某記錄在逃犯登記冊。被提拔為公安局副局長後,他心裡還是牽掛著這個案子,他對接任的刑偵隊長說:「這個追逃重任就落在你頭上了!」他還經常參與該案追逃工作的討論研究。
星轉鬥移,刑偵隊更名為刑事偵查大隊,刑警和派出所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追逃接力一棒又送一棒,從單打獨鬥的追逃到全國聯網的網上追逃及全國統一的追逃清查行動和「清網行動」,從傳統的走訪調查到各項新技術的應用……當年參與辦案的民警大都退休了,個別的還離開人世,李嶽忠沒有想到,追捕熊某這個接力歷時27年,到第七棒上才結束。
2012年1月,陳富清接任陬市派出所所長。前任所長辦理移交時,拿出一疊關於熊某的材料對他說:「這個人逃了近20年,但願在你手裡把這個案子了結。」陳富清看到材料上歷任所長的工作籤字和民警的工作記錄,特別是在上一年的「清網行動」中,派出所就聯合刑偵大隊在東南沿海多處地方展開了調查。他感到這疊材料很沉重,第二天,就和鎮政府幹部來到受害者家中走訪看望,了解相關情況。
對民警的來訪,戴某的妻子陳某顯得很冷淡,畢竟家中的頂梁柱倒了,陳某將一對年幼的兒女拉扯長大,經受了太多的委屈和艱辛,每次抱著希望卻得到了失望。陳富清理解她的心情,由於和自己同一個姓,陳富清「陳姐」前「陳姐」後的稱呼她,讓她心裡稍微好受了一些。在陳富清的帶領下,陬市派出所每年都要為此做大量工作,然而,進展不大,這一晃又是八年。
2020年1月,陳富清調任刑偵大隊長,他把派出所那疊加厚了的材料又鄭重地交給繼任者,同時又從上任刑偵大隊長手中接過那份逃犯登記冊,熊某的名字赫然擺在首頁。他發現,刑警追捕熊某的接力棒傳到自己時,已經到了第七棒。
新的刑事技術讓追逃不再接力
陳富清發現刑警為了追逃下了大力:每一名逃犯都落實一名局領導負責,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抓捕熊某的責任領導就是分管刑偵的局領導,責任單位就是刑偵大隊。
提起追捕熊某,「老刑偵」劉漢炎有說不完的故事:他憑著一股激情,有遠到新疆的調查,不管赤日炎炎,戈壁荒漠,也有到雲南邊境的走訪,不顧連綿春雨溼透衣背,東南沿海更是跑成了槽,可以說是走遍了天南海北,自己也從一名小青年變成快要退休的半老頭,頭頂烏髮脫落得都沒有幾根了。
讓陳富清欣慰的是,近一些年來,桃源刑警憑著命案不破不休的決心,攻堅克難的精神,依靠新的刑事技術,不僅保持13年現行命案全破的記錄,之前的一些命積案逃犯也陸續被抓回,熊某的去向也有了一些眉目。
2019年底,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璇把新推廣的一門刑事技術用到命案積案逃犯的追捕上,其中,對熊某就篩查出近10個疑點很高的對象,其中一個就是湖北松滋的袁某。但如何最終確認需要落地調查及相關特徵比對。就在刑警整理好相關資料和法律文書準備去相關省份調查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外調受阻。
疫情形勢剛有所緩解,張璇和負責命案偵破的副大隊長黃昌輝就帶上相關材料,奔赴全國各地,對這10名對象逐一展開調查,儘管一次次失望,但是,他們沒有放棄。7月26日,兩人來到湖北松滋市,對第八個嫌疑對象袁某展開調查,得到了兄弟單位的全力配合。當地派出所民警看了圖片,聽完介紹就說:「哦,袁醫生吶,我認識,就在附近。」黃昌輝和張璇心裡一涼:憑熊某不高的文化不可能當得了醫生!不過,派出所民警接下來的話又讓兩人燃起了希望:「袁醫生是從某省遷過來的,開的是針灸館。」原來,袁某1995年從西部某省遷到湖北松滋,並在此成家立業,一直從事針灸行業,很少外出。
當天上午,黃昌輝就和張璇跟著當地派出所民警一道來到袁某針灸館「調查遷入人口信息」了。看袁某臉部輪廓和出逃前的熊某十分相似;聽袁某和派出所民警的對話,黃昌輝和張璇還是聽出了陬市鎮上街的口音,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袁某的疑點迅速上升!民警提取了袁某相關物證,飛速送往常德市公安局刑科所檢測,同時「請」袁某到派出所配合調查。當天下午6時,檢測結果出來:此袁某和彼熊某是同一個人!這時,參與「調查」了多半天未做聲的黃昌輝和張璇用桃源陬市口音發聲了:「我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公安局民警,知道千裡迢迢來找你是為何事嗎?」沉默了片刻,袁某(此刻應該叫熊某)長嘆了一口氣說:「我全交待。」
當晚,獲悉熊某落網,歷任刑偵大隊長和一些參與案件辦理和追逃的民警紛紛打電話核實祝賀。陳富清也將熊某的名字從逃犯登記冊中劃掉,標誌這個27年的追逃接力結束。(融媒體記者:邱琪 通訊員: 塗定平 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