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一生也可以「失敗」得如此有價值

2020-12-17 上官文露讀書會

導演: 克裡斯託夫·巴拉蒂

編劇: 喬治·沙普羅 / 勒·惠勒 / 諾埃-諾爾

主演: 熱拉爾·朱尼奧 / 弗朗索瓦·貝萊昂 / 凱德·麥拉德

類型:劇情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 瑞士 / 德國

上映時間: 2004-10-16(中國大陸) / 2004-03-17(法國)

片長:97分鐘

文:路文彬 · 主播 上官文露

生活中的失敗者或者說失意者往往是頹廢的,理想一旦破滅,他們便開始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棄。

但是,理想其實是用來堅持的,而不是用來實現的。

真正成就我們個人的,恰恰是對理想始終不渝的堅持。所謂理想的實現或成功,固然可以成就我們,但更多的時候則是毀滅了我們,讓我們再無升華的可能。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她的確如願以償了,但過早的成名也著實限制了她未來在文學上的成長。

當然,倘若不早出名,她也許不會再寫;可一旦堅持了,她必然是更加非凡的張愛玲。還有一個當然,她最終將籍籍無名。可是,籍籍有名之於人生就那麼重要嗎?

作家、學者路文彬先生這篇為《放牛班的春天》而作的影評——《失敗者的作為》,告訴我們,這根本就沒那麼重要。

/ Part 01

懲罰,其實是在鼓勵犯錯

麥修同樣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失敗者,這個曾經的初中音樂教師其貌不揚,年紀已經不輕,至今一事無成。

他走過許多個地方,一直都沒能找到自己的出路。這是個很不會混的人,運氣也足夠糟糕。但是,他無所謂,他繼續朝前走。他說:「我確信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這是對未來不再抱任何希望嗎?我想不是,麥修只是不想對未來心存僥倖罷了。他只想堅定地走下去,絕不依賴命運有什麼回報。

他來到了充斥著不良少年的塘底寄宿學校,這個校名仿佛就是他的寫照,他正處在人生的最底端。

麥修來到的時候,正趕上一場混亂。孩子們搞的惡作劇嚴重傷到了一個叫馬克桑斯的孩子的眼睛。

體罰是這裡司空見慣的一種教育方式。校長哈桑對孩子們恐嚇無果之後,將這件事交給了麥修。同事雷讓告訴麥修讓馬克桑斯受傷的罪魁是勒蓋萊克。因為勒蓋萊克弄破了瓷磚,馬克桑斯懲罰過他。

雷讓交代麥修千萬要小心兩個人:勒蓋萊克和莫昂熱。並授給麥修以經驗:犯了錯就狠狠懲罰,唯有這點對於他們才是有用的。

準備上講臺時,笨拙的麥修摔了一跤,手中的公文包飛落到地上,一個男孩撿起它,在同學們中間傳扔開來。哄鬧聲驚動了校長,他對麥修的第一堂課很是不滿。

看見麥修在和那個男孩搶包,他將目光落到了這個男孩身上。這就是屢教不改的勒蓋萊克。

校長問麥修他幹了什麼?麥修說沒什麼,找了個理由想替勒蓋萊克搪塞過去。勒蓋萊克抬頭看著麥修,神色有些驚詫,以往的學監是不會這麼做的吧。

在塘底,只有「犯錯-處罰」這麼一種教育模式存在,學生負責犯錯,老師負責處罰。然而,處罰並不能消滅犯錯。

麥修將勒蓋萊克帶出教室時,說要找一位認真負責的同學來看管教室,於是說出莫昂熱的名字。就這樣,兩個最難對付的學生他都認識了。

麥修嚷嚷著要領勒蓋萊克去見校長,拒不承認的他終於開始服軟,說他並沒想傷害馬克桑斯,只是想跟他開個玩笑而已。

眼見勒蓋萊克感到了恐懼,麥修順勢提出自己的談判條件。他可以不將此事告訴校長,但勒蓋萊克仍舊要接受懲罰,即下課後必須到醫務室去照看馬克桑斯,直至後者痊癒。

勒蓋萊克同意了。

懲罰確是對犯錯的一種糾正方式,而且是一種極為有力的方式,問題就在於懲罰本身的方式。

如果懲罰是基於憎恨,那麼它必將再次導致憎恨,而這恰恰背離了教育的目的。

不以教育為目的的懲罰實質上就是一種報復,報復只能產生報復,讓彼此憎恨無止無休。麥修對于勒蓋萊克的懲罰顯然不同於哈桑校長,他是在教育而非報復這個孩子。

麥修讓馬克桑斯以為勒蓋萊克是自願來照看他的,所以馬克桑斯很感謝勒蓋萊克的好意,而勒蓋萊克則一言不發,始終低著頭,明顯有了悔意。

馬克桑斯的傷勢很重,連醫生也看不下去了,說他對這幫孩子這麼有耐心,可他們卻要如此對待他,真是不可救藥。馬克桑斯心地善良,深深同情著這些不幸的孩子。

他同醫生之間的一番對話,頓時令醫務室成了勒蓋萊克接受教育的又一個課堂。此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勝過所有體罰。不能不說,麥修的教育手段是充滿智慧的。

/ Part 02

音樂,帶來失敗者們的春天

麥修請求校長撤銷因為馬克桑斯事件對於全體學生的處罰,同時要求他允許自己來處理肇事者,並有權不說出肇事者的名字,成功保護了學生們。

可是,學生回報他的,卻是撬開他仔細鎖好的柜子,拿走他文件包裡的東西。他們以為包裡有裸體女人的照片,翻出的只是麥修創作的曲譜。

他們隨意把它扔在廁所裡,不知道這是麥修有多麼珍愛的寶物。

孩子們在宿舍裡嘲笑麥修的歌聲,讓他再次想起了令自己心痛的音樂。輾轉難眠的麥修為了嘗試挽救這些可憐的孩子,他又翻出了五線譜。他曾發誓不再碰這東西,這是讓他心碎過的夢。

他對自己說:「永遠不要說絕不,總可以做些什麼的。」沒錯,音樂沒有成全麥修的夢想,卻不影響他用音樂為這些孩子做些什麼。一顆仁愛之心驅使著麥修要有所作為。

麥修計劃的嘗試正式開始了。他要組建一個合唱團,用歌聲來改變這些孩子。

他根據這些孩子在塘底的生活,親自創作了一首首活潑風趣的歌曲,教他們演唱。就這樣,孩子們安靜了下來,將目光集中到麥修的身上。

由於不斷受到校長的責罰,莫昂熱沒有機會參加麥修合唱團的演唱,可是同學們的歌聲卻在深深吸引著他。趁教室裡無人的時候,他偷偷走進去,望著黑板上的樂譜情不自禁唱出聲來。莫昂熱的嗓音是那麼的動聽。

儘量避免處罰學生的麥修一時還難以管束住他們,還是有幾個孩子拒絕配合他的合唱團,但是麥修擁有足夠的耐心去消化這些煩惱。

孩子們的錯誤不是來自他們本身,如果他們的父母、老師或者學校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他們本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夜晚,莫昂熱又一個人悄悄溜進教室,看著黑板上的歌詞唱了起來。歌聲驚動了麥修,他循著歌聲走過來。

按照學校規定,學生是不能單獨進教室的,否則就要受到處罰。借這個機會,麥修嘗試跟莫昂熱進行了溝通,並要求他必須參加合唱團的排練。莫昂熱的嗓音令麥修稱奇,他發現了這個孩子的天賦。

隨著合唱團演唱水平的日漸提高,學生們的表現也令麥修感到了欣慰。莫昂熱似乎也不再那麼叛逆,安靜接受著麥修對他的單獨輔導。

看看你經過的路上

孩子們迷了路

向他們伸出手去

引領他們

走向後面的日子

黑暗中的方向

希望之光

生命中的熱忱

榮耀之巷

童年的歡樂

轉瞬即逝被遺忘

……

那清澈的目光,那動聽的歌聲,猶似沙漠裡的一汪甘泉,猶似寒夜裡的一堆篝火,於剎那間驅散了塘底揮之不去的陰霾。希望燃燒了記憶,美好的未來近在眼前;樂音,這神靈的語言撫慰著曠世的憂傷。塘底已不再是塘底。

歌聲感染著孩子們,也感染著麥修自己,甚至還感染了校長。校長竟然也一反常態,像個孩子似的,站在辦公室的椅子上玩起了紙飛機。塘底因為麥修的音樂在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 Part 03

何為成功,何為失敗?

但,塘底真地不再是塘底了嗎?

不,哈桑校長並沒有什麼實質性改變,事實證明他就是個喜怒無常的暴君。一個叫蒙丹的孩子從學校逃跑,近20萬法郎的公款被盜,校長遷怒於麥修,命令他終止合唱團的活動。

好在他又贏得了一位叫沙貝爾的同盟,在他的幫助下,麥修將合唱團變成了地下抵抗運動。

麥修堅持的地下排練不小心被校長發現了,校長雖然很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因為他這所學校的贊助人聽說了麥修的合唱團,來信表示想要欣賞一下。

為學校贊助人伯爵夫人舉行的演出感動得大家淚光瑩瑩,這打動心靈的歌聲頓然滌蕩淨所有人們對於這些孩子的陳見。

麥修在同莫昂熱的目光交流中,讀出了這個孩子的自豪、喜悅以及醒悟。音樂賜予的共同熱愛升華著師生間的情感,孩子們有了憧憬,也有了憂傷……

哈桑將合唱團的功勞搶為己有,加之對塘底教育田園詩般的描繪,騙得了贊助和主管方的肯定和獎勵,但是出其不意的一場大火突然驚醒了他往上爬的美夢。是那個叫蒙丹的孩子點著了塘底。

人人都以為孩子們被吞噬在了大火裡,其實,他們是被麥修和馬克桑斯帶到森林裡玩遊戲去了,孩子們度過了最開心的一天。

氣急敗壞的哈桑非但不慶幸孩子們的安然無恙,反而怪罪麥修和馬克桑斯的擅自外出。為了保護馬克桑斯,麥修將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結果被哈桑掃地出門。

離開之際,麥修當面聲討了哈桑的惡毒和無能。這個看似高高在上的校長,內心卻是無比的卑下。

他從未將自己當作一個教育工作者,而僅僅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看守。在他眼裡,這些孩子就是囚徒。他嘲笑麥修是個失敗的音樂人、一個卑微的學監,可他又成功在哪裡呢?

麥修拎著他的行李箱悽然走出塘底,哈桑不允許學生同他告別。果然,孩子們都很聽話,沒有誰出現在他的面前。麥修不免有點失望,尤其是對莫昂熱。

但當走到高牆外的時候,麥修突然看見了一地的紙飛機,那上面寫有孩子們道別的話語和籤名。仰起頭,麥修又看見一架架紙飛機正密集地從窗口飛出……

空中飛舞的風箏

請你別停下

飛往大海 飄向高空

一個孩子正望著你吶

……

莫昂熱領唱的歌聲劃破塘底沉悶的天空,一隻只小手在窗口揮舞……孩子們在用歌聲為他們心愛的麥修學監送行,也在用這歌聲向哈桑校長表達著反抗。

麥修,一個失敗的音樂人,一個失業的學監,終生做著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事情。但正如莫昂熱後來反問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嗎?不,不只有他自己。」

此時的莫昂熱已是名揚四海的偉大音樂指揮,正是失敗的麥修造就了成功的他。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至少,麥修的失敗本身不是一個錯誤。他不是一直在希望著嗎?

就像那個叫佩皮諾的孤兒在星期六的執著等待。

終於,在這個星期六,他隨麥修一同離開了塘底。希望沒有辜負佩皮諾的等待,而麥修則用希望成全著他人的希望。

我想說:麥修,你揭示了成功的真相。

【本期話題】:你認為理想之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篇文章原名《失敗者的作為》

出自路文彬著作《當教育遇上電影》

本文作者簡介

路文彬,作家、學者、翻譯家;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長篇小說《流螢》《天香》《你好,教授》,隨筆《閱讀愛情》《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被背叛的生活》《當教育遇上電影》等。譯著《女性與惡》《迷失的男孩》《動物英雄》《安琪拉的灰燼》等。

本期插圖

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如果時間可以感動,我願意守候一生
    當初你我之間的點點滴滴,是否還會記得曾經有一個人喜歡,愛過你。人們都說,時間是強大的,它會讓我們明白曾經不理解的東西,暮然回首間,一切都變得物是人非。當年一別,你的離開,也曾讓我痛徹心扉。曾經,天真的以為,只要牽過你的手,便可以一生一世在一起。是啊!這人世間的一切我們都想像得太簡單。也許是無奈,忍著眼淚告別。這也是無知,把一切想得太美好。
  • 豆瓣9.4,那個失敗者,為何如此動人?
    沒錯,HBO出品,必屬精品,即便如此,能夠接替《權力的遊戲》的劇集依舊沒有出現,如果非要在這個答案裡填寫一個劇名的話,或許只有時隔2年,3月15日開播的《西部世界》可以列入其中。而《我的天才女友》之所以可以打動這麼多人,可以具有生命力的源遠流長,全在於莉拉和艾蓮娜著兩個角色,都有著極強的生命力。
  • 【湖北,我在這裡】「如果可以,我希望站在同事身邊」
    我是工作在湖北孝感醫院的護士,這個春節過得有點無奈。  自參加工作以來,在家「貓著」過年就是美好的願望,往年我不是在值班就是在去值班的路上。今年好了,不用我了。可我多麼想去,想和同事們在一起。  家裡添了小傢伙,為了餵飽他,我被「禁足」了。  年前,疫情不那麼嚴重時,我去過2次超市,之後再也沒出過門。取而代之的是在各類外賣群裡互動。
  • 豆瓣9.2分《海上鋼琴師》:人這一輩子,如果可以的話請忠於自己
    《海上鋼琴師》在豆瓣電影TOP250中位列第15位,95萬人的評價下依舊保持著9.2分的高分,許多人認為它是一生必看的電影,而且不僅是必看,還是看很多遍不會膩的電影。但每次看完影片,總會有一個疑問揮之不去。為何主人公1900不願走下船,到陸地上生活,或者到其他什麼地方生活,而是一定要選擇跟船一起被毀滅?
  • 【夜讀】楊瀾: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不能接受沒有嘗試
    失敗是可怕的。但如果你毫無風險,就意味著你不過在做一件稀鬆平常的事!」馬斯克的這句話可是真切的體驗。「失敗也是一種選項。如果你沒有失敗,那意味著你的創新精神不夠。」我的女兒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學讀書,然後在北京的國際學校上中學。
  • 「如果可以,我希望從沒有遇見過她」,這句話背後,藏著的是什麼
    我是途知君,或許我們素不相識,但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你溫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就關注我吧!愛情很美,但有的時候,它也是最令人心碎的東西。因為太過於執著的追求愛情,到頭來除了那些快樂而痛苦著的回憶,什麼也不曾留下。
  • 如果可以寫這樣一封信,我希望收件人是你
    我希望我對你那份一直沒有說出口的喜歡晚風可以幫我輕輕地捎到你所在的地方順便把我久藏起來的心事悄悄說給你聽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印象中的我是勇敢而溫柔的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在某個地方突然碰面我希望那是在一個溫暖的夏天我可以不用對你躲躲閃閃也可以不用拿假裝沒看見來掩飾內心的悸動我希望你的目光依舊是那樣深情而溫柔如果我們各自可以勇敢一點
  • 豆瓣9.3,把華人黑幫拍得如此過癮的美劇我第一次見
    別的我不知道,今年第二季上映的《龍戰士》讓我在疫情期間稀少的優質影視劇中如獲至寶。它不僅完全拍出了中華元素,更甚於比絕大多數國內團隊拍得更為出色。《龍戰士》故事主角原型取材於我們家喻戶曉的武打巨星李小龍。
  • 文案|「如果你可以留下來,你就是我的新生」
    1.我要在你身上去做 ,春天在櫻桃樹上做的事。 2.我想把我這裡冬天的太陽分你一半,這樣你就可以和我一起曬太陽了。 3.我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但我不會落下你。 4.今天的你看起來有點特別,很像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 塔科-法爾: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在波士頓打到退役
    「我知道波士頓對我感到非常興奮,他們也在我的比賽上下足了功夫。過去這個賽季,他們真的幫助我提高了很多,我也清楚他們很興奮,」法爾說道,「我很期待自己在這支球隊的未來,波士頓是一座很棒的城市,我喜歡待在這裡,我曾對很多人說過,如果可以的話,我喜歡在這裡打到退役。現在我可以繼續工作了,所以我對未來感到非常興奮。」根據之前報導,法爾已經與凱爾特人籤下了一份雙向合同。
  • 如果有人可以讓我依靠,我不會選擇獨自堅強
    如果可以選擇有一個人願意讓我依靠,我又何必選擇獨自堅強。我們的一生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一些挫折,誰都不例外,誰的人生道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都不會沒有挫折,沒有坎坷,就在我們在堅強,人總會遇到讓我們一蹶不振讓我們痛苦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看起來,平日裡比較堅強的人,在遇到痛苦和無助的時候,一定會首先崩潰。
  • 豆瓣9.3分,韓國現實版《我的團長我的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在豆瓣評分上幾乎沒有超過9分的國產電視劇。而在韓國,幾乎每一年都有超過9分甚至更高的劇集誕生。去年,依然有幾部在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韓劇熱播。而在豆瓣的評分方面,也從最初的9.0分漲到了現在的9.3分,按照韓劇一貫爛尾的套路,這是非常罕見的。雖然打著棒球的名號,看上去是一部和運動勵志有關的電視劇,但這種說話並不完全正確。
  • 灌籃高手:如果可以穿越,我希望我變成仙道,論釣魚我沒怕過誰
    如果可以穿越,我希望我變成仙道,論釣魚我沒怕過誰。仙道彰是我很羨慕也很嚮往的人物。 有顏有錢,有實力有情商,他自尊心很強說到的事情一定會做好,隊友全都全身心信任他。他籃球打得很好,但是能感覺到他不像流川楓那麼熱愛籃球,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 全世界都可以不懂我,如果你也不懂,我還有什麼話可說
    全世界都可以不懂我,如果你也不懂,我還有什麼話可說1:一個規矩,少說一些家長裡短,一個潛規則,少對任何人說三道四,畢竟別人不是自己,自己無法體諒別人的過去。3:希望你要做一個披荊斬棘無所不能的女英雄,直到遇見一個能託付一生的人,再做一個瓶蓋都擰不開的小公主。4:你知道,我可以習慣獨自一人,但是我們都接受不了本來有人陪,突然就一個人了。5:人生難免會和痛苦不期而遇,其實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心背叛自己,成為痛苦的幫兇。
  • 孩子,我希望你可以「輸」得起,贏得漂亮!
    尤其是在三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形成,都希望體驗到「我能行」,不想讓自己比別人差,一旦體驗到了失敗,就會生氣、暴躁。 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不斷的提升,也就是所謂的「逆商」。
  • 如果有一部電視劇可以永遠演下去,那我希望是它
    甚至有網友留言:「如果有一部劇可以永遠演下去,那我希望是它。」不僅僅是因為1988年的雙門洞,沒有狗血的劇情,沒有浮誇的臺詞,有的只是普通鄰裡間的家長裡短和一群少年少女成長中的磕磕碰碰。更讓人懷念的是每一集都有一個小標題,每一集也都可以當做一部電影,但到18集開始收尾的時候,還是湧出淚水,那種不舍啊,就好像自己要搬離雙門洞了一樣,多麼希望一直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聽爸爸們酒後的瘋話,聽媽媽們剝著魚聊著家長裡短,聽五人幫聊各路明星青春生活。感動和懷念自不必說,每看一集都會讓心中湧起無數的懷念和遺憾。
  • 豆瓣9.3分,《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裡的音樂可以如此美好
    在豆瓣上,900多萬豆友看過《放牛班的春天》,評分高達9.3分。電影的英文名Les Choristes,直譯過來就是「合唱團員們」。如果用這個做電影中文名,顯然也很難詮釋出電影的意境。「放牛班的春天」譯的很巧妙,片中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差生們,的確有如放牛娃。但當他們在馬修老師的調教下,組成了合唱團,演唱出動聽的歌聲,他們的童年如沐春風,人生也跟著改變。
  • 豆瓣最高9.3,7部高智商犯罪電影!每一部我都能看20遍
    他與我們經常看到的殺手大不一樣,他天生喜歡嘮叨,在他挾持 麥克斯去幫他完成殺人工作時,還振振有詞――「我又不是盧安達大屠殺,我殺人本來就不是好人,可以說是替天行道,你有什麼可以指責我的?」麥克斯也一時語塞。 這晚要殺的最後一個人是助理檢查官,她曾是麥克斯的顧客。
  • 「如果可以,我也想當一個不願回家的中年婦女」
    可我還不敢把電視關上,因為我害怕家裡的安靜,安靜得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久了人會發慌,可是好不容易他回來了,除了偶爾例行公事的日常搭腔,家裡也只有永久的沉默和不語,唯獨沒有人聲。」張愛玲說過:「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 【與神一起嘲笑謊言】02-我曾做的那個決定毀了我的一生,我是個失敗者!
    ·如果是犯了我所犯的錯誤,別人也許還可以恢復,但是我就是沒辦法。·只要我失敗過,就證明我是個十足的失敗者。·我沒有成功的本錢。·我一再犯錯不值得原諒,也別期待神的恩典再來幫助我。·每次我向前一步,就會退後兩步。·神也許不會放棄別人,但是祂已經放棄我了。·因為我過去的失敗,我不可能再有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