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時裝周都有討論不完的話題,今天這家唱罷,明天那家登場,像極了一場馬拉松接力賽,看似只是時裝的展示,其實也是各方時尚勢力話語權的爭奪。有趣的是,近年來,中國元素頻頻出現,亞洲時尚逐漸扛起一面旗幟,越來越多的西方品牌也開始借鑑亞洲文化,來滿足亞洲人的需求。今年米蘭時裝周官方日程的發布上,又有一個新的中國面孔出現了,那就是勁霸男裝。等等,勁霸男裝?作為中國商務休閒風男裝代表之一的勁霸男裝,打著「專注男士,專注茄克」的口號,為中國男士盡心盡力服務了整整40年,熱衷於追趕潮流的年輕人對他感到陌生其實並不奇怪。
在西方時尚語境的侵入下,流行、潮流等概念影響了人們的穿衣理念,一些本土品牌和西方的時尚品牌似乎有了一條曖昧的分界線,年輕人喜歡快時尚、潮牌、玩小眾,市面上幾乎所有主流的服飾都是以年輕人的喜好打造的。似乎很少人會關注那些奔赴寫字樓、見客戶、談生意的商務人士穿什麼。快時尚不夠大氣,潮牌又不夠正式,穿得太個性也不夠穩重,穿得太樸素不夠精緻,人手一件的茄克成了中國男士心照不宣的默契。
皮質的、粗花呢的、長款的、短款的,每個中國男人都能挑到最適合自己的一件,在茄克裡穿一件襯衣再系上金利來的皮帶,是改革開放時期鬥志滿滿的商務男士的「潮流前線」。作為華語電影的代表人物,成龍在《警察故事》系列電影裡大量採用了身著茄克造型的畫面,成功塑造了一個格盡職守,相當靠譜的警察形象。一定程度上,茄克也在電影裡貢獻了一份自己的演技。
那麼這裡會有同學問了,夾克和茄克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服裝?「夾與茄,這一個漢字的較真,或許在漢語言學上看似乎並無多少實質意義,但是我想說的是,對於中國茄克產業,這一個字絕對意義非凡。」就像是阿美咔嘰基於美式復古,茄克也是夾克融入本土文化的結晶。
在過去西方的概念中,夾克是特指衣長較短緊袖口緊下擺的上衣,專門做夾克的牌子也有很多,我們熟悉的Barbour、 Twin Track Jacket等等。而在中國茄克顯然有更大的涵蓋。衣長較短、胸圍寬鬆,除西服、風衣、棉衣和襯衣以外的所有長袖外衣』,都可以稱之為茄克。
作為使用「茄克」的主力品牌代表,勁霸男裝從自1980年創立初期就主打茄克品類,希望讓中國男士穿上更加時尚和年輕化的商務裝。「捨棄『夾克』選擇『茄克』,更多的可能是一種隱喻意味。在改革開放初期成長起來的勁霸,就像是代表著如草原般茂盛的中國式創富夢,在湧入的西方時尚洪流裡,試圖走出一條中式創意、中式時尚的道路。
事實上符合民情適合中國人體型的茄克也很快在中年男士群體中流行了起來,從爸爸乃至爺爺輩最常見的外套就是茄克。從感受上來說,茄克可能真的就是中國男人特有的男人味。
那時韓流還沒有入侵,港片裡還有內地的電視劇裡,男人們都是穿著各種各樣的茄克玩搶和打架,沒有一定氣質還真就撐不起來那個味道。那時的我還年輕,周圍的男孩們渾身上下都是運動服,稚氣滿滿。那時「男人味」這個詞也並不油膩,年幼的我印象裡唯一經得起這個誇獎的人只有兩個,一是我爸,二是金城武,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喜歡穿各式各樣的茄克。後來我爸在常年奔赴酒席的勞苦奔波中逐漸發胖,寬鬆的茄克再也包不住他的啤酒肚。於是,金城武成了我唯一的男神。
奈何抵不住外來品牌對本土的時尚品牌的大洗牌,人們的穿衣理念也發生了改變,穿茄克的男人已經不酷了,穿奢侈品和耐克阿迪的人後來居上。中國時尚也隨之陷入迷茫,很多國產品牌來不及和國際接軌,「土氣」、「過時」的標籤就這樣貼在了勁霸男裝的身上,商務男士好不容易興起的時尚夢就這樣黃了。
你以為勁霸男裝和商務男士就這樣被時尚拋棄了嗎?事實上外來的時尚洪流也在推著中國品牌向前走,勁霸男裝早就搶先一步帶著茄克走向時尚化和國際化了。在整個社會都在被新思潮拉扯、推動的時代,作為對文化潮流反應最敏感的服裝品牌,也不能懈怠。就在2020年1月,勁霸男裝帶著它的新增輕奢產品線登上了米蘭時裝周。
雖然今年來上時裝周的中國品牌逐漸多了起來, 但是說來也挺心酸,這些本土品牌改不改革、聯不聯名,其實大家都不是特別關心,反而那些活躍在視野的NIKE、Balenciaga、LV上新了人人都要去看一看。有人說國產品牌登上時裝周只是為了博眼球,但我覺得有熱度還是好的,畢竟,這樣大家才會意識到國產品牌,是真的在拼。
其實很多年輕人「嫌棄」的勁霸男裝,比起外來品牌也並不輸。2019 年,勁霸男裝以 668.27 億元的品牌價值入選「中國 500 最具價值品牌」,並連續 16 年蟬聯中國男裝第一價值品牌。雖然勁霸男裝向來在營銷上不過分博人眼球,但是以真正體現實力的品牌價值來看,勁霸男裝的品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確實可以擔得起「走出去」的重任。
另一方面國產品牌的優秀設計層出不窮,但一直缺乏被世界認知和認可的契機,登上時裝周的中國品牌也是在用自己的話向世界展示中國設計的魅力。登上時裝周的勁霸男裝既獲得了曝光,也迎來了爭議。雖然勁霸男裝並非所有產品都能做到迎合每個人的審美,但是這場秀的真正意義在於,讓中國消費者看到我國商務男裝的潛力和積極轉變的態度,秀場的舞臺上出現更多類型的中國品牌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時尚起步較晚,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設計」並非是李寧、太平鳥等品牌登幾次時裝周就能做到的,也需要更多中國品牌的努力。畢竟,中國製造由廉價、質量差的印象,轉型到物美價廉,品質高的口碑,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鬥爭過程。談及「國潮」大部分的人都先入為主地把國潮當做是國產的潮牌,還是基於西方主流的街頭文化那一套。像supreme一類的潮牌一樣在T恤、衛衣上印上slogen,束腿褲上像模像樣加上幾根飄帶,看似把當下流行的元素統統結合到一起了,明眼人一看就是「隨波逐流」,和「國」象徵的中國風沒有太大的關係。
私以為,能夠稱得上國潮的,不是非得把國潮二字常常掛在嘴邊的品牌,而是從本土文化出發,再以國際化眼光加以創新的品牌才稱得上是國潮。就比如80年代就敢登紐約時裝周和主流的西方潮流叫板的設計師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雖然他們設計的服裝上沒有任何logo和和風元素能夠證明那些剪裁稀奇的服裝出自東方設計師之手,但是人們一眼就能看出他們的作品帶有日本獨有的服裝哲學。這種風格是紮根在設計師骨子裡的,由生活體驗和深入學習得來的,並不是非得刻意討好西方審美而為之。
2018年,李寧、太平鳥等品牌首發出徵紐約時裝周,當中國品牌走在國際舞臺上,中國設計師和中國品牌又為我們贏得了一份時尚話語權,我們當然值得激動。那些我們曾經認為老土和過時的番茄炒蛋運動服,還有根據80年代校園風改良而來的服飾,如果不是登上了國際舞臺,怎麼會把它們與時尚掛鈎。
今年年初勁霸男裝率先登場,勾起了人們對90年代至00年代那股茄克潮流的記憶,那是中國男士最初的時尚先鋒,每個中國男人的衣櫃裡都少不了它。2018年後,外來服裝品牌在中國業務出現下滑,New Look、Forever 21、Old Navy等品牌都相繼退出中國市場。國貨女裝出現高端化趨勢,國貨男裝佔有率是外資品牌的2倍,運動服飾也在追趕國際大牌,佔有絕對優勢。「國潮」確實迎來了春天。
不過,用「國潮」來形容勁霸男裝其實並不恰當,2020年勁霸男裝正式成為了新國貨中的一員。隨著年輕人和中產階級群體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強,人們對國貨的信任度也在提升,「新國貨」成了一股不可抵擋的潮流。
那麼什麼才叫新國貨呢?設計好、顏值高、品質佳、有個性,在消費升級的當下,用實力媲美國際品牌的「中國創造」才稱得上是新國貨。變化的是潮流趨勢,不變的是對風格的堅守,任何的流行都是一時的,在「國潮」的浪潮中沒有定力,也是會被淘汰的。
年輕人都在追捧奢侈品和潮牌的時候,爸爸們早就率先一步穿上了茄克,你笑我太個性,我笑你太老土。如今商務男士也時髦起來了,誰輸誰贏還不一定。中式復古大回潮,爸爸的衣櫃裡,指不定還藏著什麼別的好東西。
那些被我們認為是「過時」的本土服飾,真的有過時一說嗎?款式經典、耐看的服飾永遠都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的穿著,當哪一天我們不再一股腦認為外來的潮流就是流行的時候,也就是大家從心底認可中國時尚的時候。「流行」和「時髦」,為什麼不能由我們自己定呢?
From 蟬市。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