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相聲,相比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繼而也會聯想到這幾年層出不窮的郭德綱和他徒弟們的撕逼事件。在這些事情中,有關輩分的因素佔了不少,無疑會有很多觀眾對這個感到疑惑,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相聲中的輩分。
相聲是一個傳統藝術,但和其他傳統藝術比起來,它又十分年輕。相聲脫胎於滿清貴族所喜愛的一門名為「全堂八角鼓」的曲藝形式,「全堂八角鼓」類似於京韻大鼓書,主要是滿清的貴族子弟自娛自樂。後來有人把「全堂八角鼓」中的說笑一節,單獨拿了出來,後經過發展,變成了如今的相聲。
相聲行業一般供西漢的東方朔為祖師爺,不過如今有史記載的最早的相聲演員是張三祿,內部的話也有說朱紹文是開山老祖的。其實朱紹文更像是一個完善相聲的人,他使相聲成為了一個完整的藝術形式,所以一般以他為相聲的最大輩。
在朱紹文撂地演出的時候,說相聲的還有阿彥濤、沈春和兩位,這三位被稱為朱阿沈三大流派,不過阿彥濤和沈春和幾乎沒有傳承下來,現在的相聲演員基本上都是朱紹文的後人。
朱紹文有四個徒弟,分別為貧有本、富有根、徐有祿、範有緣。他們這一輩佔有,就是藝名中都帶一個「有」字,這是朱紹文定的。後代的相聲演員,大部分在起藝名的時候,也會帶上排字。比如他們的下一代,即所謂的「相聲八德」,裕德隆、李德楊、馬德祿這些人,都在德字。
相聲的排字,大概可以分為「有德壽寶文明」這幾個字,目前的大部分相聲演員都是明字,比如郭德綱、于謙、高峰等人。壽字輩就是八德的下一輩了,比如馬德祿的兒子,著名相聲藝術家馬三立先生,就是壽字輩。還有相聲大王張壽臣,老郭爺郭榮起,這都是壽字的名演員。
壽往後是寶字,這是相聲的黃金時代,侯寶林、劉寶瑞、常寶堃,都是寶字輩的名演員。少馬爺馬志明也是寶字輩,不過他的年齡要比這幾位小得多。怹父親馬三立也比壽字輩的小得多。所以少馬爺不收徒弟,收徒弟就是給人找大輩。
文字輩也有不少好角,馬季、侯耀文、李伯祥、高英培,這都是文字輩的,還有德雲社創始人之一張文順,都是文字輩的。不過到了文字輩,由於年代來到了新中國,很多演員都沒有在名字中加入文字,比如文字輩門長趙心敏等等。
明字輩就以新一代演員為主了,比如郭德綱之類的。說到這需要聊一下門長這個東西,門長一般不是指年齡最大的,一般指拜師最早的和能耐最大的。德字輩門長是裕德隆,壽字輩是張壽臣,寶字輩比較特殊,是捧哏名家趙佩茹,文字輩趙心敏,明字輩趙偉洲,再往下就沒人說了。
相聲輩分錯綜複雜,這裡邊還有很多可說的,篇幅所限,咱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