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說,凡人有了一種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種特別眼光,甚至有了一個屬於他的特別的世界。
每一個學習時的小癖好,也都是學習的人為自己開闢出來的獨有的小天地。
在這個小天地裡,可以專注於當下,安心學習,也可以安心的享受時光,不被打擾,是獨屬於每一個人的,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上期,我在後臺向家徵集:你學習時的小癖好。
徵集發出後,我收到了很多小可愛的留言,有些癖好幫助人們提升了成績,有些癖好讓人獲得了有趣的經歷,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神秘的小天地吧。
/01/
@李不白
最喜歡學習的時候扯頭髮,解題順了的時候扯一扯,思路卡殼的時候扯一扯,然後就覺得自己的思路越扯越清晰,越扯越明白。後來,我變強了,也變禿了......
/02/
@鯉魚同學
哈哈哈哈哈,我這個習慣可能比較少見,我做題的時候就喜歡揉餐巾紙,坐在椅子上各種姿勢扭來扭去,然後把紙巾團成一團,在手心裏面揉搓。有的時候揉到掌心麻了就忘記了,做完題就捏著那團紙出去,看電視的時候也帶著,有的時候出門玩去,上車了才發現,哎呀,那團紙還在呢。
/03/
@木安
邊寫作業邊聽歌,有時候還會跟著哼哼。歌曲就看當時想聽什麼了,不同的歌也會影響寫作業的節奏……可能聽輕音樂的時候,寫作業的速度就會慢一點,聽別的速度就會快一點。這段時間我在聽rap,以至於作業越寫越來勁,越寫越上頭,寫個語文作業還想押一下韻不知道怎麼肥四......
/04/
@牛同學
我習慣摸自己的頭髮和額頭,而且只摸左邊的,做題(尤其是數學)的時候,一沒有思路就開始摸左額頭,摸完額頭摸頭髮,摸完頭髮摸額頭,摸著摸著就來了靈感,解題思路猶如泉湧……然而因為手上有細菌,摸著摸著額頭上就開始長痘痘了,而且只長左邊……所以大家儘量還是不要模仿,痘痘摸起來手感不大好。
/05/
@王
我有一種超級浪費時間的強迫症。寫作業的時候不能容忍自己寫錯字,哪怕寫完整整一頁,到最後一行,只剩下最後一個字了突然寫錯,我也得整頁撕掉重寫。(就怕你考試的時候試卷也撕了)直到現在也是這樣,所有的筆記必須整整齊齊的,看著心裡痛快我才覺得OK,如果有哪兒亂了什麼的,我就一定要重新寫過。雖然有的時候我也知道這樣比較浪費時間,會勸自己不要較真,但到最後還是會含淚撕掉重來,感覺自己被強迫症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06/
@南歌
學習的時候不喜歡旁邊有人算麼?前後有人坐著倒沒什麼,左右兩邊沒人就沒事,總覺得旁邊有人會影響自己的狀態和氣場,沒辦法靜下心來看書學習。
所以上課的時候就也比較難專注,思路一段一段的讓人覺得不舒服,到了宿舍或者圖書館就感覺整個人都順暢很多,然而精華都在課堂上……
/07/
@abby
學習的時候,我喜歡吃。不吃冰淇淋、薯片類的那種軟軟,脆脆的東西,要吃類似於辣條、酸梅這種比較有嚼勁的,咬一口可以嚼很久的。就感覺好像無論是卡思路,沒靈感,還是腦子不夠用背不下來題的時候,嘴巴裡有點東西嚼嚼就能打開任督二脈。當然,事實並不能,但不會做題的時候吃根辣條還是有助於心情愉悅,這個習慣除了會讓人長胖一丟丟以外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08/
@阿圖不是我
儘量讓雙腳離地背,踩在凳子上也好,踩桌子的橫欄也好,雙手抱膝也好,盤腿也好,反正背題的時候腳就是沒有辦法安安穩穩的呆在地上。之前趙本山不是有個小品,雙腳離地之後智商又佔領了高地什麼的,哈哈,也許確實有效果呢,反正就是感覺腳不沾地的時候腦子十分清明,如果非讓我老老實實坐在那裡,就感覺所有關注力都在控制自己的腳呆在地面上,沒有心思做別的了。
/09/
@薩斯gay!!!
思路卡的時候,嘴巴會不自覺地模仿放屁的聲音?
可能是腦子覺得是髒東西卡住了思路,所以想把它吐出去吧(並不是)。
這個習慣幫助我提升了多少成績不好說,但它確實讓我出名了,是不是好的方面這點拜託不要告訴我,我並不想知道。
張岱說,人無癖不可深交,因其無深情。
小癖好所代表的,其實不僅僅是一種對自己所學所知的專注,也代表了一個人的與眾不同。
《The Ravenous Brain》一書中提到,每個人的意識與大腦的容量是不同的,當一時的活躍程度超過了大腦的容量,人們就會無意識的養成一些小癖好來幫助自己消耗多餘的意識。
所以,每一個擁有小癖好的你,都是一個即將發光發亮的寶藏boy或者寶藏girl。
這樣的你,值得被珍惜,值得被重視,也值得為自己點亮一萬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