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祁東
2020-12-24 15:20 來源:澎湃新聞
2020年的中國足球賽季已經全部結束,留下了裁判爭議、中心化名稱、限薪工資等棘手的議題。
24日下午,上海申花球員、前國足隊長馮瀟霆在微博寫下長文,講述了自己的2020——這是一個中國足球人的年度自白,希望中國足球走向世界。
國足前隊長馮瀟霆。
以下為馮瀟霆全文:2020,一切都在改變。
我從效力了9年的恆大,來到了綠地申花。那一刻,感慨、懷念、不舍,但同時我也知道,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
就像馬爾克斯說的,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你必須全力以赴繼續向前行走。
今年球隊的平均年齡是中超最大的,所以比賽還沒開始,就被巧妙的安上了養老隊的頭銜。所以,當首戰失利後,各方面的壓力就接踵而來,預言家們也開始炫耀自己的大智大慧,幸運的是接下來我們收穫了兩連勝,可收到的依然是不負責任的冷嘲熱諷。
這讓我想起2003年在冠城,第一個主場贏下比賽卻被喊下課和解散。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可細節與結果可不是簡單的重複,我們幸運地從死亡之組走出,那天大家沒有激動,或許是在這個過程大家經歷了太多,收穫了比結果更寶貴的財富。
從養老、跑動距離少到中超搶斷最多、零封對手最多的球隊、國內球員出場最多的球隊,被《人民網》讚揚申花精神,這些都是所有人努力的結果。
在亞洲賽場,我們也突破了多年不勝的成績,在崔康熙主教練體系下,每個位置上的人,都非常重要,而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每個人都必須拼盡全力。
馮瀟霆加盟申花。
記得我們有一場是必須贏的比賽,大家拼下來後,除了興奮都也非常累,都動不了。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味著比賽,突然心臟開始疼,這讓我開始懷疑了人生,猝死這個詞一直環繞著我,繼而想了這些年到底付出了什麼,留下了什麼,假如真的不行了,到底值不值得。
3點鐘,好像想明白了,就這樣吧,索性吃了碗忍了好久都不敢吃的泡麵,說來也神奇,心臟不疼了。也就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在意那些沒有營養的東西了,慢慢與自己獨處,我關了微博評論,不看新聞,偶爾發個小動態,把更多精力放在有趣和有意義的事。
將近200天的封閉時間,37本書,22部電影,4部連續劇,和隊友打打王者和CS,至於其他,不必再用力表現什麼,大家都有眼睛,有感受。時隔多年,又來到了主教練(崔康熙)麾下,他依然嚴厲,尤其是布置戰術打法,說起人盯人戰術,其實只聽說過沒接觸過,好像只有拉德科曾試過一次,再就是書上看到過,上世紀羅馬用過此戰術,打敗了當時強大的尤文。
所以這個戰術大家一開始實施起來有很多困難疑問,隨著一場接一場,從不解到爭論再到堅決執行,逐漸熟悉了,球隊的戰鬥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場上的變化是瞬息萬變,細節決定成敗,若我們能加強應變及場上隨時閱讀的能力,效果一定會更好。
當然還要加強英語能力。
比如小畢(畢津浩),和澳洲比賽被嚴重侵犯,情急之下把喊referee喊成了keeper,給對方球員喊迷糊了,反問小畢,Why keeper。
小畢挺要強,回到上海隔離時,除了每天鍛鍊和看書之外,還報了個線上英語班。再比如像李帥,和日本領先之後,裁判讓他快點發球,帥哥流利的跟裁判說,我38了,還怎麼快。
當然,我也要加強學習,下載了個健身軟體,跟著一個女博主練了2星期,以為這個運動叫帕梅拉,原來博主就叫Pamela Reif。
馮瀟霆代表申花出戰亞冠。
今年就要結束了,有很多收穫,也有很多遺憾,有了很多好的變化,同時也找到了很多不足和差距,努力去改變和實現吧。和時代無關,和年齡無關,都是靠實力說話,不是在失意時指著別人說是因為他或任何人的原因。每個當下,都是我們的黃金時代,並不是一旦過去了,就會變得美好,明年肯定會遭遇更多困難和挑戰。要考慮的不是能帶給我什麼,而是我能為其做什麼。
最後感謝主教練在今年的每場比賽後,對我們說辛苦了,也感謝周總(周軍)在將近200天的封閉時間裡與我們一起同吃同住,為我們解決問題,緩解壓力,激勵大家,保護大家。被人撐腰的感覺真好,更加感謝吳總(吳曉暉),一直對我和球隊的大力支持和鼓勵。
我是霆哥,我有個夢想,中國足球,走向世界。(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國足球,馮瀟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