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龍美術館正式開館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本月12日,陳天龍美術館正式開館

近日,籌備近3年的陳天龍美術館正式開館,這是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高校美術館。

陳天龍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具特點的意象油畫藝術家之一。陳天龍美術館位於溫肯校內公共教學樓B號樓一樓,建築面積約為800平方米。

「我希望美術館像大草原上永遠開不敗的小花,為藝術為教育增添美好與美麗。」開館儀式上,陳天龍先生動情地說。當天,他將自己歷年創作的50幅油畫作品捐贈給美術館,作為美術館的第一批藏品。

陳天龍曾說,自己修藝是從寫實到「意象」再進入「心象」。這50幅畫作中,既有上世紀50年代的寫實畫風,也有他今年的多幅新作,每一筆油彩展現的,既是他藝術創作的軌跡,更是他走過的每一步人生足跡。

為求真,苦修基本功

與油畫結緣,始於初中,一本俄羅斯19世紀的油畫作品集激起了陳天龍心中對這片領域的熱愛。

1956年,21歲的陳天龍在400進1的低錄取率下考入了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他也是1949年後溫州第一個考上美院油畫專業的大學生。

初進美術學院的他,在用筆和色彩的訓練上格外執著,一絲不苟。經過了半年的學習,陳天龍在期末給自己布置了一項「課外作業」——獨自完成一幅靜物畫《紅菊花》。

在《紅菊花》中,共有三種不同類型的花,陳天龍選擇用不同的畫法進行處理,成功展現出各自的物質感。追求作品的真實感,正是那時促使他苦練基本功的動力所在。技法是藝術的表達手段,陳天龍回憶道:「對象就是我的老師,我是他的學生,他告訴我怎樣用筆,表達真實。」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陳天龍來到了新安江水電站建設工地參與勞動。這段時期對陳天龍的創作人生影響很大。《上班》《新安江工地》就創作於這個時期。

當時每次下鄉勞動一待就是一兩個月,除了每天的勞動,他還要擠時間進行藝術創作。《上班》記錄了工人們早晨上工的畫面。陳天龍回憶,當時自己總是起得很早,在工人上班的路上架起畫架開始寫生。生活在城市裡的知識青年深深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與快樂,更讓他認識到了藝術來源於現實,要在生活裡感受藝術。而大量接觸現實的場景,也讓他更加注重技術的訓練,不斷豐富自己的表達語言,來呈現更加多元的真實畫面。

對陳天龍來說,正是這段時期的不斷「求真」,為他後期的「寫意」階段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象」由心生,不拘一格

「我初學時,基於規律。後漸漸地不拘常理,不守常法,乃至悖於規律,直到現在。」

隨著技法的不斷成熟,陳天龍的作品也漸漸從寫實轉向了寫意,他不拘泥於客體,將「魂」注入其中。到了晚年,他又提出「心象」一詞,並貫穿於後期大量的作品中。

同樣的一幅靜物描繪,從1956年的《紅菊花》到1999年創作《月季花》,再到2010年的《月季花》,陳天龍風格的變化可見一斑。在《芹菜花》中,他就以虛化實,採用微妙多變的綠色讓畫面充滿了生機,湧動起一股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從追求客體本身的物質感轉向了遵從內心的真實感。而《月季花》中,他則大膽加入了線條,弧線為主,直線為輔,彎曲的弧線以靜化動,如舞蹈者般展示了創作者跳動的心緒,可謂象由「心」生。

心象這一概念,是陳天龍原創的詞彙。對此,他有自己獨到的解釋:「心象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是把物象當作審美的體裁,隨靈感而變。」

展出的作品中,共有6幅陳天龍本人的自畫像,其中有5幅都創作於2013年。同一年的5幅同一主題作品恰好詮釋了他對「心象」的理解。「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會照著鏡子畫自己。」雖然出自同一時期,然而在每幅畫中,無論是線條的表現,色彩的調配還是技法的表達,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感來源於內心的情感變化,他將自己每刻的心緒寄託於其中,成功把鏡中之「相」轉變成了精神之「相」。

「心象」對於陳天龍創作的影響,還在於打通五官感受的邊界,通過心的連結,呈現在作品之中。在《噼啪的夜》中,陳天龍將聽覺融入至線條,粗亂的線條代表著除夕之夜,那劈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而談到《黃日懸空》的創作思路,陳天龍表示,是在窗邊看到飛機從天空中划過的痕跡,讓他有了音樂的聯想,他用猶如五線譜的線條去描繪他所感知的景象。對陳天龍來說,藝術是一剎那的感受,繪畫不是刻意的,而是順其自然的情感表達。他將這種「心象」寄予畫中,自己的創作靈感也隨著所聽所見所感不斷迸發。

放懷「玩」藝,孩子是我的老師

展廳中,一組3聯長達3.6米,寬1.8米的油畫作品分外引人注意。這幅創作於2020年的《即興》,吸引眼球的不僅是巨幅的尺寸,更是那鮮黃、翠綠的明亮色彩,天馬行空的筆法。雖已過耄耋之年,但反觀最近幾年陳天龍的作品,越發透出「頑皮」的意味來。

正如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院院長許江所說:「縱觀陳先生談藝,總有一份放懷的頑童快意,高揚藝術表現的爛漫,翔遊在自由揮灑的世界中。」

《即興》的創作契機,也和孩子息息相關。2020年,陳天龍受邀出席「愛心溫州·繪畫助力夢想」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項目,現場為一群自閉症兒童現場表演繪畫。沒有提前準備的他,走到了窗前觀察了一會兒就落筆作畫,沒有草稿,也沒有用鉛筆打底,一氣呵成。作品整體基調像孩童一樣無拘無束,他運用符號式的筆觸,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現場很多人在猜畫裡有什麼,有說看到老虎的、看到山,我只笑著不告訴他們。」每當說到這兒,陳天龍也仿佛像一個「頑童」,為自己的計謀得逞而得意笑著。

在陳天龍看來,畫畫像頑童玩耍,愈頑皮愈能在畫面「玩」出有趣的東西來,所以兒童畫是最有創造力的畫,它放筆、塗色、成像、構圖顯現了天真爛漫,無定式、無畏、純善,展現和諧的原始美。「孩子的世界沒有邊框,他們是我的老師。」陳天龍說。

牽手溫肯,為畫找到了家

「多年來,我的作品一直在流浪,今天終於安家了。」2017年12月,在陳天龍美術館落戶溫州肯恩大學的籤約儀式上,陳天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將自己的畢生心血作品託付而出,需要莫大的決心。這份決心的背後,是陳天龍對溫州肯恩大學的信任,更是一份認可。「之所以選擇溫肯,是因為他中美合作辦學的辦學理念獨具創新性和開放性,散發著勃勃生機,這也是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所必須堅持的態度。」陳天龍更以溫州肯恩大學為主題創作了多幅作品,《星火》和《長長長》便是其中的兩幅。

在《星火》中,冷色調的原野上,一點微弱的光亮透出溫暖。他用這幅畫寄寓溫肯可以像星星之火,將創新的辦學、人才培養模式點亮未來。而另一幅《長長長》,則寓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溫肯在人才培養上不斷耕耘。

回顧陳天龍60載創作生涯,他的繪畫從寫真、寫實一路演變,到半抽象、半具象,一直到現在的不拘常理、不守常法,乃至悖於規律。但永遠不變的是他對待藝術的純潔之愛,這份純潔之愛也將一直鼓勵與感染每一個欣賞陳天龍作品的人。

(責編:康夢琦、張麗瑋)

相關焦點

  • 溫州肯恩大學陳天龍美術館開館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肯恩大學陳天龍美術館舉行開館儀式。這是繼2009年我市第一座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林曦明藝術館開館後,又添以藝術家個人命名的美術館。  溫州油畫家陳天龍是溫州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具特點的意象油畫藝術家之一。
  • 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美術館 -- 溫肯陳天龍美術館今日開館
    12月12日下午,溫州肯恩大學陳天龍美術館舉行開館儀式。這是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高校美術館,標誌著溫肯校園又新添一處重要的文化陣地,溫州再添一個藝術高地。出席開館儀式的還有各地遠道而來的藝術界嘉賓。 校園裡「藏著」的美術館 陳天龍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具特點的意象油畫藝術家之一。陳天龍美術館由溫肯籌備建造,是溫肯的下設機構,位於溫肯校內公共教學樓B號樓一樓,建築面積約為800平方米,對民眾免費開放。
  • 溫州肯恩大學建了一座陳天龍美術館
    12月12日,經過緊鑼密鼓地籌備,溫州肯恩大學陳天龍美術館即將迎來開館儀式。陳天龍為什麼偏愛溫肯?溫肯又為何傾心陳天龍?美術館落成的背後又有哪些感人的幕後故事,近日,美術報記者鄭麗莎特地採訪了陳天龍老師和副校長鄭曉東,為我們揭示屬於溫肯和陳天龍美術館的「巧妙邂逅」以及這背後的不為人知的艱辛。
  • 金臣·亦飛鳴美術館正式開館 帶來首展「重生」上海當代藝術展
    11月13日,金臣·亦飛鳴美術館正式開館,是上海虹橋商務區首個擁有國際語境的當代藝術機構,帶來首展「重生」上海當代藝術展。金臣·亦飛鳴美術館,正是在閔行區政府、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和社會各界的指導、關懷和支持下應運而生。
  • 市玉海美術館今日開館!
    11月20日上午,瑞安市玉海美術館在忠義街盛大開館
  • 白銀市美術館開館暨系列展開幕儀式舉行
    白銀市美術館開館暨系列展開幕儀式舉行郭天康蘇君揭牌 宋奮吉齊永剛出席每日甘肅網12月29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 (記者貴富堂)12月28日上午,白銀市美術館開館暨系列展開幕儀式在金嶺公園舉行。省政協副主席郭天康、市委書記蘇君共同為市美術館揭牌。
  • 網紅打卡地:鄂州市城市展示館、鄂州市美術館昨日開館
    好消息 12月31日,鄂州市城市展示館、美術館同日開館,正式投入使用!市委書記王立出席開館儀式並揭牌,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平致辭。 城市展示館城域沙盤 鄂州市美術館 鄂州市美術館位於鄂州市城市展示館樓上的五
  • 三年翻新,京都市京瓷美術館4月4日開館首展杉本博司
    開館同期將展出「京都美術 250年之夢」(4月4日—12月6日)以及「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4月4日—6月14日)作為開館紀念展。京都市京瓷美術館1933年,京都市美術館在京都最負盛名的文化要地岡崎建成,是日本最古老的公共美術館建築之一,深受日本民眾的喜愛。
  • 披薩「龍」至尊比薩創始人——陳天龍
    後來成長中,也恰恰是這些調皮的「壞」,讓陳天龍憑藉天馬行空的大膽想法,對所接觸事物保持創造性思考的能力。 這段奔波的成長期,陳天龍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印象中,自己在叔叔、外公外婆、很多親戚家,甚至在老師家也住過。
  • 配合「上馬」,11月29日龍美術館(西岸館)12:00開館
    為配合上海馬拉松賽順利進行,11月29日當天龍美術館(西岸館)將延遲至12:00開放,17:30正常閉館(16:30停止入場),敬請觀眾提前做好參觀安排。The 2020 Shanghai Marathon will be held on November 29, 2020.
  • 吉卜力美術館即將重新開館,我又想去迷路了…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去年5月,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首次宣布,將進行超過兩個月的長期裝修,休館時間為2016年5月-7月。也就是說,下個月,7月16日開始,這座充滿魔法的美術館,又要開館啦。小夥伴們趕緊準備出發吧。再出發,一切都是未知的,而原來的美術館裡,有一些看點,依舊不可錯過,。。。
  • 美國麻薩諸塞州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
    近日,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克拉克藝術中心等成為美國疫情隔離期以來首批開館的藝術機構。根據該州規定,1000平方英尺(約92.9平發米)內只能容納8人。得益於寬闊的室內外場地,這些機構能夠很好地實行社會距離措施。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對於展覽計劃進行了推遲與調整,一些展覽因為近來的新聞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 【萬安名人】梁書美術館在南昌開館
    9月29日,歷時一年精心打造的梁書美術館在南昌正式開館,向公眾開放。梁書美術館坐落於南昌市東湖區蘇圃路中段,為二層仿古建築,面積約為750㎡,館內集中陳列了梁書的精品畫作,分為序廳、丹青人生、翰墨精微、臻品薈萃和後記五個部分。
  • 6項展覽名作薈萃 7名大家思想碰撞 鄭州美術館新館10月25日開館!
    10月20日,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舉行。據悉,總投資5.3億元的鄭州美術館新館作為鄭州市中央文化區「四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5年的建設已經建成,鄭州美術館將於10月25日上午在一樓大廳舉辦新館開館儀式,屆時將邀請省市領導和國內知名藝術家出席,一批藝術家也將捐贈藝術作品。
  • 金鷹美術館於河西200米高空正式揭幕,預熱雙展開幕
    預熱啟動儀式現場此次金鷹美術館開幕儀式邀請到金鷹國際集團董事長王恆,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紀增龍,南京市建鄴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峰,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院長柯理博士,德國駐上海領事館翻譯處處長易堂銘,金鷹美術館館長卞卡,著名藝術家毛焰及業內文化名人,共同見證全新的當代美術館正式揭幕。
  • 日本東北自由行新景點:青森百年煉瓦倉庫「弘前煉瓦美術館」
    努力在各縣市打造特色美術館市日本政府推廣觀光的重要一環,已於2020年6月1日(一)盛大開館的青森縣弘前煉瓦美術館,改建明治及大正期間製造蘋果酒的吉野町煉瓦倉庫,保留了歷史風味的磚牆建築體,開展後的首次主題就邀請多位國內外藝術家進行跨領域藝術分享
  • 杭州市文史研究館正式開館
    杭州市文史研究館正式開館 12月11日,杭州市文史研究館正式開館。
  • 四川南充:閬中又玩出了新花樣,農村裡建美術館,到底做啥呢?
    近日,四川閬中又玩出了一個新花樣,在農村裡建起了鄉村美術館,到底怎麼回事呢?閬中的這個美術館名叫天宮院鄉村美術館,是閬中的第一個鄉村美術館,位於天宮鎮的天宮傳統文化小鎮。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天宮院鄉村美術館終於正式開館了。開館儀式上,閬中市的相關領導和天宮鎮的領導們都出席了。
  • 全國門店達200多家,幾十平小店日流水近2萬陳天龍的「比薩帝國」
    1983年,陳天龍就出生在這樣的紅色故土,從小受革命先烈們的奮鬥精神薰陶。地處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黃岡自古有「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這些青翠的竹子被削去活生生的枝椏,劈成方正的型,剖為規則的片,最後在一雙「魔術」的手中生出竹椅、竹凳、提籃、籮筐……擁有這一工藝者被稱為篾匠,陳天龍的爺爺以此為生,憑藉工匠手藝,名聲遠揚。
  • 永德會館在福州正式開館
    15日,福州永德會館開館典禮暨福州永春商會、福州德化商會喬遷慶典在臺江區上下杭硋埕裡20號舉行。永德會館的正式開館運行,讓德化縣在省會有了一個長期固定的平臺,將成為德化縣在省會福州推介旅遊資源、宣傳非遺文化、歷史文化、展示陶瓷、黑雞、生薑等特色產品的重要窗口,也將成為在榕鄉親敦睦鄉誼、同話桑梓、共謀發展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