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跤王季連成受聘西北國術研究院四海連成國跤館館長並發表重要講話

2021-03-04 陝西西北武術院

今天,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好日子,西北國術研究院四海連成國跤館掛牌成立,本次掛牌儀式由西北國術院副院長朱永金先生主持,西北武術院院長韓鵬先生、西北國術研究院院長周潤生先生,西北國術研究院四海連成國跤館館長季連成先生,陝西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未央區武協主席何來生先生,未央區武術協會秘書長戚永利先生,混元太極推廣員李凱斌先生,中國跤劉亮先生,中國跤賈凱強先生,西北武術院常務副院長韓全林先生出席了本次掛牌儀式。

出席嘉賓

儀式上,朱永金先生特別介紹了摔跤,在我國摔跤術由來已久,源遠流長,所有的技擊中摔跤是一大技,我國在今年以後的時間中國跤術將是一個國家推廣的項目,鼓勵西北武術院的學生努力去學習國跤,每時每刻的去學習,為將來走入職業賽打下良好的基礎。

朱永金先生講話

接下來,西北武術院院長韓鵬先生發表了講話。首先,感謝大家對西北武術院的支持;其次,提到了摔跤術中「摔」的作用,摔跤的技術是國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後,特別強調了摔跤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需要我們大家去繼承和發揚,鼓勵西北武術院的學生好好去學習國術,能夠在國跤管學到真正的東西,練到真正的本領。

韓鵬院長講話

隨後,西北國術研究院院長周潤生先生發表了講話。特別恭賀西北國術研究院四海連成國跤館的成立,勉勵西北武術院的學生做好參加比賽的思想準備,鼓勵學生認真的吃大苦耐大勞,虛心學習,在季老師的帶領下為西北武術院做出最大的貢獻。

周潤生先生講話

最後,西北國術研究院四海連成國跤館館長季連成先生發表了講話。特別感謝韓鵬院長的支持,鼓勵西北武術院的學生一定要好好的學習,刻苦練習每一個動作,掌握每一個技術技巧,抓緊時間練習,爭取拿到優異的成績,將國粹傳統下去, 讓中國跤術走向世界!

季連成先生講話

嘉賓與學員合影

圖為現場教學(一)

圖為現場教學(二)

季連成,男,滿族,1942年1月生,遼寧省瀋陽市人,現任陝西省西安市四海連成搏擊俱樂部總教練,西北國術研究院名譽院長,西北國術研究院四海連成國跤館館長;海軍陸戰隊摔跤﹑擒拿﹑格鬥教練,中國式摔跤國家一級裁判,西安市第一屆柔道摔跤協會秘書長,2013年中國式摔跤國際邀請賽中國香港隊總教練。

主編:朱軍;設計:王超 ;本期編輯:馮維

西北武術院創辦29年來,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立志培養文武全能的精英人才,本校實行全日制封閉式軍事化管理,常年招生,支持隨到隨學,歡迎您的到來! 

相關焦點

  • 完美的中國跤技術——附中國跤現狀分析及全國中國跤場館及師父分布
    中國式摔跤,這一國術精華和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究竟發展得怎麼樣呢? 答案是發展得非常不好。5、昌平金龍跤館    昌平北站往西嘉樂迪對面的小區裡;    電話:89700508;    館長:李庚年老師,免費的;
  • 中國黃土高原上MMA探路者——四海連成格鬥軍團!
    四海連成四海連成搏擊俱樂部,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在國家體育總局武管中心正式備案註冊的專業搏擊俱樂部,是西北地區目前最大的,賽事與就業資源最豐富的職業MMA和社會教育的培訓基地之一。旗下有:WUFC系列版權賽事/WUFC格鬥訓練營/四海連成職業戰隊/多家四海連成搏擊俱樂部連鎖品牌等(跨度從華北—西北—西南)。在中國MMA搏擊市場,四海連成本著「團結/嚴謹/創新/專業」的發展理念,以職業競技帶動社會搏擊教育與就業為核心,助力中國MMA市場蓬勃發展!
  • 痴心傳承 百年快跤 訪市級非遺保定武術快跤傳承人安鴻喜
    保定這片豐厚的沃土,造就了一代代頗具影響力的武術大師,平敬一、張鳳巖、楊洛志、許二把、白洛俊、常東升……不勝枚舉。1932年保定國術館建立,同年在清真寺街建國術分館,館長安古琴系保定軍校騎科教官,教員有白運章、張鳳巖、白洛鎮、趙洛永等人,主要教授武術、摔跤,培養出了一批摔跤高手。  新中國成立後,大力發展體育運動,把摔跤列為重點發展項目。保定回族摔跤選手在全國各類武術、摔跤比賽中取得了輝煌戰績,獲獎無數。
  • 傳統武術中國跤,何以能夠傳承千年而不衰?
    1930年,中央國術館張之江館長赴日治病角力就是中國跤的雛形,這是摔跤作為中國軍隊主要訓練科目的最早記錄;三國時期曹操也把摔跤列為軍訓科目;北宋調露子的《角力記》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摔跤專著;明朝萬曆年間出版的《萬法寶全》一書中,就有古代摔跤圖樣。當時把摔跤列為六御之內,作為軍隊作戰訓練的重要手段。
  • 中國跤,交天下,「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誠邀您來參與!
    2020年9月29日,首屆「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將在安徽銅陵北鬥星城打響揭幕戰!「中國跤」全稱為「中國式摔跤」,是中國眾多傳統武術中極具實戰能力的武術流派,以「摔」的技術為主體,起源於徒手武術中的一門專門技術。
  • 「跤痴」李寶如先生——北京的私跤場
    前日李寶如老師的「跤痴」李寶如先生——什剎海小花園聊跤在「黑帶格鬥」發表之後,大家反響熱烈。在此感謝李老先生為中國式摔跤的辛勤付出,感謝李老先生及其傳人授權允許文章發表。天橋地區有菜市跤場(不是賣藝),當地孩子晚上在寶三跤場練跤,滿寶珍、魏老等人給以指導。在天壇根,張太平家後門有一幫孩子在此練跤,永定門外車口,南倉庫等處有跤場。晚上沙子口石存立家和李寶如家有跤場,另外玻璃儀器廠,油氈廠的工人也在業餘時間摔跤。當地街坊們也到廠內摔跤,運輸公司、西貨坊、合作倉庫都有跤場。
  • 「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即將打響揭幕戰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主管的「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首場比賽,將於9月29日在安徽銅陵北鬥星城打響揭幕戰。傳承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被稱為是中國的國術。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作為國家對外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始終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文化新名片,多年來,在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友好往來,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 保定「快跤」帥 代代有傳承
    提到「快跤」咱保定人都熟悉,它是把摔跤的扳法同拳術中的身法相結合,形成的一項運動。
  • 【知識百科】河北保定快跤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平家兄弟不僅驍勇善戰,而且喜歡摔跤,他們把頗具特色的快跤術傳給了保定人。這種快跤將摔跤技巧同拳術中的手、眼、身、法、步相結合,形成了剛柔相濟、靈活巧妙、快速多變的風格,「保定府的勾腿子」就是因快跤勾腿而得名。保定摔跤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以其絕妙的技藝和眾多的高手名揚國內外,是與北京、天津並稱的三大跤城之一。常東升是保定跤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 直隸國術館 保定快跤傳承的希望
    出席此次頒獎儀式的嘉賓有保定市體育局、市民宗局、蓮池區政府、區政協和區教育局領導,北京國際武交會摔跤項目的裁判長,以及保定中學、南溝頭小學的校領導,這些領導對直隸國術館的重視讓館長白鶴江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保定快跤的信心。大會開始後,館長白鶴江、裁判長王同慶、市政協常委李同聚和學生家長代表先後發言。
  • 常達偉:秉承先輩宏願,弘揚保定快跤
    保定快跤不僅有很強的觀賞性,更是一門系統、嚴謹、靈活、豐富、多變的防身禦敵之術,有極強的技擊應用價值,練習保定快跤還有助於培養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敏銳的精神意識。如今,保定快跤不僅在保定地區薪火相傳,遍及全國,還走出國門,受到世界各國愛好者的熱愛。在海外傳播保定快跤的先驅者和功臣首推常東升先生。一代跤王「花蝴蝶」常東升提起祖父常東升,常達偉滿懷敬仰之情。
  • 中國驕傲由中國製造,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誠邀您來參與
    2020年9月29日,首期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將在安徽銅陵北鬥星城打響揭幕戰!中國跤全稱為「中國式摔跤」,是中國眾多傳統武術中極具實戰能力的武術流派,以「摔」的技術為主體,起源於徒手武術中的一門專門技術。它是中國武術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後來獨立出來,集武術各個門派擇取的精華徒手動作,自成一門。傳承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被稱為是中國的國術。
  • 沙學周與中國跤的故事:因父親走上習武道路,並把中國跤搬上熒幕
    據悉首期「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將在2020年9月29日,安徽銅陵北鬥星城開戰。近日,有搏擊媒體聯繫並採訪到了不僅自己練習「中國跤」,而且還將「中國跤」搬上了大螢屏的武術名家、知名動作演員沙學周老師,聽聽他的「中國跤」故事。
  • 中國一代跤王田景生!即將再現江湖,為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喝彩
    王彥會是中國摔跤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執委,曾多次在全運會及國家級中國跤比賽中獲得冠軍,為河北省的體育發展,以及中國跤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後來田老師去了火車頭隊,也得到了王忠義大隊長的支持。國家高級教練河北體工隊教練火車頭國家隊教練三亞國跤世界發展聯合會秘書長
  • 冠軍專業戶王銀鳳,出戰「跤壇英雄榜」!
    中國跤鄉忻定原,民間撓羊歷千年跤場男兒美名揚,鏗鏘玫瑰也留芳忻州城有崔家人,定襄還有朱家軍,原平市裡劉三雄
  • 專訪丨著名動作演員沙學周:師出中國跤名門,將中國國術搬上熒幕
    近日,我們有幸聯繫並採訪到了不僅自己練習「中國跤」,而且還將「中國跤」搬上了大螢屏的武術名家、知名動作演員沙學周老師,聽聽他的「中國跤」故事。然而沙榮生先生並未放棄對武術以及「中國跤」的熱愛,並且傾力培養兒子沙學周。 沙學周從4歲開始就跟隨父親習武,直到14歲時他已經學習了33套拳法以及國內僅存的一套「跤拳」善撲功。
  • 天津說跤人,讓跤場更加精彩,看的是摔跤聽得像相聲
    每個周末天津的跤場都會圍著很多的跤迷,看跤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中必須有的樂子,而跤場熱鬧的氛圍不僅是摔跤精彩動作帶給大家的驚喜,更離不開風趣幽默的說跤人帶來的快樂。在津友跤社每個周日幾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除了天氣原因跤場停歇,李德元教練幾乎每場必到。
  • 保定快跤
    他們把快跤術傳給保定人。保定當地的回族人由於人單勢孤,素有尚武之風,為了更好的防身自衛,有好多回族人便求平家兄弟傳授摔跤技術(其實,保定摔跤並非由平家兄弟傳入,因保定自古便是兵家重地,所以摔跤本身就很盛行,他們不過是當時的代表人物),於是保定的回族摔跤便由此開始。
  • 崑崙決九月開啟中國跤挑戰賽
    8月19日崑崙決發布,9月在安徽銅陵正式開啟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中國跤將成為自由搏擊、綜合格鬥、泰拳、拳擊後,又一項重要賽事內容。清代皇室偏愛摔跤競技,跤技高手經層層選拔,與宮廷武術大內高手精英,進一步挖掘、研究、整理、演練、錘鍊,使這一摔技,鑄成、達到爐火純青之境。所納高手組成保護皇帝的御林軍,稱為「善撲營」。
  • 校園裡的「君子跤」
    西北大學長安校區運動場上,該校的中國式摔跤隊隊員正在進行訓練。本報見習記者 雪野攝 西北大學有這樣一支中國式摔跤隊。他們建隊時間短,取得的成績可不小。從2018年到2019年,西北大學中國式摔跤隊隊員餘博揚、李盼盼在全國大學生中國式摔跤錦標賽上,分別斬獲了女子60公斤級、女子甲組個人基本功2枚金牌。 摔跤,被公認為歷史最悠久的競技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