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相聲界的輩分

2021-01-09 小知娛樂看

說起相聲,相比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繼而也會聯想到這幾年層出不窮的郭德綱和他徒弟們的撕逼事件。在這些事情中,有關輩分的因素佔了不少,無疑會有很多觀眾對這個感到疑惑,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相聲中的輩分。

相聲是一個傳統藝術,但和其他傳統藝術比起來,它又十分年輕。相聲脫胎於滿清貴族所喜愛的一門名為「全堂八角鼓」的曲藝形式,「全堂八角鼓」類似於京韻大鼓書,主要是滿清的貴族子弟自娛自樂。後來有人把「全堂八角鼓」中的說笑一節,單獨拿了出來,後經過發展,變成了如今的相聲。

相聲行業一般供西漢的東方朔為祖師爺,不過如今有史記載的最早的相聲演員是張三祿,內部的話也有說朱紹文是開山老祖的。其實朱紹文更像是一個完善相聲的人,他使相聲成為了一個完整的藝術形式,所以一般以他為相聲的最大輩。

在朱紹文撂地演出的時候,說相聲的還有阿彥濤、沈春和兩位,這三位被稱為朱阿沈三大流派,不過阿彥濤和沈春和幾乎沒有傳承下來,現在的相聲演員基本上都是朱紹文的後人。

朱紹文有四個徒弟,分別為貧有本、富有根、徐有祿、範有緣。他們這一輩佔有,就是藝名中都帶一個「有」字,這是朱紹文定的。後代的相聲演員,大部分在起藝名的時候,也會帶上排字。比如他們的下一代,即所謂的「相聲八德」,裕德隆、李德楊、馬德祿這些人,都在德字。

相聲的排字,大概可以分為「有德壽寶文明」這幾個字,目前的大部分相聲演員都是明字,比如郭德綱、于謙、高峰等人。壽字輩就是八德的下一輩了,比如馬德祿的兒子,著名相聲藝術家馬三立先生,就是壽字輩。還有相聲大王張壽臣,老郭爺郭榮起,這都是壽字的名演員。

壽往後是寶字,這是相聲的黃金時代,侯寶林、劉寶瑞、常寶堃,都是寶字輩的名演員。少馬爺馬志明也是寶字輩,不過他的年齡要比這幾位小得多。怹父親馬三立也比壽字輩的小得多。所以少馬爺不收徒弟,收徒弟就是給人找大輩。

文字輩也有不少好角,馬季、侯耀文、李伯祥、高英培,這都是文字輩的,還有德雲社創始人之一張文順,都是文字輩的。不過到了文字輩,由於年代來到了新中國,很多演員都沒有在名字中加入文字,比如文字輩門長趙心敏等等。

明字輩就以新一代演員為主了,比如郭德綱之類的。說到這需要聊一下門長這個東西,門長一般不是指年齡最大的,一般指拜師最早的和能耐最大的。德字輩門長是裕德隆,壽字輩是張壽臣,寶字輩比較特殊,是捧哏名家趙佩茹,文字輩趙心敏,明字輩趙偉洲,再往下就沒人說了。

相聲輩分錯綜複雜,這裡邊還有很多可說的,篇幅所限,咱們下回再說。

相關焦點

  • 在相聲界中,「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是什麼輩分?
    其實他們都是根據名字當中的字來分辨自己的輩分的。不過自明字輩之後,相聲界的傳人就沒有了統一的輩分。但是郭德綱又將輩分這項老傳統發揚光大,因為在他的徒弟當中卻有著雲鶴九霄,龍騰四海這八個字的輩分。
  • 在相聲界中,「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是什麼輩分!
    在相聲界中,「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是什麼輩分! 相聲是中國比較特殊的一種藝術形式。 和京劇黃梅戲差不多,相聲其實是只有中國才特有的一種文化。而且相聲這種比較特殊的藝術,還特別講究師傅帶徒弟。基本上進了這個行業的人都有自己的輩分。
  • 相聲界依然在世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什麼輩分?郭德綱是什麼輩分?
    相聲界是十分講究輩分的,以前郭德綱三次闖蕩北京城,就是因為沒有拜師屬於海清,沒有師門在相聲這個行業就不好混,這不但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如此,看看張攀劉銓淼吧,沒有師門之前即使相聲大賽拿了一等獎,照樣沒有機會登臺演出,在天津都混不下去了,拜師郭德綱後終於有了演出的機會。
  • 張國立在相聲界有什麼輩分?
    當然,張國立在相聲圈並沒有輩分,也沒有師承,不過他會不少相聲段子,和相聲圈的不少知名大腕也有不少交情,這就為他和相聲搭了個橋梁!要說張國立和相聲的關聯,還得從他的早年經歷說起。這就是張國立和相聲界的關係,相比於演戲,說相聲的張國立也許沒有特別專業,但他還是會些曲藝表演的。只是關係歸關係,張國立在相聲界其實是沒有輩分的,因為輩分不是說說相聲或是和相聲界大咖是兄弟就有的,它還需要一個拜師儀式。
  • 相聲界不是輩分分明嗎?為啥嶽雲鵬和孫越上臺介紹老說哥倆,而不是...
    相聲界的輩分他們不能自己選擇,因為在他們相識時,他們各自都已經拜了自己的師父,輩分已經形成,沒法更改。但感情可以,孫越2010年加入德雲社後就開始和嶽雲鵬搭檔,他見證並且輔佐了嶽雲鵬從名不見經傳到成為相聲界新星的所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和「親密」關係!所以,在感情上,經過這麼多年的搭檔他們已經成為了彼此最重要的人之一,以及像兄弟一樣的朋友!
  • 一百年的笑聲:談相聲界的輩分(三)
    今天咱們再說相聲界和輩分有關的故事。今兒說誰呢,咱們就說一回相聲演員中的父子吧。有兩對一定要放在開頭提,那就是北京的侯寶林侯耀文和天津的馬三立馬志明。這幾位大夥應該都比較熟悉,在相聲界,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侯寶林幼時學戲,後拜師朱闊泉改說相聲。
  • 被相聲輩分困擾的相聲名家那麼多,相聲界的輩分枷鎖何日可去?
    這些年,關於相聲可以說什麼都變了,唯一不變的就剩那相聲門裡師承輩分關係的論道。在艱難的時事裡,師承輩分,曾是藝人們抱團求生的紐帶,上世紀60年代之前,相聲藝人走到哪裡,都有各地的同行按資排輩幫忙安排活計,師門輩分就是相聲藝人的飯碗。
  • 現今相聲界的輩分是怎麼樣子?師承有多重要?
    輩分的強調,我感覺就是近十年的事情,舊中國我們不聊,進了新中國後,新一代相聲演員強調的是師承,對輩分並沒有那麼強調,舉個例子,于謙拜師石富寬,他在節目裡說非常感謝李金鬥,一開始他是經常到李家玩,後來李金鬥說你看你喜歡誰,想拜誰為師我給你介紹,于謙就說石富寬,李金鬥找了石富寬,石富寬開始是說不收徒弟的
  • 馬季是否是相聲界的領軍,侯耀文和他輩分一樣,慧眼識才收郭德綱
    無論相聲界多麼不景氣,總是有很多故事可以細品。其實和相聲的特殊性封閉性有關係,在這個行業特別遵從師門出身。郭德綱第三次來北京就是懇請主流相聲界收留,給口飯吃就行。用他的話說:「我願意給你們當小弟,你們不要,怕我咬你們,結果我成了龍了」其實相聲界太久遠的人物我們都不太熟悉,用郭德綱的話說:「我們的老祖宗是東方朔」。
  • 洛桑如果沒死,在相聲界屬於什麼輩分?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嚴格來說,洛桑在相聲界並沒有輩分,因為他的師父尹博林沒有師承,並且師徒二人都不是專業的相聲演員出身,直到師徒相見以前,他們都沒有從事相聲工作。 尹博林出生在一個文藝世家,他的爺爺、父親、母親、姑姑,甚至是弟弟都是文藝圈的演員。最初尹博林也是從事音樂工作的,與相聲並不相關。
  • 加拿大人大山在相聲界是什麼輩分?
    這位丁廣泉是侯寶林大師的第七位弟子,名正言順的侯門傳人;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收了很多外國徒弟,據統計一共收了7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徒弟,被稱為「京城洋教頭」,是相聲界有史以來收徒弟最多的人。為此,丁廣泉還被很多人質疑,說他不務正業,只賺美金等等,但是他廣泛收徒對相聲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對傳統文化的弘揚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 相聲界輩分很嚴格?真這麼排的話,那郭德綱的輩分真的很小
    不得不承認,在當今的相聲界裡,郭德綱無疑是最有實力的。如果沒有他,相聲界會失去一批觀眾。不過在相聲界裡,似乎有許多不成文的規矩要遵守。有時候聽他們講相聲的時候,就說起過德雲社裡面有很多規矩,這是一定要遵守的。不僅如此,就連輩分排的也是嚴格的。以前看過楊少華父子上過的一個節目,楊議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 為何在相聲界要論輩分?
    講究師門就要論輩分。曲藝界向有「無師不準行藝」的規定。拜師稱之為「入門戶」,拜了師後就叫有了「家門」。不曾拜師的人被稱為「海青腿兒」,沒有「家門」。有了家門的藝人一旦發現海青腿兒賣藝,就有資格上前詢問盤查,此舉稱為「盤道」。詢問時用春典了解對方的行業、門派、師承、字輩、姓名等,以此來驗證對方的藝人身份。
  • 相聲名家于謙的輩分問題,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跟快板沒關係
    相聲界的趣事很多,比如,如何區分于謙和于少保?用嘴說比較容易,于少保就叫于謙,于謙則叫于謙兒。但在字面上沒法區分,所以需要加個前綴相聲名家。除了影帝、玩主之外,于謙的相聲輩分問題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從理論上講他可以是文字輩藝人,應該是郭德綱的師叔才對,郭麒麟從理論上講也應該是郭德綱的師弟。
  • 張國立原來是學相聲的,難怪他輩分高,郭德綱都得叫一聲師叔
    相聲界很講究輩分,師從關係也是錯綜複雜的,有時候看似毫無聯繫的人物,實際上有著深厚的關係。 有一次節目中,郭德綱介紹張國立時,嶽雲鵬喊張國立師爺。這件事引發了網友的疑問,這算是什麼輩分呢?如果張國立一直在相聲界發展的話,估計也能在相聲界有一席之地。相聲為何如此講究輩分呢?相聲歷史悠久,最開始出現是在滿清貴族家庭,是以曲藝的形式流傳的。之所以注重輩分,是為了表示尊重。而且相聲界講究臺上無規矩,臺下講輩分,在舞臺上調侃輩分問題反而可以增強相聲的趣味性。
  • 相聲界輩分趣聞:八零後文字輩藝人各有奇葩
    相聲界的輩分的排法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幾代進行排列,比如張三祿是第一代,朱紹文第二代,馮昆治第三代,李德鍚第四代,張壽臣第五代,侯寶林第六代,馬季第七代,郭德綱第八代,再往下就無法統計了,比如郭德綱的一眾徒子徒孫們。
  • 德雲社鄭好的師承懸案,師爺的相聲輩分豈能是徒孫說了算
    有些人以為,鄭好成了郭德綱的師弟,一方面是因為他確實比郭德綱小一歲,另一方面情況和謝金類似,歲數小輩分大不太好相處,和郭德綱結拜一下把輩分拉平就好了。所以,楊海荃作為東北馮家門根正苗紅的「四大荃」之一,人家也不缺少勢力,不需要看別人臉色賣藝,憑什麼在家裡沒事自降輩分玩兒呢?最後,楊海荃早年跟著高德明學過相聲,但人家正式師承是馮振聲的徒弟,不存在降輩分跳門。再次強調一件事,相聲界有兩個馮振聲,一個是楊海荃的師父,德字輩的。
  • 屬於什麼輩分?
    曾經有一個藏族小夥子,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度紅遍全國,他的出現讓整個相聲界為之一振,他和老師一起表演的節目《洛桑學藝》曾經被譽為相聲界的一股清流。 他就是洛桑,一顆划過相聲天空的璀璨流星。
  • 德雲社2020輩分排名 張雲雷榮升大師兄
    朱紹文是公認的相聲界的祖師爺,為天橋八大怪之首。說起相聲界的輩分,通常的說法是「德壽寶文明」五輩。德字輩的人早已作古,壽字輩的人們比較熟悉的是相聲大師馬三立,而壽字輩的門長是張壽臣。張壽臣,生於1899年,5歲開始跟自己的父親張誠甫學相聲,12歲正事拜師相聲八德之一的焦德海說相聲,是相聲界第五代掌門人。
  • 其相聲輩分如何?
    郭陽郭亮這對孿生兄弟,他們在相聲圈的師父是姜昆,按照輩分來說,郭陽郭亮還得稱郭德綱一聲師叔呢。在相聲圈裡能夠出現一對孿生兄弟,還真是少見啊,前些年郭陽郭亮在一些喜劇類綜藝節目裡可是非常的搶鏡,一度成為喜劇界的後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