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產業鏈集中採訪走進高新區,看看媒體記者怎麼說~

2020-12-17 合肥高新發布

12月3日和4日,合肥市產業鏈集中採訪走進合肥高新區。兩天時間裡,來自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晚報、江淮晨報、合肥在線等多家媒體記者採訪了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成電路產業、網絡與信息安全產業、高端裝備及新材料產業、人工智慧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智能家電產業、量子產業和光伏及能源產業,共計20家企業。

12月3日,採訪團一行分為兩組,分別進行採訪。媒體記者們走進兆科藥業、智飛龍科馬、歐普康視、離子醫學中心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和合肥微納傳感、傑發科技為代表的集成電路產業。

合肥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吳節正表示,一行下來,感觸頗深。合肥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基礎雄厚、優勢明顯,已經形成覆蓋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商業流通、醫療診治、健康服務全流程的產業鏈。為何一個區,能夠形成生物醫藥全產業鏈?採訪中,各企業和機構負責人提起的一句話,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政府就像一個服務團隊,解決了我們在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的需求。」

合肥高新區依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和安徽省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聚力打好生物醫藥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提升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已初步形成領軍企業、產業集群、產業基地梯次發展格局。據悉,目前,合肥高新區已集聚健康醫療企業260餘家,涵蓋新藥研發、生產製造、原料輔材、外包服務、產品銷售、健康數據等全產業鏈條,年產銷規模近500億元,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近年來,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合肥高新區堅持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培育,加大招商力度,紮實推進省集成電路戰新產業基地建設,經過多年努力,已初步成為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

12月4日,採訪團一行來到了科大訊飛、合肥移瑞等人工智慧產業公司,參觀了企業產品展廳,體驗各種智能產品,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們介紹了企業產品及發展等相關情況。在採訪完人工智慧產業後,合肥新聞廣播記者汪屹君表示,合肥高新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力度大,企業發展很快,採訪中也感受到合肥高新區對企業給予各方面的幫助,企業發展環境很好,作為一名記者,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報導記錄下這些人工智慧企業的發展。

「量子中心」已成為合肥高新區的響亮名片。12月4日,媒體採訪團一行也前往了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三家企業。合肥日報記者黎靜說,小小量子,潛力無限。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區,高新區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緊密布局量子產業。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通過本次集中採訪,能深刻感受到一個新興的量子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作為一名新聞從業者,我將用手中的筆,讓更多的人了解合肥、高新區厚植創新沃土,書寫量子產業大文章的決心和信心。」

合肥晚報記者衛曉敏說,跟著採訪團隊走近位於高新區的合肥創新產業園,一股科創氣息撲面而來,這裡有眾多「臥虎藏龍」的企業,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大有來頭,不少科研技術走在全國前列。「交談中,我們不難發現,合肥這張創新名片在已然越發亮眼,身為一名媒體記者,傳遞好合肥的創新之聲,更加義不容辭。」

據悉,此次採訪緊緊圍繞合肥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的重要精神,結合全市上下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未遇的洪澇災害雙重考驗,突出「延鏈、補鏈、強鏈」這一主題,集中宣傳報導合肥市在重點產業發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立體化展示各地各部門的好經驗、好做法,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和創新舉措,宣傳一批有亮點有成效的地區、單位和項目,為「十 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順利開局以及 GDP 全力衝刺破萬億營造良好氛圍。

相關焦點

  • 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美亞光電集中採訪
    12月18日上午,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組織下,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新聞社、新華網、中國改革報、中國農影中心、糧油市場報等一批中央、行業主流媒體集中走進美亞光電採訪報導。
  • 多家媒體記者走進澄江開展「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活動
    多家媒體記者走進澄江開展「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活動 2020-12-05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央、省直媒體記者採訪團到桑植縣集中採訪
    紅網時刻12月16日訊(桑植站記者 甘政)12月15日,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及省直媒體的23位記者,來到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對桑植縣「屋場會」開展情況進行集中報導。
  • 「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 採訪活動在漳州啟動
    12月13日,「走進閩西南」五地市媒體集中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漳州圓山文化中心博物館舉行。此次集中採訪活動由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龍巖市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將持續至12月23日。
  • 「共舞長三角·魅力新蜀山」長三角主流媒體採訪團走進合肥市蜀山區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合肥市科技局領導、國家級媒體記者團來合肥京東方醫院調研採訪
    本周,由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安徽省外國專家局)、合肥市科學技術局(合肥市外國專家局)主辦的「魅力中國·合肥行」正式開幕,來自各行各業的外籍專家及中央媒體代表成員歡聚合肥,感受這一座「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魅力
  • 西安高新區如何打造硬科技?看記者實地採訪
    硬科技主要是指事關國家戰略安全和綜合國力的重點產業鏈上的關鍵共性技術。西安高新區成立29年來,聚集了豐富的人才、科技、產業等資源,為發展硬科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今年6月,西安高新區又啟動建設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要把硬科技轉化為響噹噹的硬實力。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什麼樣?西安高新區如何打造硬科技?
  • 合肥新站高新區: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張強 攝中新網合肥5月20日電 (記者 張強)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合肥新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路軍20日介紹,「近年來,我們聚焦『芯屏器合』的產業發展方向,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教基地,建設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創建一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郴州舉行中外媒體郴州行大型集中採訪活動記者見面會
    據郴州日報報導 5月3日,湖南省郴州市舉行「礦晶之都·多彩郴州」——中外媒體郴州行大型集中採訪活動記者見面會,53家中外媒體的81名記者及3名網絡名博出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易鵬飛在會上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介紹有關情況。   易鵬飛在致辭中說,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中外媒體朋友來郴採訪。
  • 看看合肥市氣象臺怎麼說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5日午間開始,合肥市區開始飄雪,下午更是大雪紛飛。
  • 徐宏源調研瀏陽高新區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
    推動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  徐宏源調研瀏陽高新區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  星辰在線4月26日訊 據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朝昭)消息,昨日,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在瀏陽高新區調研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時強調
  • 什麼情況,讓中央媒體採訪團集體來到長沙?
    因為一個陣容強大的中央媒體採訪團,來到了長沙!4月28日至4月30日,中宣部組織中央媒體走進長沙開展「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50多位中央和省市媒體記者集中聚焦長沙高質量發展。
  • 蘇州高新區:滑鼠點下去,產業鏈「活」起來
    新華社南京3月5日電(記者劉巍巍)有用工需求,一鍵對接;有供應鏈需求,一鍵對接;有防疫物資需求,一鍵對接……記者近日在產業高地蘇州高新區蹲點採訪發現,該區借力網絡「雲平臺」收集企業需求,打通產業鏈復工復產堵點。  名碩電腦是蘇州高新區重點企業,員工數量達3萬人,有數百家配套企業分布在省內外多地。
  • 新站高新區映月書苑入選合肥市親子閱讀基地
    新站高新區映月書苑入選合肥市親子閱讀基地 2020-04-23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許昌:十餘家媒體記者走進法院採訪掃黑除惡工作,現場打call!
    為彰顯許昌法院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分子的信心和決心提升社會各界對專項鬥爭的知曉率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月23日上午媒體記者走進法院採訪報導掃黑除惡工作開展情況發表掃黑除惡相關宣傳報導1290餘篇,先後8次對25起案件181人開展集中開庭、集中宣判。下一步,全市法院將進一步提升審判質效,聚焦「打財斷血」,提升涉案財產實際到位率,加大「打傘破網」、「線索清倉」力度,積極參與綜合治理,建立完善長效常治機制,提升人民群眾對專項鬥爭的知曉率。
  • 發現新「齊跡」融媒體採訪團走進得益乳業,解碼低溫巴氏奶的活性...
    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走進得益乳業人民網淄博12月20日電 12月17日,由中共淄博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走進得益乳業。
  • 盛夏的果實,無錫高新區重大項目接受「集中檢閱」!
    8月4日,無錫市副市長、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蔣敏率隊走進全區各個板塊,集中檢閱產業強區新成果,實地感受高新區經濟發展新動能。這是一次重大項目的「集中檢閱」,也是一次項目建設的「比學趕超」。
  • 推動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 徐宏源調研瀏陽高新區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朝昭)昨日,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在瀏陽高新區調研汽車產業鏈項目建設與招商工作時強調,要順勢應時,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發揮智能製造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打造新的增長點,推動長沙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為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作貢獻。
  • 「磁吸效應」漸顯 江陰高新區新能源產業鏈異軍突起
    其實,聯動天翼的快速崛起,僅僅是江陰高新區新能源產業鏈異軍突起的一個縮影。  與以遠景、吉鑫為代表的風電產業鏈不同,江陰高新區這條產業鏈包裹著江陰的另一個夢,而且這個夢醞釀已久。「江陰人有『三個夢』,『大學夢』已圓,『高鐵夢』不遠,還有一個就是『汽車夢』。」江陰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新能源』遇見『汽車』,如果不抓住這個風口,就可能和一條千億級產業鏈失之交臂。」
  • 全國地市新媒體來株集中採訪
    (點擊圖片進入直播間)株洲新聞網12月16日訊(記者 周靖)12月16日,「2020年(第十三屆)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暨網絡媒體總編看株洲大型採訪活動」在湖南株洲啟幕。來自北京、廣東、浙江、內蒙、河南、四川等全國25個省市的88家媒體總編136人齊聚株洲,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地市新媒體的創新發展路徑。本次峰會由株洲日報社、中國地市新聞網站聯盟主辦,株洲市新媒體中心承辦,醴陵市委宣傳部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