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檢察組》是由于和偉、韓雪主演,該劇一開始由三起案件引發,「鄭瑋麗車禍」,「黃四海命案」,「九三零殺人案」,這部電視劇與之前的《人民的名義》不同,很多情節都反映了監獄內部對犯人的管理,以及犯人之間的故事,可以說簡直就是一個「監獄風雲錄」。
劇中因為胡雪娥在表彰會上大鬧,韓童生飾演的張友成當即承諾徹查「九三零沈廣軍殺人案」,然而當黃雨虹帶著各種禮物去找友有成時,張友成異常抗拒,以類似侮辱的方式將黃雨虹趕走,具體表現就是看到富人,就會惡意揣測富人,覺得富人都是為富不仁或者身上不乾淨,但實際上這是一個特別病態的概念,因為在你沒了解一個人之前這種惡意的揣測是錯誤的。
黃四海是黃雨虹的獨子,也是劇中的「海平四少」之一,因殺人罪被判入獄,明明是故意殺人罪,卻不知為何被判過失殺人罪,如果不是黃雨虹找人,如果不是有人貪贓枉法,以權謀私,很難讓人相信,而且沒過多久,黃四海就因為立功在監獄裡減刑了,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他與監獄服刑人員胡大軍的打賭,讓人細思極恐!
在《巡迴檢察組》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臺詞是「現在的自媒體這麼多」。所以輿論往往會影響一些事情的走向,輿論對於司法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在輿論可以監督司法的公正性,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法治社會的發展。有些案件本應依據證據和法律依據判決,但迫於輿論壓力,判決案件的法官很可能會考慮到輿論的影響,從而使案件出現嚴重偏差。
生活中大家看人往往都帶有一定的刻板偏見,更別說看劇,或者看演員演戲了,自從《巡迴檢察組》開播以來,即使媒體不說,相信很多觀眾肯定會把這部劇和《人民的名義》聯繫在一起,前作如此優秀,觀眾在觀劇時自然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期待,俗話說期待越大,失望越大,這就是此時觀眾看《巡迴檢察組》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