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越獄,擊穿的不是監獄高牆而是人性弱點

2021-02-19 好奇實驗室

撰稿 鄧璟

9月2日後半夜4點40分左右,黑龍江哈爾濱市延壽縣公安局看守所,三名犯人殺死一名看守所民警後,穿警服逃跑(新華社說未攜帶槍枝)。公安機關已經積極布控抓捕,並對每名逃犯懸賞10萬元緝拿。根據黑龍江警方通緝令,三名越獄逃犯分別是:

王大民,1979年生人,身高1米79,犯傷害致死罪,逃跑深藍色警用長袖,下身深色警褲;高玉倫,1964年生人,判死刑,身高1米82,逃跑淺藍色警用長袖,藍色警褲;李海偉,29歲,身高1米73,淺藍色半袖,犯故意殺人罪。

對於看守所和監獄而言,不發生非正常傷亡事件,不發生囚犯逃脫越獄事件,是不可逾越的一條安全底線。三名犯人今早從延壽縣公安局看守所逃脫,公安局和看守所相關領導肯定跑不掉,降職撤職鐵板釘釘,判刑也不是不可能——這有先例,也是後話。

大陸看守所的建築安全設計,一般是四周高牆、鐵絲網(甚至電網),高處有持槍崗哨,地面有數道門禁和多個民警把守,還有很多智能監控盯梢系統——一般來說,除非囚犯長翅膀,否則極難成功越獄——就算有翅膀,還要顧忌射向空中的子彈呢。

在我讀過、跟看守所和監獄內部人士探討的大量越獄事件中,成功的越獄擊穿的都不是監獄高牆,而是人性弱點。

比如,延壽縣公安局看守所三名囚犯越獄事件,根據警方現有通報,看守所管理人員至少有三個弱點被越獄者成功擊穿:

1. 後半夜4點40分,這是一個越獄犯精心挑選的時間點。這個點,人一般會精神鬆懈和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犯困打盹——看守所民警也是人——專門的夜班工作者也如此——我已經上夜班10年,凌晨5點多仍會進入「想睡」狀態。

2. 越獄囚犯共有三人。所有囚犯進入看守所(監獄)時,都會被告知越獄的後果——要麼越獄時被獄警開槍擊斃,要麼越獄未遂抓回來重判。過往案例和數據都表明,多數越獄者是亡命之徒——延壽三個越獄者,一個判死刑,一個犯傷害致死罪,一個犯故意殺人罪——都是對自己未來幾乎不抱希望者。此外,很多越獄者都是有預謀而非臨時起意,且是有組織的——單幹,這事對越獄來說難度實在太高了。然而,延壽縣公安局看守所管理人員,似乎對這些越獄者事前的越獄心理、準備和動態都不掌握,完全失守。

3. 在實踐中,絕大多數看守所(監獄)對死刑犯以及可能判死刑的犯人,都會嚴加管理和看守,一方面防止他們自殺自殘而死或在獄內再熱事端,另一方面就是防範他們破罐子破摔圖謀越獄。有一位縣級市公安局看守所所長、一位省級監獄的監獄長在私下聊天時都曾告訴我,在他們所在的看守所和監獄,死刑犯和重刑犯,要麼是單間收押(條件具備時),要麼是派至少兩名輕刑犯人(或涉嫌輕微犯罪的嫌疑人)安排在同一間進行監督看護——監督看護得好,這些輕刑犯人(或涉嫌輕微犯罪的嫌疑人)便算立功,可獲得減刑等優待。然而,延壽縣公安局看守所這次越獄事件,三名涉嫌重罪、重型的犯人,竟然可以在午夜4點多吹響「集結號」,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這些防線是如何被囚犯擊穿的,尚需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和披露,但越獄犯洞悉了看守所管理人員的人性弱點、監管漏洞並加以利用,成功越獄已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6級研究生吳廣明曾撰文分析看守所在押人員脫逃案有幾大類和幾個特點:

一是突發性。有一些在押人員,極端不適應看守所內失去自由的生活,往往採取逃避和對抗態度。其中一些青少年在押人員,知識貧乏、精神空虛,沒有正當職業,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極低,在社會上放蕩不羈,目無法紀。這類在押人員被羈押後對抗管教,無所顧忌,脫逃意向明顯,只要一有機會,就會付諸行動,使脫逃案件呈現出極強的突發性。

二是預謀性。看守所戒備森嚴,逃脫並不容易。有脫逃想法的在押人員往往長時間在觀察和創造脫逃的機會,他們有的利用提審、會見之機勘察逃跑路線,有的通過詢問屢次「進宮」的人員了解監管力量和監管設施裝備情況。他們在脫逃前對監控制度、值班民警的交接班規律、看守活動規律等了解得非常細,對脫逃時間、脫逃路線有很周密的預謀。

三是隱蔽性。隱蔽性是指看守所在押人員脫逃的時候採用秘密手段或方式,避開現代化監控儀器的監視,以實現脫逃的目的。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閉路電視、自動報警系統等先進警戒儀器的廣泛應用,警戒設施和防控能力得到空前加強。各地看守所在防止和控制脫逃案件發生上都積累了經驗,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堵塞了漏洞。這種動態的防控系統使脫逃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在現代監管條件下,多層防範體系的設置使衝撞脫逃失去了現實條件,因此,在押人員脫逃大多以隱蔽方式進行。

四是智能性。看守所在押人員創造或利用有利於脫逃的條件進行脫逃,而不是簡單的衝撞式脫逃。 20世紀90年代至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犯罪現象呈升級狀態,看守所在押人員的脫逃行為也呈智能化狀態。在押人員由過去簡單的、

對抗政府的脫逃轉變為先贏得管教人員的信任,然後利用有利條件進行脫逃。不少在押人員還利用化裝或通訊技術脫逃,他們趁看守所外來人員入所活動之機,化裝成技術員、防疫人員、人民警察而混出看守所,利用現代化通訊工具與所外親友、同夥取得聯繫,裡應外合,使脫逃的成功概率增大。

2009年的《法律與生活》雜誌,曾講述了安徽阜陽界首市看守所發生的一個驚心動魄看守所在押人員脫逃事件,非常「完美生動」地印證了上文所述的各個「弱點」。

2009年5月23日凌晨1點50分,界首市看守所同一號房內,4名在押人員佯裝打架,兩名值班民警、4名武警前去制止。在監管人員打開監室一剎那,4名在押人員乘機逃跑:其中一人在翻越看守所大門時被門上護釘刺中主動脈、後搶救無效死亡,另外三人成功逃脫(5天後的5月28日全部落網)。

事發的界首看守所就在城內,在城東派出所和市公安局之間,越獄發生時看守所正要搬到市郊偏遠的新看守所。儘管看守所的大門有兩米多高,門上還有長刺護釘,但記者實地調查表明,逃犯是踩著門背後的三角鐵翻越大鐵門逃跑的。

界首市時任公安局局長高傑說,要吸取教訓,看守所特殊的處境是事發原因之一,「啟用28年從未發生逃脫事故,未想到就要退役時出事」。他還說,事發看守所的實際關押量已遠超設計標準。

此案暴露了另一個大問題:看守所部分人員麻痺大意,安全意識薄弱。從監房到看守所大門約100米、數道門,這4人是如何闖過這些關卡的?逃脫犯人之一王漢玉是重刑嫌犯,平時帶著腳鐐,事發當晚為什麼腳鐐會打開?當地檢察機關介入調查,嚴查事件背後的職務犯罪。據查,事發時,看守所副所長、值班負責人馬輝進入號房查看情況,在進入看守所監管區二道門後,馬輝未將二道門上鎖就來到12監室門前。在「鬥毆」發生後,被打的在押人員請求調換監室時,馬輝打開監房門,王漢玉、郭文武、郭兵偉、劉凱4名在押人員趁機衝出監房,穿越未上鎖的監管區二道門越獄。

隨後,法院判決,界首市看守所原副所長馬輝、民警王彪犯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此外,看守所所長金社會、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室主任丁曉珊先後被免職。

不光是界首這起「越獄案」,如果我們回顧過往那些越獄案例,未發生囚犯逃脫的監獄和看守所在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總是相似的,而發生越獄的監獄和看守所則各有各的疏漏——因種種人性弱點帶來的漏洞,有貪腐,有麻痺,有執法不嚴……

在中國大陸,最成功的「越獄」,不是別的,而是權貴違法獲得保外就醫。值得慶幸的是,中央最近嚴查,一大批曾非法獲得保外就醫的官員等,近日已被重新收監。

不知道你看過越獄題材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和《金蟬脫殼》嗎,記不記得蒙冤入獄的銀行家安迪埋在《聖經》書本裡那把小鐵錘?記不記得雷·布雷斯林(史泰龍飾演)是如何跟資深牢友「教堂」(施瓦辛格飾演的)合作的?

「His judgement cometh and that right soon」——上帝的審判比預料的來得快。這句《肖申克的救贖》經典臺詞,此時再讀,有了不一樣的涵義。

The End

via 專業主義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三囚犯越獄為何選在4點40?
    三名犯人今早從延壽縣公安局看守所逃脫,公安局和看守所相關領導肯定跑不掉,降職撤職鐵板釘釘,判刑也不是不可能——這有先例,也是後話。 大陸看守所的建築安全設計,一般是四周高牆、鐵絲網(甚至電網),高處有持槍崗哨,地面有數道門禁和多個民警把守,還有很多智能監控盯梢系統——一般來說,除非囚犯長翅膀,否則極難成功越獄——就算有翅膀,還要顧忌射向空中的子彈呢。
  • 男子從比利時越獄未落網 給監獄領導寄明信片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2019年12月,五名囚犯翻過6米高牆從一家比利時監獄越獄成功。其中四名囚犯後來被抓住,一名逃犯至今仍未落網。俄羅斯衛星網援引法國《巴黎人報》報導,這名還未被抓捕的逃犯瓦裡德?
  • 越獄題材的電影我只服這一部
    因而,超越禁錮、戰勝困境、拯救自我、對抗體制、追求自由……成了人內在本性的深層需求,是人性光輝燦爛的高光時刻,是人性大廈的穩固基石,是唐三彩外層最明亮的釉。我很喜歡看越獄電影,沉醉于越獄電影中展現的種種個人衝破高牆獲得自由的方式,喪失了自由,為了贏回自由而戰的人們,人性在渴望突破重圍下的複雜性,個人作為弱者對抗群體、對抗社會、對抗不公政治現實的悲劇性和英雄主義,感動於人們在深淵深處懷抱希望,永不放棄,在地獄深處仍希求鵬程萬裡。我喜歡《巴比龍》。
  • 中國籍死囚在外國監獄挖2米深洞越獄
    米的洞成功越獄,目前在逃,當地警方正在追緝逃犯。此次已不是他第一次挖洞越獄。【南都N視頻】實習記者 麥寧峰 記者 楊峰 康浩穎印尼雅加達警方發言人尤斯裡·尤努斯介紹,這名逃犯名叫蔡長攀(音譯,Chai Chang Pan),此前被囚禁在丹格朗1級監獄中。當地警方估計逃犯於9月14日凌晨2時左右越獄,因監獄官員於隨後發現他已不在牢房中。
  • 美國最嚴監獄:百年無人越獄,3名囚犯靠造假人頭越獄,至今成謎
    在經典的文學影視作品當中,「越獄」是一個經典而且長盛不衰的話題,從法國的《基督山伯爵》到20世紀經典的《肖申克救贖》,可以說是讓每個人回味無窮,不過在現實中,隨著監獄制度體系的越來越完善,想要躲過警衛的重重視線,避開瞭望塔和機槍,還有翻過帶有鐵絲網的高牆,顯然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 《越獄》+《監獄風雲》版《逃獄兄弟》,低成本網大港片難得佳作
    沒有抱著任何希望打開了這部《逃獄兄弟》,居然意想不到的不錯,可以算是一部低成本網大港片難得佳作,這麼形容這部網大,並不是說這部電影值8至9分這種級別,而是對比其他網大來說的,這部電影顯然是比較走心的,正如文章標題一樣,劇情可以看作是《越獄》+《監獄風雲》的結合體,但是影片卻沒有刻意模仿經典的一些場景,只是借用了這兩部影片的框架而已,有《監獄風雲》的珠玉在前,後期想要拍攝這種題材的電影
  • 讀《人性的弱點》有感:教我們如何待人接物
    讀書、讀人、讀事。《人性的弱點》是讀懂卡耐基的最佳途徑,通過深入剖析人性弱點,架起溝通的橋梁,無阻通達彼此內心。本書全文以案例驗證的方式詮釋人性特點,闡述相處之道,並以此更好地解決問題。卡耐基的出身並不富裕,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出色的演說家,寫下這本《人性的弱點》,聞名遐邇,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雖成功不可複製,但錯誤可避免,書中案例及道理都源自生活,可活學活用。了解人性的本質,讓生活更具挑戰趣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人性有弱點,才能使人與人的溝通與相處變得更好、更成功。
  • 最複雜越獄:三個囚犯成功逃出美國最難逃的監獄,高智商令人嘆服
    作為大自然量身打造的監獄良選,它不負「美國最難逃離的監獄」盛名,一直到1963年關閉,攏共發生過十四次囚犯越獄,僅僅有一次取得成功。這唯一逃離惡魔島的案例,整個過程複雜又詭詐。越獄的囚犯有四人:搶劫犯弗蘭克·莫裡斯、殺人犯艾倫·克萊頓、搶劫犯約翰·安格林和克拉倫斯·安格林兄弟。
  • 讀《人性的弱點》有點感想!
    最近在看戴爾·卡耐基先生的《人性的弱點》,感覺很有帶入感,邊看書邊頻頻點頭。「嗯,這個觀點對,嗯~這個觀點好像在說我呀。」根據自己看的內容,感受及筆記如下: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人性弱點,躺著也會中槍,沒有人不犯錯的,沒有人十全十美。
  • 越獄又出續集了?圖文解說 2020年越獄電影《逃離普利托利亞》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影片《逃離普利托利亞》,被譽為2020年越獄續集,將越獄省去的逃離監獄的那個時間段,展現給了大家。想想就很痛這男主哪能行,這一下子就要關個10多年,我又不是進去監獄參加高考?!我出來之後我女朋友在不在都一說了!不行我的越獄!哪知道他基友比他還著急,還沒進監獄呢,就想著翻窗逃跑,不料被警察發現,一腳踢上了警車。
  • 遼寧凌源越獄事件調查
    「其實不僅凌源,整個遼寧省的監獄系統都缺錢。」王大頭說,在凌源的7 個監獄裡,第三監獄的基礎設施不是最差的,而是「處於中等水平」。全文5850字,閱讀約需11.5分鐘▲遼寧凌源第三監獄監區大門。之後又如何走出了監獄外圍帶有電網的高牆?凌源鋼鐵集團的噪音怎麼成為罪犯逃脫的掩護?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事發的凌源第三監獄基礎設施落後、資金缺乏,還存在事業管理人員頂幹警的崗、監舍內監管不嚴等問題。這些因素或許都會導致監管漏洞。遼寧省監獄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此次事件的後續處理要在檢察院有定論後才可能有結論,「不是短時間能出來的。」
  • 讀《人性的弱點》有感,更多時候,人性的弱點是用來完善人際關係
    人性的弱點,更多是用來完善人際關係。書裡說,要真誠地關心別人。因為人性中最深層次的渴望就是得到別人的重視。同樣,《自卑與超越》裡,阿德勒說: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尊重和欣賞。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只要存在於世界上就不免於人打交道,因此了解人性學會溝通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重要的一課。本書基於人性的特點給出了一些溝通的要訣,在溝通初期需要用高度的同理心來說明共同的訴求,告訴對方他最關心的東西,從共識出發展開正式的溝通。
  • 人性最大的弱點,不是貪婪,不是懦弱,而是一切都想盡善盡美
    2、看不慣就少看,不喜歡就遠離,我活著,不是為了讓你順眼,你根本不在我眼裡。 3、人生的道路要自己走,苦要自己吃,任何人無法給予全部依賴。總以為走不過去的路,只要跨過去後回頭看看,其實也不過如此。 4、人和人終究是不同的,有人風雨中送來的晚餐,卻不及某人一句隨手的晚安。
  • 人性的弱點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其實,人性的弱點都是差不多的,只要是世界上存在的生物都會擁有,也就不分國界。也都是從內心深處而來,也就談不上跟誰而學——什麼嫌貧愛富,什麼見利忘義,什麼喜新厭舊,什麼欺軟怕硬,什麼點頭哈腰,什麼狗仗人勢,什麼監守自盜,什麼過河拆橋……必須承認,人類社會是複雜的,人心更是難以估摸。
  • 「人間職業傳奇」監獄荒誕故事:他謀劃了場越獄,只為給我報恩
    最「委屈」的囚犯:「當時我離越獄成功就差1秒」四我心想,我又不是街道居委會大媽,做思想工作關我什麼事兒。自孫躍文逃跑重新犯罪加刑後,漸漸的他家裡人來看探視的次數也少了。星期天孫躍文收到一封家信,他看完信差不多在床上躺了一天。我憑在監獄裡特有的經驗感覺到,他又碰上什麼事了。
  • 這是全球最嚴密的監獄,僅有三個人成功越獄,真實的高智商犯罪
    美國聯邦在1934年的時候接管了監獄,因為島上不光有軍事化的監獄,島的周圍環境也很惡劣,水流很急而且海水溫度常年保持在八度。 這個地方專門用來關押重要的囚犯,比如越獄的專家,幫派的頭目之類的,黑幫教父的原型『阿爾卡彭』和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都曾經被關押在島嶼上,當然即便是監獄具有再大的威脅性,也會有『越獄專家』進行越獄行動。
  • 《人性的弱點》有多偉大?濃縮成15句話,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在百科上,對《人性的弱點》這本書的評價十分之高,稱它為"世界成功學第一書"、"世界上最暢銷、最經典、最為實用的為人處世參考書"……為什麼對這本書有如此高的評價?我想我們可以先從它的作者看起。戴爾·卡耐基,(1888-1955),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也是《人性的弱點》一書的作者,被稱為"成人教育之父"。
  • 讀人際交往的聖經《人性的弱點》經典語錄,帶你體會生活真諦
    他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演講和書籍喚起無數陷入迷惘者的鬥志,激勵他們取得輝煌的成功,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點》,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聖經之一。就像卡耐基所說,人際交往是從來都是我們任何場景中都需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不論你是怎樣的一個角色,人際關係都把你緊緊的包圍。
  • 挖洞越獄?一中國籍死囚在印尼成功越獄!畫面曝光
    近日,據印度尼西亞警方通報,一名中國籍死刑囚犯從其關押的牢房中挖出深2米的洞成功越獄,目前在逃,當地警方正在追緝逃犯。據悉,該男子53歲,來自中國福建,是跨國毒品組織頭目,於2017年被判處死刑。此次已不是他第一次挖洞越獄。
  • 疫情之下的世界監獄風雲:感染、越獄、釋放
    CNN援引監獄管理機構發言人的話介紹,17至18日,新罕布夏州一座中等安全級別的聯邦監獄中的一名工作人員以及德克薩斯州大草原城監獄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監獄這種空間狹小、人員較為密集的地方成為新冠肺炎傳播的極佳場所。CNN稱,隨著美國多地受感染囚犯以及監獄工作人員數量的上升,這加劇了對新冠肺炎這種流行病在監獄空間內蔓延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