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剛畢業的應屆生不想考公或者進事業單位,想在企業中大展身手,然而,工作一段時間後,現實說明,還是公職好,工作時間穩定,最重要的是除了工資之外還有其他補貼和額外收入,6月開始實施新公務員法後,公務員鐵飯碗更鐵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公務員除工資外,還有哪些收入。
1.公積金
對於那些剛入職的公務員來說,公積金一般是在1200元上下,具體算法:公積金=工資總額*12%,其實就是總薪資的百分之十二,一般是單位和個人各繳一半。當然了,其他福利也類似,都是根據工資的相應基數而來,相比那些在工廠或企業工作的人來說,公務員的基數要高一些,一般私企公積金都是按照最低標準來繳納的,一般可能就幾百塊。
2.各類補助
比如車補、餐補等等,每個地區不同,補助的金額也不一,而且有的單位有,有的單位沒有。科員的車補是每月450元,科級幹部每月650元,正處級1050元,一般來說都是級別越高,補助越高。
3.年終獎
年終獎是很多人都期待的,公務員也不例外。只是公務員的年終獎相對更多,具體數額和當地的經濟水平,單位性質都有關係。
4.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最近才比較火熱的一種形式,單位繳納一部分錢,個人繳納一部分,退休的時候才可以領取,實際上就是補充養老險。雖然暫時拿不到,但是退休過後,每個月的退休金就足以讓很多年輕在職員工羨慕了。
5.加班補助
新《公務員法》對涉及養老、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制度做出相應改革,對公務員工資、加班補助進行了明確表述,公務員不僅可以享受年終獎,也可以享受國家規定的各種津貼補貼。可以按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的,應當享受相應的補休或者按國家規定給予補助。
公務員穩定而有規律的工作節奏和休息時間是很多人所羨慕的,看完這些,你知道老一輩為什麼強烈推薦子女考公了吧,你們覺得公務員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