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更多紅木知識識別上圖二維碼
擁有一把舒適的椅子,不僅對健康有益,更能提升生活品質感。漢代之前,「坐」是一件相當嚴肅的事情,還沒有椅子之前,先人講究「席地而坐」跪坐於席上,能擁有舒適的坐具,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漢魏時期,一種受胡人影響,輕便可摺疊,方便攜帶,外形類似於現代小馬扎的坐具出現並開始風靡流行,這便是最早的「胡床」。《北齊校書圖》中出現的胡床
到明清時期,椅子的製造工藝到達一個新的高峰,每一塊零件都有其專屬名稱,從以下幾種最具代表性的椅子,便可看出其製作工藝之精妙。交椅是「胡床」的一種演變,從外形上看像一張帶靠背的胡床,在我國,一直有「第一把交椅」的說法,暗指使用交椅者身份特殊。椅圈講究曲線自然流暢,形如流水,細細一節因此對木材的要求很高,交椅前後兩腿交叉,交結點做軸。上橫梁穿繩代座,可以折合,下由八根木棒交結而成,交結關節處,多以金屬件固定。整個造型,從側面看似多個三角形組成。2、圈 椅
圈椅其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造型圓婉優美,體態豐滿勁健。
圈椅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椅子樣式之一。坐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十分舒適,頗受人們喜愛。圈椅外形簡約,造型古樸典雅,更兼之外圓內方、上圓下方的造型,完美體現了古文化中「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清人更偏愛繁複的雕飾與華美的造型,圈椅加入透空雕刻扶手與託泥和龜足等裝飾。當代,圈椅也是最受大眾歡迎的古典家具,許多現代家具從圈椅的造型中汲取靈感,創作出更多樣式。官帽椅,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通常分為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式官帽椅兩種。四出頭官帽椅四出頭,又被稱為「北官」,靠背椅子的搭腦兩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頭,背板多為曲面,且用一塊整版製成。這種形制的官帽椅多用於北方,造型簡練,卻法度嚴謹、比例適中。看似平淡,卻盡含機巧,線條曲直相間,彰顯了「北官」之大氣。與「北官」不同,南官帽椅更為秀麗婉轉,椅背立柱和搭腦相接處作出軟圓角,由立柱作榫頭,橫梁作榫窩的菸袋鍋式做法,看似樸素,其實極為考究,造型生動靈巧,清新別致。此外,南官帽椅正中靠背根據人體脊椎曲線,設計成厚材,靠上去更為舒適。禪椅,本是寺院產物,是寺廟、佛堂裡為禪師打坐的特定坐具。《十八學士圖》文人於禪椅觀畫
漢魏六朝時,佛入中原,隨著禪宗文化逐漸滲透到社會各階層,禪椅也經改造和完善,盛行於世俗生活之中。首先,座面寬大,可盤腿而坐,其次,後背和扶手簡練,樸素的線條組成方方正正的垂直框架,素簡通透,肅穆而沉靜。禪椅一可參禪,二可就坐,它似乎「隨心所欲」,不合常規,又有「不逾矩」的匠心獨運,正是其中禪意所在。相較於其他形制,玫瑰椅尤為精巧,外形纖細秀美,極具靈秀之氣,既小巧又簡約,既樸實又不失優雅。因體型較小,玫瑰椅一般用材單一給人輕便靈巧,美觀玲瓏之感。它的造型方正,椅背低於其他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無幾。玫瑰椅在古典座椅中屬於知性文雅的代表,文人雅士愛其靈秀之氣,常用「美如瑰玉」來形容它。在陳設上,背靠窗臺平設,不高出窗臺,配合桌案陳設時,不高出桌沿,玫瑰椅正因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而流行。《十八學士圖》中出現的玫瑰椅
看似平凡的椅子,是除開床榻之外最能給人幸福感的家具,帶給人們不能被替代的放鬆感。世界名椅收藏家和研究者織田憲嗣曾說:「椅子具有自成一格的完整美感。一張優美座椅的造型之美不亞於雕塑作品,更具有支配空間的力量。「這種說法在形容中國古典家具中尤其是明代椅凳上,顯得尤為恰當。透過古典家具,可窺得古人工匠技藝之精華,又可品讀出炎黃子孫一脈相承的生活美學。這也是器物之外,可以源遠流長的智慧內核。如果你喜歡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等紅木家具、工藝品、手串,歡迎加微信:15280363239(長按二維碼識別一鍵添加),和小編一同探討文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