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就是演員》採訪中,馬薇薇直接問李誠儒:「所以周星馳你也覺得他喜劇不行?」李成儒:「無釐頭啊這是。」一代「喜劇大師」如今受到質疑!
這就是我所說的「周星馳現象」。其典型特徵是,很多觀眾不承認自己看周星馳電影,覺得那有失水準,卻又偷偷看。有些業內人士以貶低周星馳抬高自己,一味給予「鬧劇」評判。周星馳電影對小人物命運的關注,被嚴重忽視。別的不說,《喜劇之王》和《食神》絕對都是水準之作,而且喜劇是高度智慧的結晶,非常不容易。那些批評周星馳的人,自己又有多少作品夠得上水準,能讓觀眾記住呢。
周星馳的電影為什麼換了別人演會尷尬?很多追求無釐頭的電影像鬧劇?因為那些喜劇純粹奔著搞笑去的,反而尷尬和膚淺,周星馳自己演的時候,根本是有一個悲情的內核,和一個堅定努力的內心,對外界嘲笑和認同的隱忍,雖然無奈用誇張的動作和大笑來敷衍外界,但內心仍然在堅持初衷。很簡單,去找幾個周星馳無釐頭的片段,仔細看周星馳大笑和誇張時候的眼神,透著的是無奈和悲傷以及不屈,這才是撐起無釐頭的骨架。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周星馳因為唯一在電影中正經讀出來,沒有惡搞內容的詩。應該是星爺認為自己是在其他人眼中的瘋癲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