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12月23日訊 《東方體育日報》撰文稱,通過商業運營,中資俱樂部能將「韋世豪們」帶到歐洲,但如何在海外收穫成長,取決於球員的個人實力、自我選擇,同時也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不是被「為了留洋而留洋」制約了前進的腳步。
相關文章寫道,關於留洋,曾在葡超效力的韋世豪自有看法,"剛出去的時候,感覺自己能踢出來,因為我剛出去時挺順的。"6年前,19歲的韋世豪完成歐陸首秀,製造對手烏龍球的表現堪稱驚豔,"但後來慢慢踢不上了,那個心境、氣也下來了,自己夢想慢慢就沒了,因為能力跟不上了,知道踢不出來,慢慢夢想就沒了,現實就來了,那時候就感覺自己真不行。"
回到中國後,韋世豪先後加盟上港、國安和恆大,在U23政策支持的大環境下,他也憑藉自己努力,逐步成為該年齡段最優秀的球員之一。
韋世豪被部分中國球迷看好成為繼武磊之後,最適合前往歐洲聯賽的球員。一些有中資背景的俱樂部成了中國球員最理想的踏板,格拉納達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中國雙刃劍體育成為了格拉納達俱樂部最大的股東,雙刃劍體育的創始人蔣立章成為球隊主席。值得一提的是,蔣立章也是中超球隊重慶當代力帆的董事長。
因此韋世豪和格拉納達的緋聞,其實是涉及到恆大、格拉納達和重慶力帆的三方交易。2019年韋世豪與格拉納達傳出緋聞時,有記者透露,重慶和恆大在商討小摩託費爾南多轉會時,蔣立章曾向恆大方面提議過,希望可以讓韋世豪加盟格拉納達。
"所幸"的是,韋世豪的留洋沒能成為事實,否則由兩家直接競爭的俱樂部共同推動一名球員的留洋工作,對於中超聯賽的商業秩序和競技公平將帶來一定的隱患。
除了恆大的韋世豪之外,格拉納達也曾向多家中超俱樂部的年輕球員發出邀約。上海綠地申花的小將周俊辰和徐皓陽曾在2019年年中跟隨格拉納達B隊訓練,兩人在訓練了近一個月後返回了上海。
近期,足協公布了最新的球員工資帽,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表示,部分中國優秀的年輕球員在國內拿著巨額薪水,成了他們不願出國奮鬥的藉口,而限薪有助於"韋世豪們"加快留洋的步伐,從而提升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
然後足協沒有直接給出正面的支持和實質性的保障。與日韓球員留洋不同,中國球員留洋的前期準備更為複雜,除了家庭等常規因素之外,離不開原俱樂部、經紀人、多方團隊的配合工作。
中國球迷樂於見到球員留洋海外,在異國他鄉大方異彩,但球迷也不願見到自己心愛的球員枯坐板凳浪費時間。通過商業運營,中資俱樂部能將"韋世豪們"帶到歐洲,但如何在海外收穫成長,取決於球員的個人實力、自我選擇,同時也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否則年輕球員還不如好好待在國內,不是被"為了留洋而留洋"制約了前進的腳步。
(編輯: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