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26日發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施政支持率為52%,比較前一周下降了3個百分點。導致文在寅施政滿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北南關係惡化,另外一方面則是經濟狀況不佳。
經常看韓國新聞的朋友可能會經常注意到韓國的媒體機構會定期公布韓國政治民調,來評議一下當前政府執政狀況,或者對即將進行了選舉進行一下選前預測。那麼這些民調究竟是如何做出的呢?
(文在寅紀念韓戰)
韓國是民選政治,民調跟其他民選國家一樣是政治的晴雨表,無論是對於執政黨還是對於在野勢力都對其十分重視。然而民調本身卻並不是由政治勢力在弄,甚至也不是由媒體機構。因為無論是政黨還是媒體基本都帶有政治傾向,所以他們直接做出的民調本身也就不具備參考價值。韓國的民調基本都是由第三方民調機構在做的,比如「真實計量器」或者韓國蓋洛普。相關媒體機構會花費資金引用其民調結果,或者直接委託其做民意調查報告。
(韓國民調)
民調為了保證其真實性,往往會採用隨機電話問卷的方式,而且還需要公布樣本的置信率以及樣本誤差。畢竟調查對象並非是百分之百的有效樣本,可能會遇到不具有政治選舉資格的人。通常民調會詢問調查人的年齡、性別、所在選區、學歷、職業等信息。這些其實都是必要的,這些信息通常能夠反映出被調查人員的經濟狀況和基本政治立場和傾向。以所在選區為例,其能夠反映出大體政治傾向,比如慶尚北道和大邱等區域通常被認為是保守派區域。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之所以能夠在5月贏得國會選舉,主要是在慶北和大邱的部分區域取勝。韓國政府的防疫措施十分得力,取得了他們的信賴。
(電話民調)
韓國的民調機構也經常遭受質疑,甚至被提起訴訟。民調本身是能夠影響到輿論走向的政治信息,如果作假,那麼後果可能不堪設想。所以民調也是受到「選舉法」等相關法律監督的,如果民調機構作假,那麼就可能遇到大麻煩,可能會面臨檢方調查。比如今年3月民調公司「真實計量器」就被提告,涉嫌欺詐和操縱輿論。民調機構都是靠公信力吃飯,所以發生這種事對於其業務的影響很大。民調機構需要遊走於政治邊界,不能踏入其中,否則將會萬劫不復。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