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 古詩文真題 附各地名校聯考默寫題梳理版

2020-12-22 蓮影老師

2020高三各地名校聯考默寫題梳理版

〖01〗

(1)古代文人常借荷花表明高潔的志趣,屈原《離騷》中「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兩句便是如此。

(2)《行路難(其一)》中,李白用「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兩句詩運用典故來表明自己希望能像先賢一樣輔助君主,實現遠大抱負。

(3)《赤壁賦》中,蘇軾借「客」之口,描述了赤壁大戰前夕曹操「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的文武兼備、豪邁灑脫的英雄形象。

〖02〗

(1)莊子在《逍遙遊》中寫到,宋榮子面對世人的稱讚和詆毀,處之泰然,原因是「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

(2)在《詩經·氓》中,「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兩句描繪了男女主人公童年時兩小無猜、歡樂嬉戲的情景。

(3)陸遊在《遊山西村》中描寫山西村中古老風俗之美的句子是「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

〖03〗

(1)荀子在《勸學》中,用藉助輿馬而致千裡、藉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引出「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的觀點。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在潯陽城終年不能欣賞到美妙的音樂,之後用「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兩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帶來的與鄉間音樂不同的藝術感受。

(3)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用「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兩句,再現了將士同食、樂聲嘹亮的軍營生活場景。

〖04〗

(1)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孟子認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定會以各種苦難來磨礪他的身心,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曾益其所不能 」。

(2)李白在《蜀道難》先以「六龍回日」的神話極寫山勢的高峻,以「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描寫激浪迴旋的河川,再以「猿猱欲度愁攀援 」一句用擬人的手法襯託山之高峻。

(3)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談笑間,檣櫓(強虜)灰飛煙滅 」寥寥數語,描寫出了「羽扇綸巾」的周瑜胸有成竹、指揮若定的英雄形象。

〖05〗

(1)《左傳·曹劌論戰》中曹劌分析了敵我之間「 彼竭我盈 」的形勢才建議轉入反攻,而他建議謹慎追擊的直接原因是「懼有伏焉 」。

(2)《離騷》中屈原通過整理自己的帽子和佩帶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潔的兩句是「 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 」。

(3)同為赤壁懷古詩詞,杜牧在《赤壁》中說周瑜僥倖取得赤壁大戰的成功,蘇軾則用「 談笑間,檣櫓(強虜)灰飛煙滅 」來讚賞其戰場上的指揮若定。

〖06〗

(1)《孟子·魚我所欲也》中以食物關乎人的生死來說理,但若「 呼爾而與之, 」,飢餓的路人也會拒絕;若「蹴爾而與之 」即便是乞丐也不會接受。

(2)王維《使至塞上》中「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兩句將詩人情感推向高潮,抑鬱孤寂之情即刻轉變為興奮昂揚的愛國之情。

(3)蘇軾在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時,由明月江水感悟到「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的角度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從「不變」的角度看「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

〖07〗

(1)《離騷》中,屈原寧願一面忍受委屈,壓抑心志,一面「忍尤而攘垢,

」,是因為他明白,「 伏清白以死直兮 」本就是受前代聖賢嘉許的。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女的彈奏像仙曲一般讓聽者耳朵清明的兩句詩是:「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

(3)《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寫到,齊王接受了鄒忌的勸告,懸賞求諫,對「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給予下等獎賞。

〖08〗

(1)荀子在《勸學》中認為,蚓從先天條件上看,不如蟹更容易生存,而結果卻恰恰相反,是因為蚓「 用心一也 」,而蟹「 用心躁也 」。

(2)杜牧《阿房宮賦》中描繪烏青的雲朵紛紛擾擾,原來是宮妃們在梳理晨妝的髮髻的兩句是:「 綠雲擾擾,梳曉鬟也 」。

(3)陸遊《遊山西村》中「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兩句,寫在一片歡慶聲中,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臨近,村民們衣著樸素,古時習尚傳承至今。

〖09〗

(1)屈原《離騷》中「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兩句,寫詩人同情百姓疾苦而嘆息落淚。

(2)蘇軾《赤壁賦》中「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兩句,借聽者的反應表現了洞簫演奏強烈的藝術魅力。

(3)文天祥《過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兩句,連續運用比喻,寫出了國勢的岌岌可危和個人命運的坎坷不幸。

〖10〗

(1)屈原窮其一生追求美政,在《離騷》中說雖然人各有所樂,但「餘獨好修以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會改變,「 豈餘心之可懲 」。

(2)諸葛亮在《出師表》說,自己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有21年了;接受先帝遺命以來,「 夙夜憂嘆 」,就怕不能完成使命,損害了劉備的英明。

(3)我國歷代文人中大多數都具有忠君愛國的情懷,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就寫了將士為報答君恩,甘願血戰到死的決心。

〖11〗

(1)《氓》中女主人公婚後生活貧苦,但她三年如一日,甘貧操勞,「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兩句寫她日夜勞作、不辭辛苦的美德。

(2)在《觀刈麥》中,白居易寫農民雖在「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的艱苦環境中,還是竭盡全力苦幹搶收,突出其勞動之艱辛。

(3)南宋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他們的追求都與孟子《魚我所欲也》中「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兩句所表達的精神追求一脈相承。

〖12〗

(1)《詩經·氓》中,男子婚後的行為讓女主人公清醒地認識到:當年的「 信誓旦旦 」,男子已違背;「 及爾偕老 」的婚姻願景,也只能讓自己心生怨恨。

(2)韓愈在《師說》中以孔子的言行為例,闡明了能者為師的道理,再次佐證了前文「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這一擇師標準的觀點。

(3)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蘇軾行獵後「 酒酣胸膽尚開張 」,豪情洋溢,不以年老為意,還有了「 會挽雕弓如滿月 」,到西北邊疆殺敵報國的期盼。

〖13〗

(1)在《逍遙遊》中,莊子先以「 其翼若垂天之雲 」誇張地寫出鵬高飛的姿態,又引《齊諧》中的「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 」來描寫鵬飛上高空的情景,二者相互呼應。

(2)《錦瑟》中,李商隱用「 莊生曉夢迷蝴蝶 」表達了對短暫虛渺而又美好的事物的追懷;用「 藍田日暖玉生煙 」喻指美好的願望遙不可及。

(3)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描繪了山間四時不同的景色,「 野芳發而幽香 」

顯示了春天的蓬勃馥鬱,「 佳木秀而繁陰 」寫出了夏日的清麗蔥鬱。

〖14〗

(1)屈原《離騷》中「 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 」兩句,表明寧死也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態度。

(2)王灣《次北固山下》中「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兩句,既寫出了壯美的自然景象,又蘊含新事物不可阻擋的哲理。

(3)蘇軾《赤壁賦》中「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兩句,寫蕩舟赤壁,如乘風飛行,逍遙自得。

〖15〗

(1)莊子《逍遙遊》中,蜩與學鳩描述自己在林中奮飛,遇樹而止的樣子的兩句是「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

(2)李白《蜀道難》中「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兩句,描繪了行人在蜀道中仰頭屏息,撫胸長嘆的驚恐情狀。

(3)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以「 夢回吹角連營 」一句開始對夢回沙場的描寫,以「 可憐白髮生 」一句表達了夢醒後的悲憤之情。

〖16〗

(1)荀子《勸學》中以「木」與「金」為喻,形象地闡述了「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的道理。

(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屋頂的茅草被大風卷飛,灑在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兩句寫出茅草高低散落之態。

(3)歐陽修《醉翁亭記》中,寫太守與賓客宴飲離去後,茂林間鳥雀歡樂啼叫的兩句是「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

〖17〗

(1)《勸學》中荀子用「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闡明,即使先天資治不夠好,只要堅持不懈也能取得成功。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對於秦統治者搜刮民間財物而毫不珍惜的行為,發出質問、憤怒譴責的句子是「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3)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兩句,借用典故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迫切心情。

〖18〗

(1)《離騷》中,屈原高唱「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以蓮之高潔象徵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不改初心。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並序)》中,寫自己聽完彈奏後情不自禁,極度悲傷悽切的兩句是「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

(3)《醉翁亭記》中,歐陽修以「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兩句,寫出山間春夏兩季不同的美景,抒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19〗

(1)在《曹劌論戰》中,曹劌向魯莊公解釋,「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是自己判斷追擊齊軍時機的觀察依據。

(2)李白在《蜀道難》中,用「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兩句表達了對駐守官員可能會導致社會動蕩的憂慮。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用典故影射現實,表現隨著時光流逝,人們已安心於異族統治的現象,這兩句是:「 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

〖20〗

(1)曹操《觀滄海》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兩句描繪了海水浩蕩,峰巒挺立的景象。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兩句描寫昔日琵琶女在演奏後,受到京都豪富子弟競相追捧的場景。

(3)荀子在《勸學》中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軟,但用心專一,所以能夠「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

〖21〗

(1)《孟子·魚我所欲也》中說,雖然一點食物可以關乎生死,但若「 呼爾而與之 」,飢餓的路人也不會接受;若「 蹴爾而與之 」,即便是乞丐也會拒絕。

(2)李白《蜀道難》中「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兩句,以感嘆的方式收束對蜀道兇險的描寫,轉入後文對人事的關注。

(3)杜牧《阿房宮賦》中以「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 」兩句描寫阿房宮宮人的美麗,她們佇立、遠眺,盼望著皇帝臨幸。

〖22〗

(1)白居易在《觀刈麥》中寫婦女兒童來送飯送水,側面表現農民繁忙辛苦的句子是:「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

(2)杜甫在《登高》中,抒發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的句子是:「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3)在《赤壁》中,蘇軾用「 舳艫千裡,旌旗蔽空 」兩句寫出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

〖23〗

(1)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為鼓勵大臣、官吏和百姓積極進諫,下令將對進諫者進行鼓勵,其中「受上賞」的條件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受中賞」的條件是「 上書諫寡人者 」。

(2)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 羽扇綸巾 」描繪周瑜的儒將裝束,以「

檣櫓(強虜)灰飛煙滅 」表明周瑜的赫赫戰功。

(3)韓愈在《師說》中認為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所有方面都比弟子賢能,二者的區別只是因為「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

〖24〗

(1)荀子在《勸學》中,用了兩個比喻從正面論證堅持而不放棄的重要性,除「駑馬」一喻外,另一比喻的句子是「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

(2)李白《蜀道難》中「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兩句,寫出了即使是黃鶴和猿猱也難於通過蜀道的原因。

(3)柳宗元《小石潭記》中通過描寫潭中小魚的遊動,從側面表現了小石潭水澄澈透明的特點的兩句是「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

〖25〗

(1)李白的《行路難》中:「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兩句隱約透露出詩人雖然身處江海之上,心卻想自己能如呂尚、伊尹一樣為國所用的心態。

(2)韓愈的《師說》中,「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明確了擇師的標準,與亞里斯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人從「神遊古國」跌入現實,年華早逝,功業無成,愁緒縈迴於心,只能「 一尊還酹江月 」。

〖26〗

(1)《赤壁賦》中詩人在飲酒後,唱出自己情思悠遠和對遠在天邊的女子的思念的兩句是:「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

(2)荀子《勸學》中「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兩句,強調了君子並非與一般人有何差異,只是善於藉助外力來使自己得到提升。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兩句借鶯、燕的活動來顯示春天勃勃生機。

〖27〗

(1)《山坡羊·潼關懷古》「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兩句概括了封建王朝盛衰興亡的滄桑變化,說明歷史是不斷發展的。

(2)《師說》中認為「愚人之所以為愚」是因為那些人「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

(3)《琵琶行》中「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兩句寫樂聲已停,聽眾卻仍久久沉浸在美妙情境中,側面烘託了琵琶女演奏技藝的高超。

〖28〗

(1)《勸學》中,荀子通過「 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的比喻論證,給出了「用心躁也」的判斷。

(2)屈原《離騷》中「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表明詩人以先賢為榜樣,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的決心。

(3)範仲淹《嶽陽樓記》中「 沙鷗翔集,錦鱗遊泳 」兩句,借鳥翔魚躍寫出一片晴明之景。

〖29〗

「江水」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常藉以抒情的對象,既有辛棄疾《菩薩蠻》之(1)「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

為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哀痛;又有南唐後主《虞美人》之(2)「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為國破家亡,物是人非而感傷;還有杜甫《登高》之(3)「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為秋日蕭索、時光流逝而悲愁。

〖30〗

(1)屈原《離騷》中表現自己為了心所嚮往的美德,縱然多次死去也不後悔的兩句是「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2)杜牧《阿房宮賦》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並且揮霍無度的兩句是「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3)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緊承「照無眠」,表面上寫自己惱月照人,實際上表達的卻是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31〗

(1)《勸學》以蚯蚓為例說明用心專一的重要性後,接著以「

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兩句從反面論證用心浮躁的危害。

(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 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百姓忘卻國恥、安於異族統治的沉痛之情。

(3)《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借用典故,表達作者願馳騁疆場、為國立功的句子是「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32〗

(1)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可以「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 」可以「受中賞」。

(2)在《琵琶行》中,詩人白居易以「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兩句來描寫與客人離別時慘澹的心情、悽清的景色。

(3)蘇軾《赤壁賦》中「 舳艫千裡,旌旗蔽空 」兩句,運用誇張手法描寫曹操水軍的雄壯氣勢。

〖33〗

(1)在《逍遙遊》中,作者以「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 」描寫了大鵬南徙時的壯觀場面,認為大鵬雖能飛上九萬裡高空,仍然有所依託。

(2)李白在《蜀道難》中,用飛鳥猿猱的無計可施,來反襯行人艱難的句子是「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

(3)在《嶽陽樓記》中,作者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會因景而異,在陰雨連綿時「登斯樓」就會產生「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的悲傷心情。

〖34〗

(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寫到「月」,如「 別時茫茫江浸月 」一句借江水寒涼、月色慘白清冷之景色,抒發離別之情;「 唯見江心秋月白 」一句通過冷月無聲來反襯音樂強大的感染力。

(2)《逍遙遊》中,雖然列子能夠「御風而行」,而且「泠然善也」,但莊子並不認為他達到了真正的逍遙,莊子這樣說的依據是:「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

(3)王維《使至塞上》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兩句寫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

〖35〗

(1)《師說》中,韓愈對世人說,你們所說的孩子的老師「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強調自己對「老師」的定義與世人不同。

(2)《蜀道難》中,作者多次借「水」突出蜀道的艱險,其中「 飛湍瀑流爭喧豗 」寫瀑布從高處傾瀉而下,聲勢浩大;「 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寫江水在山谷中洶湧激蕩,衝擊迴旋。

(3)《桃花源記》中,「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兩句,通過描寫老人和小孩們的自得其樂,表現了桃花源人們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生活狀態。

〖36〗

(1)《阿房宮賦》中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並且還揮霍無度的句子是「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2)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 封狼居胥 」,但由於行事草率,最終卻「 贏得倉皇北顧 」。

(3)杜鵑,是我國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因其啼聲甚哀,往往傳達一種悽涼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琵琶行》中的「 杜鵑啼血猿哀鳴 」一句表達悽涼之意,《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 楊花落盡子規啼 」一句表達思念之情。

〖37〗

(1)《氓》中,「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表現出女主人公嫁氓為妻多年,一直辛苦操勞。

(2)蘇軾在《赤壁賦》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嘆生命短暫和個體渺小的兩句詩是:「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2)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從聽覺、視覺角度寫出戰爭的激烈場面的兩句詩是:「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

〖38〗

(1)李商隱的《錦瑟》中,表達自己夢醒之後的惆悵和痛苦的詩句是: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2)「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 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借用乞丐的故事來論證尊嚴的重要性。

(3)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飄零來表現南宋國事危亡,個人悲慘遭遇的句子是:「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39〗

(1)《氓》中寫女子埋怨男子沒有好媒人的兩句是「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

(2)屈原的《離騷》多用比興的手法,其中「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兩句就是詩人以自己用荷裝飾的衣著來比喻自己的美德。

(3)韓愈是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他揮動妙筆,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兩句描繪出了早春小雨潤澤和草色似有似無的景象。

〖40〗

(1)《氓》中「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兩句,寫出了當時迎娶陪嫁的生活場景。

(2)《琵琶行》中,琵琶女用「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兩句,高度概括了自己年復一年的歡場生涯。

(3)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兩句,生動地描繪出月光如水的空靈畫面。

〖41〗

(1)寒冷的秋雨之夜,一床溫暖完好的被子特別寶貴,而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自家的被子是「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

(2)蘇軾《赤壁賦》中的「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寫任憑小船飄在江面,表現了夜遊赤壁的自由灑脫。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兩句,表現了琵琶女彈奏的樂曲變得更加悲悽,催人淚下的感染力。

〖42〗

(1)荀子《勸學》中「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兩句,總結前文的比喻,指出了學習的本質。

(2)李白《蜀道難》中把誇張和神話融為一體直寫山高,而且以水險襯託山勢高危的兩句詩是:「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

(3)周敦頤《愛蓮說》中「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兩句,從香氣、姿態角度進行描寫,突出了蓮清逸超群的品格。

相關焦點

  • 高考真題薈萃:近8年高考語文古文默寫匯總,多練,別丟冤枉分
    高考古文默寫,是每一年都會出現的必考大題,通常佔比6分,這6分是同學們必須要拿到的,在這類題上扣分是相當的不划算,這也是高考中為數不多死記硬背就能拿分的考題了,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客氣」。近年來,幾乎看不見傳統的上下文默寫了,取而代之的是理解性默寫,這也加大了難度,所以,同學們背住古文的同時,還要去理解相關的意思或者作用。那麼,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整理了一套高中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匯總,選自近8年的高考真題,有一定練手意義,同學們可以在複習完古文了之後,去做一做相應的練習,看看自己能不能全都做對,如有錯誤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及時更正。
  •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初中三年及必備練習之一!眾所周知,古詩文默寫是語文考試中一道必考題,就連中考也不例外。初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共有128篇,而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題考試範圍也是這128篇古詩文。如果初一、初二的時候背誦默寫不到位的為,初三總複習的時候就會加重記憶量。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的難度雖不大,但是題型在變化,以前常出現的填空式默寫,如今換成了理解性默寫。雖然會偏向古詩文中的名句進行考察,但是默寫過程錯一個字,也會進行扣分。
  • 人民日報: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300題」,孩子掌握考試高分!
    人民日報: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300題」,孩子掌握考試高分!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我一直在跟孩子們強調古詩文的重要性。除了在考試中的佔分比較大之外,對於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以及涵養和自信都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幫助的。
  • 高中語文丨必背64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全是高考高頻知識點哦
    古詩文默寫是高考語文必考題目,也是我們必得分的題目。古詩文理解性默寫是近幾年才出現的題型,比起單純的古詩文默寫在難度上提升了一個層次,考察了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對某句特定古詩文含義的理解,學生在這裡失分情況較之前嚴重很多。
  • 高中語文:必背64篇古詩文情景式默寫彙編!每位同學都應備一份
    高中語文:必背64篇古詩文情景式默寫彙編!每位同學都應備一份在很多同學眼裡,語文就是一門「上課不聽也ok」的科目,都認為在高考中語文很難拉開差距。但是,你別不信,這門廣大考生認為很難拉開差距的科目,正在變得越來越難!只不過很多人沒注意到而已。
  • 備戰2021|2020高考古詩文默寫高考真題彙編
    2020高考古詩文默寫高考真題彙編全國Ⅰ卷(安徽、湖北、福建、河南、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廣東)名篇名句默寫(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天下歸心(2)材木不可勝用也(3)三顧頻煩天下計(4)也無風雨也無晴(5)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浙江卷古詩文默寫
  • 2016年廣東高考語文:名句名篇考64篇古詩文
    從2016年起,廣東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國卷。那麼,剛上高三的學生應該如何應對高考?廣州市教研院和多位中學老師支招備考。  值得關注的是,在語文作文的評分上,全國卷基礎等級40分,發展等級20分;而廣東卷基礎等級50分,發展等級10分。這意味著更要強調作文的亮點,使文章有特色、豐富、文採、創意。
  • 聰明的考生抓住時機,高考默寫題輕鬆拿滿分
    高考語文默寫題賦分為6分,這道題是許多高三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必須百分百拿下的陣地,也就是說,這道題一定要拿滿分。這道題應該如何準備?筆者認為,這兩個月時間正是拿下默寫題的黃金期。為什麼這樣說呢?許多考生剛進高三時,就已經在準備這道題,每天都有一定的背誦任務,積累了一定時間以後,高考要求背誦的64篇文章就已經全部背誦完了。之後,考生們可能就不再對背誦篇目感興趣了,如此間隔時間一長,就非常容易導致遺忘,導致默寫題得分不高。而現在,距離高考只有兩個月了,此時我們如果再把背誦篇目重現撿拾起來,再次精細地背誦它,那麼我們就會記憶得比較清晰,遺忘得也很少,應對默寫題就會相對從容一些。
  • 會背不一定得高分—2018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古詩文考題的啟示
    一直以來,從小學一年級期末考試,到決定考生一生命運的高考,古詩文都是語文考試的經典題目,其中的原文默寫更是經典中的經典。今年的高考也不例外,全國卷Ⅰ第三大題就是「名篇名句默寫」,地方卷也有,如北京卷第三大題第17小題,「在橫線出填寫作品原句」就是這樣的題目……不過,今年北京卷的「原句默寫」有一個新亮點,那就是打破了過去「原文補遺」——即「給出上句寫下句」或是「根據下句補出上句」——的單一機械默寫方式,採用了「場景引用」新形式——就是先給考生提供了一個現代場景,要求學生結合場景,恰當地選用兩句古詩文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五華區三年級語文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第五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不同結構詞語的積累,AAB式詞語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6單元習作中;ABB式詞語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中。與數字有關的詞語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中;與秋天有關的詞語在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中;與人的動作有關的詞語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的「詞語段運用」中;寫人的神態的詞語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語文園地的「識字加油站」中。
  • 這10款APP權威又免費,中小學語文老師必備
    「生詞聽寫」的功能特別安利給老師們,這款APP配套多個出版社的語文課本資源,「生詞聽寫」這項家庭作業可以通過APP由孩子們自己完成。 03、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APP的特色在於,集成了人教版、蘇教版等11個版本教材的課文朗誦、講解、練習等,對於文言文和古詩詞有重點講解。
  • 試卷分析: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初三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
    古詩文默寫(10分)該部分考查內容全部為課內的古詩文。考查內容:原文默寫&理解型默寫《登幽州臺歌》《行路難》《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論語>十二章》《<孟子>三章》《醉翁亭記》3.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教育部新版:初中語文64篇必背古詩文,列印貼牆背,考試1分不扣
    教育部新版:初高中語文64篇必背古詩文,列印貼牆背,考試1分不扣!隨著教育的改革,語文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而在語文的考試中,也新增了大量的古詩文和文言文考點。而且所佔的分值比例還比較大,這也就是說,以後想要在語文的考試中拿到高分,除了要牢牢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熟記和理解大量的古詩文和文言文。古詩文默寫是中小學生的必考內容,也是最經典的題型,在以往的考試中,一般都會出現10-20道古詩詞默寫題,而近幾年來,對古詩文考察力度還在加大,如果同學們平時不注重積累和總結,那麼在語文的考試中就會丟分慘重。
  • 2020年高考數學真題彙編+模擬題(附答案解析),限文科生
    高考數學無論對於文科生來說還是理科生來說都是棘手的難題!對於文科生來說數學的知識點並沒有文綜要記憶的知識點多,但是數學就是學不好,為什麼這麼難提分?原因就是沒有數學解題思維,什麼都想學到,但是有不知道哪些是重點,盲目的一部抓,最後對提分一點意義沒有。
  • 2020年浙江省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彙編2:古詩文默寫 答案版
    1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6.古詩文默寫祖國的山川大地,處處讓人想起先賢的名篇佳句。星漢燦爛2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2.古詩文中含情思。根據下表中的提示,寫出最恰當的古詩文名句(連續的兩句)。32020浙江省金華(麗水)市2.古詩詞名句積累。(8分)(1)根據語境默寫古詩詞名句。(6分)讀古典詩詞,會發現中國詩人詞家少有寫陽光下的心情。
  • 湖北等8省將進行新高考聯考,教育部命題!語數外考試內容曝光!
    小達老師帶你一探究竟~  八省聯考解密  1.聯考涉及省份  即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個試點省份,分別是遼寧、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福建、重慶。  2.八省聯考是用一張試卷嗎?  ●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即:八省一張試卷。
  • 「衡水高中」挑戰江蘇名校?揚州學子積極備戰!
    明年,江蘇等八省市將實施新的高考方案。近日,有消息稱:八省市將在2021年1月23日至25日聯合舉行一次適應性的考試。網上還流傳了「河北衡水高中向七省學校宣戰」的視頻,其中還點名包括揚州中學在內的江蘇名校。 河北衡水高中正式向七省聯考宣戰
  • 高考英語:重點短語大匯總(背記清單)!附高中英語單詞表默寫版
    童鞋們好哇,高中英語的短語真的是很多,閱讀題或者寫作都能用到所以今天學姐給大家帶來了高考英語重點短語大匯總其實英語短語有很多,但是同學們也不能全記,學姐覺得這些首字母排序的更有利於高中生學習記憶並且還貼心準備了高中英語必修1~選修8的單詞表+默寫版背完要自我檢測才能知道背得怎麼樣哇
  • 2020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考題語文學科解析
    形式換難度——敲定高考考察題型,部分試題難度下降解讀專家:北京高考語文研究與輔導專家、精華學校高考語文主講老師、學科帶頭人 王丹寧今天上午舉行的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考試到底釋放了哪些新高考語文學科命題新趨勢?