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佛經的道理是相通的:自助者天助

2021-01-09 春秋國學課堂

中國文化的要義從來都是自求多福的,正所謂自助者天助。世界的宗教或文化,都有趨吉避兇、求福求利的傾向,不管這種求是對世俗功利的求,還是對所謂來世幸福的求,總之都是希望得到一定利益的。如果誰說這種文化,或這種宗教是沒有利益的,那恐怕眾人都會避之唯恐不及。這種利益在很多宗教是追去來世的幸福,譬如西方宗教說信者死後去天堂,不信者則墮落,佛教也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法,這些是求來世的利益,而且是所謂純樂無苦的大利益。另一種是求得現世的幸福安樂,譬如說念誦什麼經典,舉行某種儀式,遵守某些戒條會得到現世的利益。這是所有宗教的共性。但很多人似乎偏執於這些表面的說教了,依靠外力是否真的能得到利益,或者說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純粹的外力加持?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當然,對於純粹的宗教徒來說,他們是必然相信的,甚至是有所體驗的。

不過這些體驗是否是單純的外力作為呢?仍然是值得思考的。任何外力希望加諸人的身上必然是需要這個人來承當、來轉化的。如果沒有自我的改造和奮發有為的前期準備,是很難接受所謂外力的加持的。或者更加了義的說,他力本身就是自力,只是人們還在懷疑自身的無盡潛力時姑且告訴他這是外界某種神力賜予你的,因為人們不敢相信自身本有一種無窮的力量。這也是佛陀教法的本懷。

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靜坐七日七夜,最後睹明星而悟道,感嘆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眾生本來就具有無盡的智慧、無盡的福德、無盡的手眼,只是迷失本來,妄求他力來幫助自己。殊不知救苦救難的聖賢就是自己。六祖慧能大師在明心見性之後,說偈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和佛悟道後所說的義理是完全一致的。就是承認眾生本具有超越我們想像的無盡德能。人類對圖騰的崇拜,對宗教的信仰的建立,對權威的服從,都是因為不了解自己,因為局限性把自我矮化的如此渺小,然後尋求外在的助力,其實沒有外在與內在之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易經》乾卦的卦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是要自己站起來的,不斷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最終將自我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怎樣才能無所求呢?只要我們還是割裂的,便存在匱乏感,匱乏感是追求的根源。只有真正的天人合一,與一切融為一體才明白求的那個東西就在自己這裡,從未離開過我們。如《法華經》上所說的「貧者衣中珠」。

然而最難的是相信自己,真正的自信者是不會自卑的。傲慢者才是自卑者。一定要從自己這裡找答案,然後勇猛精進,不畏懼、不依賴,如此行於天地之間該是何等的自在!

相關焦點

  • 自助者天助,自助者他助
    自助者天助,是說凡是自我努力,自強不息的人,不是總想著去依靠別人的人,上天也會幫助他的。自助就是不放棄努力;天就是機遇和成功的好運。只有自助,天才可助之;人不自助,天將棄之。自助者他助,意為一個人只有自我激勵,自我幫助,自我成長,才會取得成就和最後的成功。
  • 自助者,天助之;自助者,人助之!
    《易經繫辭上》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才會依據自然規律來保佑我們。自然規律也是人生的規律,人生的規律原本就是自作自受,自己必須對自己的言行擔負200%的責任,承擔所有的後果。我們常常講:老天哪,為什麼對我這麼差勁?
  • 自助者,天助之
    自助者,天助之!下面的故事好像有點意思一個年輕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菩薩撐著傘走過,年輕人趕緊說:「觀音菩薩,普渡一下眾生,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菩薩說:「你在簷下,我在雨中,簷下無雨不需要我渡。」年輕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說:「我現在也在雨中,你該渡我了吧!」
  • 自助者天助之 自強不息
    請記住:「自助者天助之」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助」。出生不好不自卑,遇到困難不放棄,微笑地面對生活中的打擊和挫折,坦然地對待世上的不公和不平。「自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態度。擁有這種態度的人,定會充滿堅定的生活信念,去改善自己某時所處的不利局面。假如現在你身處不幸,那麼,請丟掉別人會來幫助你的幻想,自己解救自己吧。
  • 羽生結弦的一生懸命:自助者,天助之
    還有一句是「自助者,天助之」。古聖先賢誠不欺我。羽生結弦被稱為「天選之子」,當然,也有說他「運氣好」的。說他「天選之子」,出於善意,大家不會有意見。如果說他只是「運氣好」。再回到羽生結弦本人,「自助者,天助之」。前提是「自助」,自身的努力,奮鬥,拼搏。無疑,這方面羽生做的是相當出色的:訓練時對自己特別狠,櫻花綻放式的決絕,這都是我國運動員和解說對他的評價。有了「自助」,然後才有「天助」,才成就了一代「天選之子」,如此,便是我們看到的羽生結弦這樣聊傳奇般的存在。
  • 佛說:自助者,天助之!
    自助者,天助之。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境。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呢?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一顆自度之心,靠自己去成功。凡事無論大小、難易,都應該先求助於自己,自己實在做不好,自己實在無能為力的時候,再考慮求助於他人,或許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的本義所在。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助。外界的幫助使人愈加脆弱,自助卻使人得到恆久的激勵。
  • 這樣的「自助者天助」的解釋你同意嗎?
    經常聽到有人用「自助者天助」這句話激勵人,查找了很多地方,沒有找到很合理的解釋,總感覺沒說透,我經過查證結合自己感悟認為含義是這樣的,咱們分段單字解釋。首先說,「自助者」。「自」,自己的意思;「助」幫助;「者」的人的意思。
  • 「天助自助者」是因為什麼?
    「天助自助者」,你自己都放棄了努力,放棄了希望,上天又憑什麼來幫助你呢?即使上天想要幫助你,也是需要機緣的,你躺在那裡一動不動,等於你自己放棄了上天配給你的機緣,你當你自己把希望放棄了,再想要把希望找回來,那可就真的是難如登天了。
  • 自助者天助,「屋頂蹭網男孩」考生果真不簡單!
    2020年高考,河南考生全傑通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自助者天助!全傑通就是我們熟知的「屋頂蹭網男孩」,他今年考了666分,已經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積極進取的孩子老天從來都會眷顧。當房東知道他學習沒有網的苦惱後,就主動貢獻他家的無線網。因為樓頂信號最好,儘管是天寒地凍,但老師一講課,全傑通就上樓頂聽課。
  • 天助自助者
    天助自助者!!!
  • 人生,自助者天助之
    自助者天助之 ,每個人的人生由自己打造。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是無法複製的唯一。嫉妒和模仿是無用的。不管別人的看法如何,你的人生都是自己經歷,自己感受。
  • 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天助自助者
    天助自助者。完全依賴別人的恩賜是不可能的,只有你首先盡力而為,別人對你的幫助才能最終解決問題。我們要明白,「勝利是不會向我們走來的,我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有智慧的人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別人,而是努力去尋找一個可以依靠的自己。
  • 自助者天助之,jr史密斯如願加盟湖人
    這確實讓人不舒服但是還好jr沒有放棄機會來了布拉德利因為家庭原因不能參加複賽湖人隊內產生名額空缺終於jr本賽季如願籤約湖人正如我們所說自助者,天助之!
  • 自助者天助之:幼兒園轉行賣燒烤,生意火爆!
    自助者天助之:幼兒園轉行賣燒烤,生意火爆!來源:人民日報覺得好看,請點這裡↓↓↓原標題:《自助者天助之:幼兒園轉行賣燒烤,生意火爆!》
  • 武漢戰「疫」記:志願者田曦、楊倩,自助者方天助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志願者田曦、楊倩,自助者方天助  中新社武漢2月23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志願者田曦、楊倩,自助者方天助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同為志願者的田曦和楊倩,從陌生人到患難與共的搭檔,僅過去20多天。
  • 《易經》:人的命運在自己手中,領悟這5個道理,命運大反轉
    《易經》中國的曠世奇書,有上千年的歷史,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譽為"三玄之冠"、"萬經之首"!《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 「自助者天助之」難道我們還不如一條魚?
    古語講「自助者天助之,自棄者天棄之」。任何身處困境中的人,如果自己放棄了,自己不努力,不去主動尋找辦法解決問題,只是坐等別人的幫助,寄希望於命運的安排,最後的結果往往很悲慘。自助者天助之,上天會保佑靠自己解決問題,努力堅強的生命。其實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無論情況多麼糟糕,都不應該輕易放棄努力,自暴自棄,在逆境中多想想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你是不是真的渴望,是不是足夠的堅定,只要方向正確,腳踏實地的奮鬥,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 人助自行者,天助自助者,做一個有盤纏的行路人
    自助者首先自主,從始至終都能自發地主動的給自己注入能源與能量,不會讓生活推著走,也不會讓別人決定你每一步該怎麼走,而是在不動時也處於儲備充實狀態,必動時也能有足夠的能量可以主動地走。讓優秀成為你的習慣,讓獨立成為你的羽翼,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生活,不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成全之上。
  • 自助者 天助之
    風雨降臨 自助者天助之 頂風逆雨,一路飛馳,不斷地計算著剩餘路程和需要的時間,想著到剛察縣城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暖和一下。
  • 頭號勁敵意外沒落,休城自助者天助之
    頭號勁敵意外沒落,休城自助者天助之。火箭雙子星而火箭這邊真可以說上一句自助者天助之了。一般來說球隊在戰績不佳的時候都會尋求擺爛重建,爭取一個順位靠前的首輪籤,儘早選中一位高順位的天賦男幫助球隊脫離苦海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