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京東堅持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推動扶貧工作。憑藉自身供應鏈、物流、技術、金融以及營銷推廣等優勢能力,充分發揮資源整合能力,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和論證,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造血式扶貧」方法論,並樹立了多個行業範本。
早在2012年,京東就上線「扶貧特產館」,挖掘、推廣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並打造「產地IP」。截至目前,京東平臺的扶貧特產館共有288家,覆蓋全國31個以上的省級區域,成為地方農產品重要的推廣和銷售渠道。
以靜寧蘋果為例。2018年11月,靜寧扶貧館上線,京東從電商運營培訓、物流渠道建設、營銷資源位等多個維度對靜寧蘋果銷售進行全方位幫扶。上線10個月,靜寧扶貧館線上成交額近1000萬,共售出靜寧蘋果及其他農產品超15萬件,帶動超過5000多個貧困戶加入產業扶貧聯合體,人均增收達8000元以上。
京東深入全產業鏈,打造跑步雞、飛翔鴿、遊水鴨、遊水魚、跑山豬等多個極具特色的扶貧助農明星項目,形成「海陸空」式立體扶貧模式,並成功複製到全國各地。截至目前,相關項目覆蓋全國1/3省份,年銷售5000萬元,年複合增長180%,累計帶動4000貧困戶就業。
以京東2016年在河北武邑縣落地的「扶貧跑步雞」項目為例,京東跑步雞在業界率先使用了區塊鏈溯源及雞腳環等物聯網技術,對於跑步雞160天的全養殖周期進行監測,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對於養殖過程進行追溯,保證產品的綠色、健康。「跑夠100萬步」才上市成為京東跑步雞的網紅標籤,在京東平臺上經常被一搶而空。
跑步雞項目扶貧分紅收益涉及武邑縣6個鄉鎮,114個貧困村,已經累計幫扶1600戶,在2018年幫助當地實現全面脫貧;之後,「跑步雞」還在貴州施秉縣實現複製,每年平均幫扶貧困戶490戶。
截止2019年,京東幫助全國832個貧困縣上線商品超300萬種,實現銷售額超500億元,直接帶動7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僅京東生鮮生鮮業務開設的貧困縣扶貧特產館就破200家,覆蓋全國25個以上的省級區域,成為地方農產品重要的推廣和銷售渠道。
今年疫情以來,京東率先開通「全國農產品綠色通道」,發布全平臺、全渠道助農舉措,並特別推出湖北品牌和商家扶持措施,投入全平臺資源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在整個疫情期間,京東生鮮累計收到3000多條滯銷信息,舉辦了超1.6萬場助農直播,幫助28.7萬噸生鮮產品解決了銷路難的問題。
4月1日,京東發起「買光湖北貨」大促專場,眾多扶貧農產品參與上線,京東傾注千萬級資源和流量,為扶貧助農產品打造了消費專場。上線當日,湖北洪湖的蓮藕就賣斷了貨;恩施小土豆2小時就突破了5000單,直接被賣空下架。4月8日,京東宣布與湖北省政府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等7大舉措扶持湖北生鮮農產品上行。
對於京東來說,「扶貧助農」是長期戰略。正如京東集團副總裁、7FRESH業務部負責人王敬所說,「在扶貧助農方面,京東具有天然的供應鏈優勢能力。我們不僅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驅動,同時更要利用優勢,迅速整合多維度資源,幫助貧困地區產地農企、農戶打通鄉村農業各環節的實際問題,最終為全民小康做出貢獻。」
京東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從扶貧產業帶建設,到推進消費扶貧,京東聯動全平臺資源,為推動我國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做出重要貢獻,並為全國消費者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生活水平,成為人民生活水平和激活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橋梁。
如今,2020年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即將到來。在助農扶貧方面,今年618期間,京東超市推出了史上「最強直播團」——百大縣長「不間斷」直播,為消費者「安利好物」;同時,京東生鮮也在京東618期間發起「京心助農」項目,全面提升售前質控、售後服務標準,並為「京心助農」落地專屬頁面,打通農產品上行的全渠道入口。在這一疫情後最大的消費釋放節點如何讓扶貧助農產品爆發出強勢聲量,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