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東洋證券杯第一階段馬李雙雄戰成1比1平,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同時也使得第二階段的決戰愈加刺激。
20天後,第二階段戰役依然在首爾打響,韓國方面給予極大關注,韓國廣播公司、韓國有線圍棋電視臺現場直播比賽,韓國的三家通信公司通過與韓國棋院聯網的電腦向數十萬用戶同步傳送比賽進程,要知道那時還不是網際網路普及的時代。
中國代表團3月16日飛抵首爾,17日的午餐,馬曉春特意點了一碗參雞湯,寓意「勝棋」,這是他擅長的心理暗示。馬小對隨行記者透露,他在天王山的第三局中準備與李昌鎬進行持久戰,他意識到自己與李昌鎬的爭鬥將是長期的事情,只有在李昌鎬擅長的領域徹底擊垮他,才能在今後的較量中贏得心理上的主動權。
應該說,這確實體現出馬曉春過人的謀略,如果他的計劃大獲成功,必將成為棋史上的經典佳話。可是換一個角度看,這也要冒著很大的風險,畢竟當時的李昌鎬後半盤之紮實、強悍,已經令世界棋壇人人生畏。
在各種揣測、分析中,萬眾矚目的第三局打響,事後看,這盤棋是馬李爭霸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不僅是本次決戰的天王山,也堪稱馬曉春職業生涯浮沉的天王山。
第七屆東洋證券杯決賽五番勝負第三局
黑:馬曉春 九段
白:李昌鎬 七段
黑貼5目半
共227手
白半目勝
對局日期:1996年3月18日
對局地點:韓國首爾
以馬曉春的「平衡論」,前兩局戰平是最好的結果,他會在第三局傾盡全力。而李昌鎬在第二局被終結了東洋證券杯決賽六連勝後,也放下了包袱。前兩局兩人各下出一盤好棋,第三局看誰的狀態更好。
第一譜 1-50
第三局輪到馬曉春執黑,前兩局都是執白一方獲勝,但在當時的貼目制度下,大家還是覺得執黑更為有利一些。
這盤棋已經有許多職業高手進行過詳細的技術點評,老蕭棋力有限,就不在技術上過多糾結了,主要與大家一起回顧當時決戰的緊張氣氛。
進行到黑11,與第一局一模一樣,作為第一局勝方的李昌鎬自然沒有不滿,而馬曉春敢于堅持,說明他對自己第一局的布局還是認可的,同時這也是一種心理的較量,當時觀戰的韓國棋手對於馬曉春「偏向虎山行」的膽魄表示震驚。
白12一間低夾,李昌鎬率先變招了,第一局他走的是13位的小飛應。顯然,李昌鎬覺得馬小有新的研究,不願意落入對方的套路。
白16擋當時比較少見,到黑19的定型大致相當。
白24擋,李昌鎬也先拿住實地再說。
黑25碰,這是李昌鎬在第二局使用的手法,馬曉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黑27連扳,是馬曉春吸取了李昌鎬第二局斷之後不好補棋的教訓。
到黑33,雙方仍是各有所得,旗鼓相當。
白34尖,守角,黑35貼起是防止白棋在下方打入。
黑39、白40各自穩穩拆二,雙雄都是信心十足。
黑41立,馬曉春貫徹搶地的思路。
白44、46的交換有得有失,黑棋變厚,白48在左上角碰後,不敢輕易活角了。
第二譜 1-50(即51-100)
白2加強上方拆二,本身也很大。
黑3、5補強左上角,棋局完全呈現出比拼功力的格局,這也正是馬曉春期待的場面。
白6飛,此時最大。
黑7碰機敏。
黑11單扳或許還是先走12位扳定型為好,那樣白棋沒有了以後的二路夾,黑棋實地有利。
白12單退冷靜,李昌鎬對目數的敏感可見一斑。
黑13斷,繼續尋求便宜。
白14是必然的反擊。
黑15點角,白16硬吃,棋局頓起波瀾。
黑17衝時,中午封盤時間到,研究室中都認為下午在左下角必有一場惡戰。
下午續戰,白18是唯一硬殺黑棋的強手。
黑棋此時走12位擠可以做出劫活,但馬曉春判斷那樣並不便宜。
黑11擠在這裡!然後大方棄角,馬曉春的這一下法令觀戰棋手譁然。
事實證明,馬曉春這一構思完全可行,黑棋從外圍謀求一些利益,足以維持全局的平衡。
黑31如此穩健的補棋,可見馬曉春認為自己處於優勢,他判斷現在是黑棋盤面好7、8目的樣子。
白32壓是好點。
黑35扳是本局馬曉春第一步後悔的棋,應該走38位粘。
白38以下吃一子,李昌鎬非常機敏。
黑43忍耐補棋,這是目前最善之招。
白44飛,觀戰的韓國棋手認為白棋優勢,但客觀看現在全局是不相上下。
白46是此前留下的官子,馬曉春穩健應對。
白50圍空,官子大戰開始。
第三譜 1-50(即101-150)
黑1衝擊白棋,白2應對的有些軟弱,在6位跳出為好。
黑3以下的定型雖然各有所得,但黑棋稍稍得利。
黑17衝、19拐,馬曉春又一次局面略優。
白20是為了24的跳。
兩大頂尖高手的官子收束都非常出色,到白48堪稱滴水不漏。
黑49刺,白50壓一下。
第四譜 1-77(即151-227)
黑1應該先在2位擠,馬曉春勝利可期。
白2機敏,李昌鎬在細節處打亂馬小的節奏。
黑3以下改變策略,實際上還是該走18位。
白10飛入,李昌鎬爭勝的好棋!
到白22成為轉換,白棋稍稍得利。
黑23如走24位打吃,黑棋仍有望勝半目。
黑25是23時留下的手段。
李昌鎬多次打將,苦尋最佳次序。
但白54惡手,應該走55位接,如此白棋可勝半目。
可惜馬曉春沒有抓住機會,黑61扳是最後敗招,此時走68位逆收,最後黑棋可以打贏單劫,將勝半目!
白68先手走到,白76的最後1目歸於白棋,黑棋半目敗不可避免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局採用的是中國規則,黑77不粘單劫,還可以爭取粘劫收後,可惜東洋證券杯採用日韓規則,不存在粘劫收後的可能。
黑棋盤面5目終局……
嘔心瀝血的一盤棋,馬曉春在最後關頭不經意的失誤導致半目惜敗,這種打擊實在太大。賽後馬曉春癱倒在床上,連說:「我在國際大賽中從未犯過這樣的錯誤,真是百年不遇的災害啊!」
本局馬曉春敢於和李昌鎬大鬥官子,精神力令人欽佩。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終運氣還是站到了李昌鎬一邊。這盤棋得到韓國方面的高度評價,認為雙方都展現出了出神入化的技藝。
但再經典的棋譜也會有一位失敗者,越是下得漂亮,失敗越讓人難以承受。這一局對於馬曉春的打擊堪稱致命,他未能在李昌鎬最擅長的領域掀翻強敵,心魔已經無法遏制。如果最後是馬曉春半目勝,那可能會是李昌鎬滋生心魔吧……
天王山失守後,馬曉春未能緩過勁來,第四局執白的他早早走進李昌鎬的套路,草草敗北,1比3將東洋證券杯桂冠拱手讓出。
第七屆東洋證券杯決賽五番勝負第四局
黑:李昌鎬 七段
白:馬曉春 九段
黑貼5目半
共175手
黑中盤勝
對局日期:1996年3月20日
對局地點:韓國首爾
雙雄的第一次世界大賽決賽就此落幕,馬曉春第一次嘗到了世界大賽決賽失利的滋味,而李昌鎬三奪東洋證券杯,以三座金杯與恩師曹薰鉉並列為當時世界棋壇獲得世界冠軍最多的棋手,成為「世界第一人」之勢不可阻擋。
十天後,馬曉春在第十屆中日擂臺賽上擊敗日本擂主大竹英雄,成為終結者,似乎走出了東洋證券杯失利的陰影,但實際上他對於和李昌鎬的爭鬥已經沒有了最初的心氣。
當年,馬曉春又在富士通杯決賽上不敵李昌鎬,後來三星杯、LG杯決賽也都告負。第七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三局是馬曉春對李昌鎬十連敗的開端,也是馬曉春職業生涯由盛轉衰的開端。
如同首屆應氏杯決賽第四局聶衛平一點惜敗於曹薰鉉一樣,馬曉春也以最微小的差距輸掉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天王山……
那一刻的茫然失措永銘心底,那是中國圍棋日後稱霸世界的血淚城牆。
李昌鎬執白227手半目勝馬曉春
雙雄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